蔡仔的訪問完成三日後,系列的這篇頭炮專訪 晚上率先於網上發布。回家路上,手機傳來前輩的讚 許:「寫得好快、好準」,開心了好一會。比起「寫 得好」,「寫得準」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得多,我會視 之為重量級讚美。因為站在受訪者立場的「好」,某 程度上反映內容令他「滿意」,隱隱透現「記者為受 訪者服務」的權力意味。而「準」的背後,包含的則 是一套理解、組織、表達能力的專業標準。所以真真 每個思前想後的失眠晚上,到底糾結着甚麼,我想我 能理解。
因此,交出第二篇專訪的晚上,當收到一位行 家私訊,問我是不是應該公道點,在文中交代其他媒 體其實有逐個死亡個案核實,並質疑專訪中的新聞機 構在內頁援引死亡數字的做法,與記者口中的「寧願 準」前後矛盾,心情有點沉重。
那一刻,我的理性馬上跳出來,作出了以下幾點 思考:
一,人訪是從受訪者自身經驗出發,文中談及的 只是她所屬機構的處理,以及背後的專業考量,並無 示意做法比其他傳媒更優勝、理想。
二,緊接是技術上,我可如何證實其他媒體證 實了每個死亡個案屬實?我需要這樣做嗎?補上這一 筆,偏離敘述的方向和題旨了嗎?
三,最根本的是,邏輯上,專訪中的新聞機構當 年因沒法找到「second source」而捨棄於偵查報導中 細談死亡數字及背後故事,卻不代表其他刊出實際數 字的媒體,是為了搶眼球而未經證實就胡亂引述時任 議員或院舍前員工提供的內容。
在胃炎干擾、理性退場的失眠晚上,念茲在茲的 是行家一句「知道你無意(影射),但偏偏有這個效 果」。反覆思考:是我寫得不夠「準」嗎?是我的敘 述令本無此意的受訪者被誤會、受委屈嗎?
這個封面專題付印前的這幾天,我斷斷續續想起 了三個訪問前後的一些零碎片段:
蔡仔在訪問尾聲,隨攝記指示靦腆地站在暗室 窗前與不時有路人穿越的大廈後巷拍照,不只一次叮 囑,可以的話,請將他的照片縮到最小最小。
真真在專訪發布後,告訴我「唔敢睇住」,後來 在社交平台分享帖文時,引述的是文中自己感謝一班 好同事的感言,並憶述當年臨時出動專訪張建華前, 正在休假的上司如何穿着睡衣(未有註明款式)借她 相機的情景。
信熙在《法庭線》公務繁重的一天抽空接受電話訪 問,過程中了分享了不少叫他難忘的偵查個案,發現大 部分都是結果令他氣餒的。掛線後,他傳來訊息,說有 兩點補充。這兩點記於專訪的末段。
無論是不願成為焦點的蔡仔,將榮耀歸組員的真 真,還是始終希望給同行及準備入行者打氣的信熙, 他們都實踐着「別要將自己(記者)放得那麼大」的 想法。其實不意外,這樣正好能解釋,為何他們能夠 梳理花盡心血完成的偵查報導「出街」後,現實世界 依舊的心情。縱有失望,失落感卻不至將他們擊潰。
沉澱過後,再思行家傳來的訊息。說到底,對方 認為同事被指控、被侮辱,不過是基於深明專業的重要 性,不甘新聞工作者的付出被抹殺,想為當日努力求證 的人抱不平。這種執著,是記者的基本條件。
專訪中的表達如有不妥,希望尚能藉着這篇後記 好好澄清原意,望讀者明察。也藉機強烈呼籲各位支 持仍在努力求存的媒體。新聞自由面對挑戰的今天, 這班留守行業的前線記者仍然在可能的空間裏盡量利 用自己的身位做到最多。事實亦證明,他們做出了很 多精采的報導,將射燈探照向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揭 示社會上的不公不義。他們所花的努力,絕對不比專 訪中轟動一時的「大案」中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