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學封面#2】跳高女神失敗學:aim higher 比 jump higher 更重要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失敗學封面#2】跳高女神失敗學:aim higher 比 jump higher 更重要

k181122ling-031
「最失敗的,不是你一直毫無起色,而是你躍高了,很接近目標,卻突然跌下來。」——楊文蔚
「最失敗的,不是你一直毫無起色,而是你躍高了,很接近目標,卻突然跌下來。」——楊文蔚

日沒西沉,不過六時,印尼雅加達的天空已經入黑。運動場上的鎂光燈,頓時亮起,落在運動員結實的身軀上。燈光殘殘,但她卻沒瞇起眼,一雙堅定的黑眼珠,瞪著標竿,氣氛緊張得連額上的汗珠也凝結。槍一鳴,她的頭微微仰起,開始一連串流麗的動作:起跑,四步碎步,七步大步,跨腳,起跳,揚手,凌空,躍動,繞腳,著地。

墜落一刻,她內心也一沉,眼尾瞥見竿的刻度,1米84。不高也不低。但輸了。亞運完了。即使她掩著面,也難以遮蓋失落之情。她是楊文蔚,香港跳高女子紀錄保持者,常人眼中的跳高女神。這是她最接近獎牌殊榮的一剎,也是最體會失敗切膚之痛的一刻。

孤注一擲  換來一敗塗地

對於香港運動員來說,今屆亞運是場大豐收。8金18銀20銅,獎牌數目破了香港歷屆紀錄。新聞傳來的喜訊一個接一個:李慧詩再下一城奪金;呂麗瑤奪港隊64年來首面亞運徑項獎牌;亞運4×100米混合泳接力忽然奪亞喜極而泣。大部分為大眾所熟悉、被媒體寵愛的運動員,均獲不錯成績。(當然仍有很多無名運動員無功而回。)但一眾星星中,唯獨楊文蔚,黯然退下,努力但未被看見,付出卻一無所獲。

這樣說可能過於殘忍,像她輕輕垂頭迴避的眼神、難以明言的難過,是的,人們都爭相採訪勝利者,誰會對失敗的故事有興趣?但又不完全是這樣。她曾經躍得那麼高。聽她說說一席失敗的教訓,一位24歲年輕輕的小妮子,如何將跌倒之痛,化成人生不能或缺的養份。

「為了亞運,我真係付出晒可以付出嘅嘢。」楊文蔚咬咬牙說。半年前,她決定停學了,把大學市場學的筆記暫且欄下,天天做同一件事,為同一目標。「我教練都說,香港沒有人會像我做這麼多組的單腳跳、雙腳跳,哈哈。」不分晝夜地練習,確是很專注,但那段日子她好浮燥,好焦慮。「總以為全職、投放了所有時間,就會有顯著的提升,但又唔夠喎。」她每晚睡之前,看幾百次自己白天跳高的短片,反省自己有何不好,然後失眠。或是擔心如果睡得不好,影響翌日的練習,愈擔憂卻愈睡得差。

unnamed-1
她一直當慣亞軍,輸在起跑線上。

到了四月,她更在男友面前發誓,把心愛的珍珠戒掉,直至比賽完畢。「我以前每日至少一杯,就算少糖或選脫脂奶都照喝。」為了更輕身上陣,為了更高的高度,她不捨但卻一直遵從:「我居然可以放棄唔飲珍珠奶茶而去亞運…..我真的太愛跳高了。」六月,她推掉所有訪問,專心致志的預備。於旁人眼中,無疑是孤注一擲。在教練眼中,她如一頭牛,搏了老命地做。在她心中,人生像失了平衡的秤,壓力去到了臨界點,卻不自知。

她形容,教練或身邊所有人,開口閉口都說亞運。「經常聽到,亞運會調整的了。亞運會跳到的了。亞運就會fit的了。」「亞運」一詞,像句咒符,貼上它,萬事靈。但天天盼望登上的舞台,卻短促地終結了。她很記得,23號抵達亞運村,29號才比賽,但她天天戰戰競競地備戰。旁人在飯堂大魚大肉,但她天天吃麥片、菜粥戒口。「那時相都唔敢影多張。唔想用旅行、玩的心態迎戰。所以整個亞運只有很少相片作留念。」

到了比賽當日,八月二十九日,黃昏六時召集,七時左右進場。1米7起跳。周遭鼓聲四起,但她甚麼都聽不到,緊張兮兮,教練的臉、對手的動作,於腦海內天旋地轉。1米7,1米75,1米80……牢牢記緊教練叮囑:「要取獎牌1米8時,一定要第一跳過。」霎時一怯,怎知跳不過,激死。最終第三下才過。好不容易到了1米84,因為按排名,這一跳最關鍵。「無論別人跳不跳到,如果我這一下過不了,就輸在自己。」最終跨不過竿,四強止步,今屆亞運劃上句號。15分鐘內定生死,楊文蔚敗在自己手中,痛在孤注一擲,一年來的準備付諸東流,放棄的學業、事業、時間,只得一個吉。一分耕耘,從來不是一分收獲。

她的最佳成績是1米88,加上訓練間的進步,理應跳到更高。「現在的高度,我不用練也跳到。如果我跳出我的最佳成績,而依然輸,我心甘命抵。但現在不是。我輸在我自己不爭氣。當壓力來襲時,我連平日游刃有餘的高度,都跨不過。」她苦笑。臨門一腳,撻Q了,說來最「飲恨」,卻是唾手可得的殊榮,就這樣擦身而過,無功而回。她好記得離開亞運村的當日,與教練的一番肺腑之言。「最失敗的,不是我一直毫無起色,而是我差點成功,與曾經夢寐以求的目標這麼接近,卻捉不住它。」憶起這一段說話,她眼框已紅,淚如泉湧。

unnamed
她雖然歷經挫折,但依然笑着面對方,無懼的,繼續做喜歡的事。

輸在起跑線  當亞軍的成長期

楊文蔚2016年破了香港女子跳高紀錄,自此聲名大噪。加上身材高挑,樣子甜美,經常曝光於傳媒前。若不是今次滑鐵盧,大概和失敗二字扯不上任何關係。她卻連聲否認,娓娓道來她一段「輸在起跑線」的青蔥歲月。

她6歲時父母離異,兩姊弟由祖母湊大,相依為命。曾經學壞,甚至淪為街童,童年過得甚為顛簸。「跳高之前,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無嘢係值得我自豪,係跳高改變咗我嘅人生。」她形容,讀書、排球、跑步事事只是半桶水。「我英文好差,追得好辛苦,不像同學浸淫多年。」直至中學時期遇上跳高。「找到一件你喜歡又擅長的事情,是很幸運的。」但是,卻又非一如所料的一帆風順。「當我14歲跳高時,早有同齡對手破香港紀錄,我永遠都是亞軍。所以除了我破的香港紀錄,大多數學界、分齡賽紀錄也不是我。」

當慣第二,天生的「二奶命」,令她自小長期live with failure,以前面人影的背脊作目極,繼續奔跑。「在破香港記錄前,我去了參加「七項全能」,別人都說,快退役的人才會參加。誰知卻破了跳高一項PB,證明我其實未想放棄。」她不喜歡被拋離,所以花了六年,追追趕趕,練體能練爆發力,最終登上冠軍寶座,由nobody成為somebody,吐氣揚眉。

楊文蔚坦言,雖然第一感覺真的好好,但她並不全然享受。「我是不斷想去追求進步的人,如果真的覺得自己是第一,就進步不到。我不怕輸,我是想贏。小時候一直「輸開」,輸不要緊,但一直輸,才培養到想贏的心。」大概,這就是楊文蔚琢磨十數年的失敗學。

談起亞運一役,楊文蔚還是感觸良多,禁不住落淚。
談起亞運一役,楊文蔚還是感觸良多,禁不住落淚。

高高低低 有跌才有起

亞運比賽後,楊文蔚哭了足足一天一夜,宛如天崩地裂,眼紅鼻腫。「是會不開心。失準的那一種不開心一直伴隨我,放在心底處,過多久也不會消散。」訪問離事隔兩個月,楊文蔚依然這樣說。但是幸好此役並沒有將她的人生打垮,反是重整旗鼓,跌一下上一課。

「凡是重要的大賽,我總會過於緊張而失準。練的東西不能發揮。以前學界也是這樣。我以為長大了會改變,但原來不會的,我倒是了更加了解自己的特質及弱點。」小妮子沒有哭得眼界模糊了,心境如此清澈。跨越失敗,其實沒有甚麼秘訣或捷徑,反而是承認、面對、檢討(例如今次太專注太大壓力、方法上用錯力),然後認定。認定跳高所帶來的快樂,大於失敗失準本身。

「我好喜歡跳高,好享受躍起停留在空中的感覺。」跳高能給她無與倫比的快樂。她形容,如果10分滿分,拍張靚相放上IG的快樂是1,那跳高獲得PB是10分。本來饞嘴的她,願意為跳高放棄菠蘿包西多士珍珠奶茶各式美食,就知這件事有多重要。「就算再小的突破,每個PB的場境、高度、氣氛,我都記得一清二楚。因為我深信,當你破了PB,所有跌宕的痛苦,失準時的難過,都會釋懷。」

k181122ling-246
她在起跳手紋上「aim higher」,成為她不斷努力的座右銘。

她在2016年轉全職運動員時,於右手手腕上紋身,紋了一句:「aim higher。」每次起跳揚起手,都會瞥見此句,提醒抓緊的目標要高。「有人問我為何不紋jump higher。但是我認為不只在說跳高,是spiritual上的座右銘。」要攀高,卻必須低過。「我相信人生是這樣,運動是這樣,有起就有跌,有跌必會有起,一定有wave,無可能直線上升,大curve慢慢向上揚就行。」

「我會跳到我跳唔到為止。我唔會死心。如果退咗役,先發現自己可以再進步,可以刷身新的亞洲紀錄,我會後悔。」語畢,眼淚乾得七七八八,她終於笑逐顏開。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