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援建的北川新縣城是 5.12 大地震災後唯一異地重建的縣城,規劃人口 7 萬,建設用地 7 平方公里,近期規劃人口 3.5 萬,建設用地 5 平方公里。它從破土到竣工用了一年多時間,1,000 人次的專家學者參與設計。目前,7,000 多戶居民搬入新家,包括原老北川縣城的居民和新城建設中的拆遷農民。
農民們毫無選擇地要面臨身份大變身——從農村人突然變成城裏人。沒了土地怎麼過活?他們將不能養殖,不能耕種,只能做生意和打工。他們將成為這座世界著名的新城裏的居民,但他們擔憂沒有收入來源。
白天在城裏逛一圈,有能力的年輕人上班或外出打工了,街上到處可見老人、失業中年人、失地農民……在街上採訪一位羌族婦女是否習慣了新城的生活,她說:「有工作就會習慣,沒工作就麻煩。」搬進來幾個月,她還沒找到活兒幹。路過的阿姨告訴我們,35 歲以上的人在這裏還很難找到工作。北川縣第一對登記結婚的重組家庭張建均和母賢碧夫婦,入住新家沒多久,就到上海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了。
在小區門口,賣雜物的小攤販正和公安激烈爭吵。「這點小生意都不讓做,叫人怎麼過呢?」保安解釋說,這是為了城市面貌,請他們入商舖租檔位。「我沒錢,家裏還借房貸!」雙方的爭吵聲吸引了一圈又一圈無所事事的居民。
在菜市場,一位賣菜阿姨說,她原來賣了十幾年豆腐 ,如今新房子無地方加工, 到外面租房子做廚房又租不起,只好改行賣菜,但成本比自己種地貴了好多……
筆直嶄新的大道上,每走幾十米就有一個十字路口。幾個農民茫然四顧,還未習慣這車來車往的方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交警告訴記者,經常有小事故發生。
「除了房子,啥子都沒得了。」這是走在新縣城,聽到老百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新城建好了 新社區卻未完善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北川工作站副站長付春勝在災區投入心理干預工作近三年了。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新北川已經建成,但新社區尚未完成。這個最新、最現代化的城市,目前還是一座「死 城」,活力還未啟動。他舉例說,災民在過度板房度過了兩年多的光陰,鄰裏間共度患難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如今為公平 起見用「搖號」(攪珠)的方式隨機分配房 子,卻將老百姓的社區網絡打散了,他們不像以前在板房吵架有人勸架,在新房子哭泣都不會有人知道了。新社區門戶緊閉,沒有了住板房區時鄰裏之間交往頻密的溫暖氣息。
「在這樣美麗的城市,老百姓的內疚 感容易呈現。這房子是喪親賠償換來的,若缺乏關注,容易出現情緒問題。2008 年每三、四天接到一個求助電話,但今年卻是每天兩、三個!喪子母親是一個高危人羣。」他說,這座新城市不是一座有健康心靈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