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為籌備此次專題,記者在灣仔、銅鑼灣、尖沙咀等旺區實地探訪不少「死場」,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數尖沙咀其士大廈「尖東堡」商場。它是一個經典的劏舖式「死場」,很多商舖租作倉庫,舖內堆滿貨物,有些閘門甚至半開着。
然而在一片死寂之中,仍有人尋找生機。
商場裏,很多堆滿貨物的商舖均由阮小姐打理,她對記者的來訪感覺驚喜,並特意致函本刊,訴說她多年來對於「死場」的思考與心聲。
她是前媒體人,現在從事翻譯工作,此前以每間數十萬的價錢購入尖東堡數間劏舖,如今連帶租用的舖位合共有二十間。她相信,實體店舖「不死」,因為在資訊與產品泛濫的年代,還須倚賴引介與試用經驗,她在信中寫道:「一般人去淘寶是購買你知道存在的貨品,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有這種產品,又怎麼會打這個關鍵字?」
她在「死場」經營店舖十一年,不過她坦言,平時只有街坊、遊客偶爾幫襯,總體收入一直不能支撐舖租。但她仍這樣寫道:「如果我們相信香港的病因就是租金高昂、地產霸權,那麼租金售價超級便宜的死場,會不會可能是讓香港重新煥發生機的沃土?」阮小姐說自己是一個「做夢者」,她選擇相信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