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缽藝術家曾文通冀大眾開拓五感 敬重自然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夏日風物誌

頌缽藝術家曾文通冀大眾開拓五感 敬重自然

02.06.2022
譚志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e6%b0%b4%e5%8d%b0%e9%80%90%e5%bc%b54

假日早上九時的梧桐寨瀑布,遊人仍未蜂湧而至。頌缽藝術家曾文通靈活地在岩石間穿梭,赤足站定在一塊大石上,徐徐開始演奏。行雲流水的動作,與四濺的水花互相呼應。流水聲在山谷之間迴盪。

一曲既終,他傾側頌缽,溪水從缽中傾瀉而下。他說,這個動作象徵着臣服和感謝大自然。這份對大自然的敬重,對都市人來說陌生又遙遠。

立夏提案: 融入自然

通過梧桐寨瀑布的路上有不少碎石,瀑布旁的石間長滿青苔,濕滑無比,然而曾文通卻如履平地。居於附近的他,經常在清晨六時許前來此處,傾聽萬籟之聲,並把大自然的聲音融入自己的頌缽演奏中。他坐在瀑布旁邊的岩石上。笑着分享了三點關於立夏的聯想。「第一,立夏是站在這裏。第二是坐夏,坐在夏天裏面,第三是躺夏,躺在夏天裏面。立夏就是融入,你站在這裏會融入,會聽到聲音,sensitivity會敏銳。坐夏會好focus,只坐在這裏聆聽聲音、或半合眼睛。躺夏就是relaxation,去到海邊、草地躺下,是真的很舒服。」

他形容,大自然的聲音和他的演奏是一種共鳴。
他形容,大自然的聲音和他的演奏是一種共鳴。

近年,喜愛登山郊遊的人漸多,一時之間,山野人聲鼎沸。他說,「我們有時來到很想快點拿走什麼,例如想來這裏錄音、影相,要得到一些東西,但這便忘記了和環境,和這個空間一起,結果做很多事情也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小時候,他住在外祖父母位於南丫島的家,培養了他喜愛大自然的心性;現時,他家住梧桐寨,暇時經常登山,他發現,山間的垃圾日漸增多,甚至有人在溪谷中開喇叭播音樂。他認為,人們對自然欠缺了一份尊敬,「另一個層次是臣服於這裏。我來到這裏時是很渺小,我就是那些蟻、那滴水。其實主人是它們,但現在我們好像以為我們是主人一樣。」

暢談之際,太陽悄悄變換了方位,打在曾文通臉上,記者問他可要換個位置?他卻說如此甚好,正合他意。他欣然地道,「我很喜歡陽光,很需要陽光,它是一個最強的淨化的能量。」喜歡陽光的他,更特意在秘魯太陽節當天造訪該國,參加慶典,「立夏的夏天,一定是向太陽致敬。」

他希望大眾能多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他希望大眾能多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享受給予 開拓五感

活好當下,順應自然,便是對待大自然最好的態度。萬籟之聲,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夏日的鳥聲蟲鳴,給予他最多靈感。

「我會聽水流動的聲音,這些聲音如何產生節奏、震動。這種震動會否像頌缽聲音的震動。我嘗試將這兩種東西結合,我開始發現自己在頌缽演奏中,在模仿這些聲音。」

乘着夏日微風,他向我們分享近日的新計劃,他決定把攝影視為冥想的媒介。歷年來,他在家附近以及家中天台拍攝了一系列照片。目前,他已在網上發布了一系列的昆蟲微距照片,希望大眾能夠欣賞平日未曾留意的事物。

大自然賜予他靈感,同樣地,他亦視頌缽為一種給予,「希望將聲音帶給別人,希望大家聆聽聲音。」他期望,頌缽可以讓人平靜下來。「如果做到這件事,有一兩個人受惠,已是做到我們想做的東西。不用去想,先去給予,給予為何令人安定?因為你給予,你不需要擁有,你的慾望會少一點,憤怒會少一點,憎恨也會少一點。」

酷暑難耐,是外在環境,也是心境。他留意到,都市人的浮躁日盛,他由衷地建議城市人到郊外走走,沉浸在大自然之中,開拓五感。

他緩緩地解釋,「如果你很中性地去聽那些聲音,會發現聲音有層次,靜止的聲音層次,大自然的聲音層次。如果你去到某一個精神層面,不應該去分, 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但我們就會覺得,都市的聲音很嘈吵,冷氣機的聲音令人不安,但你有沒有聽清楚?其實不是,它很穩定,你聽聽冷氣機的聲音,是很穩定的,和我敲缽的聲音沒太大分別。」

他認為瀑布有淨化的力量
他認為瀑布有淨化的力量

他強調,「我覺得觸碰很重要,摸石頭、摸水、摸樹葉,用兩隻手指摸,好像正負極一樣跟它連結,我覺得這樣最直接。所有聲音你坐下會聽得細緻很多。」換個角度,再回去傾聽城市的聲音,也許城市的紛紛攘攘,並不是那麼討厭。春夏秋冬是個循環,酷暑終會散去,迎來怡人的秋,下一個炎夏,我們便可換個心態面對。

譚志榮、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夏日風物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