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七十二家房客的故事,不只發生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因為土地問題,今時今日,一個單位,劏成幾格,一畝之宮,只放得下一張牀、一個坐廁、一把電磁爐,組成一個疑似家的地方。
於屋簷下,我找到了年輕的住客。
根據2018年統計署公布的數字,全香港有逾九萬二千個「劏房」,共有近二十一萬人居住,當中兩成八為二十五歲以下青年及兒童,而每間劏房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為約5.3平方米(約56.5平方呎)。劏房戶趨年輕化,也難怪,公屋無位,買樓無望,租金不斷飆升,自己未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只好和家人同住,或是選擇屈身於56.5平方呎的空間。
56.5平方呎有多大?是僅僅三個棺材的寬長,是不足二分一個私家車位的大小!總之,就是匪夷所思。住在劏房的年輕人是不是夢想家沒有人知道,但他們一定是幻想家,隨時幻想空間可以反物理地延伸。
專題走訪了不同青年住屋現場。不是所有人都住劏房,但沒有誰比誰易過。爬上蜿蜒而殘破的唐樓;擠進空氣混沌、晝夜難分的劏房;傾聽沒有居所的夫婦,想像「分居」婚姻的輪廓;遠走小島,探索其他居所的可能性。
有受訪者不好意思地問道,「我住的地方是不是很差?」我靜默良久,答不出話。
但是,那不是他的個人問題。土地與房屋,從來都是分配的問題,也是公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