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爸爸,在辦公室留至夜深,靜待同事都離開後,才撥打一個電話。那邊接通了,他一開口,就忍不住哭了起來。
自從政府在九月宣布將「疫苗通行證」門檻降低到五至十一歲兒童,兒童權利委員會接到逾二千個來自家長的查詢。當中有一些致電者都激動哽咽,像這位爸爸。他在電話裏說:「要為小朋友身體做一個很掙扎的決定。」
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幹事黃惠玉指,這些家長同樣擔心疫情,但各自有不讓子女接種的理由,如今被迫在孩童自由及打疫苗之間選擇,心理壓力沉重,更顯無助。她認為措施的實行將對零針兒童造成身心傷害,因此希望政府能以其他方法替代,如以快速測試結果証明進出公共場所。
同時,委員會的專家團隊亦留意到部分兒童在疫情下,正面對發展遲緩問題,「有些是關於自理能力,有小學生去廁所也不懂除褲。亦因為經常戴着口罩,不懂觀察別人的表情。」她提到,不少國家已開始着手審視疫情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展開補救行動,「但香港今日仲喺度拗緊用唔用疫苗通行證,我覺得係好慢同好冇前瞻性。」
未能妥善釋除家長對疫苗疑慮 「一刀切係罰緊家長同小朋友」
黃惠玉留意到,對打疫苗及防疫措施有顧慮的,多是中產階級。在新例推行當日,尚有五萬餘適齡兒童未曾接種疫苗,由政策公布至實施期間接種增幅不大。她表示,這班家長不讓子女接種新冠疫苗原因分兩種,一些人是對疫苗缺乏信心,另一些則是基於子女的健康狀況而對疫苗卻步,「一些家長更在電話中表現激動喊晒,有好多係因為皮膚過敏,甚至有癌症康復小朋友,初時醫生都會勸籲家長不要接種,但後來醫生開始轉口鼓勵,家長的掙扎便會很大。另外,又有些小朋友打完第一針後情況不理想,呢啲你唔能夠怪家長,但你而家一刀切就係罰緊啲家長同小朋友。」
她認為,政府的游說工作只是一般性的宣傳,未能拉近與家長的關係,令父母獨自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如果呢啲手法係得嘅,冇理由成年幾都仲未打。」她舉例,政府可以設立熱線,或在一些家長跟子女出入的地方設置街站,解答父母對疫苗的疑惑的同時,支援家長在精神上的需要,「我哋曾多次將家長嘅問題歸納反映給政府,但其實我哋係解救唔到佢哋,係一定要政府去做。」
兒童權利委員會曾在上月發表聲明關注事件,黃惠玉坦言,不少兒科醫生對他們的立場存有誤解,「我哋支持透過打針提高免疫屏障,只係希望政府做返一啲比較人性化嘅措施,但你不能一刀切。我們想抗疫成功是要有溝通及市民支持,如果用這種手段迫市民,抗疫是不能成功,因為他們不會想配合。」她希望政府能以替代方法處理,讓未打足針的兒童,出示即日快速測試證明,也能容許他們進入受限場所,務求對小朋友的影響減至最低。「唔入得餐廳或康文署場所,屋企可以選擇去戶外地方,但全級羣體活動傷害最大,全班剩係得幾個冇得去,佢唔係做錯事俾人罰而只係冇打針。」
兒童面對發展遲緩 籲政府應盡快補救
另一邊廂,黃惠玉和團隊觀察到,兩年半以來的抗疫狀態下,兒童出現發展遲緩的問題。她提到,因應眾多康樂設施封閉,令兒童觸感發展較弱,難以應付一些攀爬的動作;而在疫情期間人人戴着口罩,兒童不懂觀察別人的表情,說話學習較遲緩。團隊的專家顧問亦接觸到不少小學生連上廁所也遇到障礙,「幼稚園老師一般會根據年齡成熟程度教授自理能力,家長未必懂得根據年齡而教他做什麼,或者幫他做,令佢學唔到。」她續舉例,學校營養師會根據年齡調配餐單,「現在他們的咀嚼能力很低,可能屋企為方便提供軟餐。」
英國早前委任法官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審視疫情對社會的影響,當中針對兒童成長發展問題向教育部門提出建議。「如果一個政府對小朋友福祉敏感,應該在社會經歷重大變化的這個階段,找人出來跟小朋友解釋社會發生什麼事,小朋友的配合也很重要,但政府從來沒有做過這個角色。」黃惠玉說,委員會一直倡議港府盡快設立特別工作組,綜合疫情對兒童的影響盡快補救,「小朋友在發展中階段,面對疫情受的影響更大,希望教育部門盡快為他們推行recovery education,若果坐視不理,可預計將來要付出的社會成本會更大,他們身體情況和精神需要是配合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