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火與淚之歌】復修建築師話事人Philippe Villeneuve:我難逃罪責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 火與淚之歌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火與淚之歌】復修建築師話事人Philippe Villeneuve:我難逃罪責

法國歷史古蹟建築師Philippe Villeneuve是復修重建巴黎聖母院的主要負責人。

二○一九年四月十五日,在巴黎西堤島聳立八百多年的聖母院一片火光熊熊,滾滾濃煙在半空中肆意竄升,空氣中瀰漫着橡木焚燒的氣味。一切來得如此突然,繁華熱鬧的巴黎瞬間凝住了,只有大火不願消停, 一直燒了十二個小時,塞納河堤上站滿了神色凝重的羣眾。不少人在默默佇立,為這座Notre Dame(Our Lady)祈禱。

起火原因至今成謎

「最糟糕的是,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大教堂起火的真相,作為負責修復聖母院的主建築師,總是覺得自己難逃罪責。」Philippe Villeneuve 二○二○年接受法國報章《世界報》訪問時說。大火前,聖母院修復早於二○一八年開始,預期二十年才能完工,修復尖塔和鉛皮屋頂本只屬第一階段工程,誰料竟然發生大火。起火當日,Villeneuve身在法國西南部的La Rochelle,負責監督當地十三世紀市政建廳的重建項目。

回憶舊事,他不止是建築師,更像一名歷史教堂發燒友。他從小就跟聖母院淵源匪淺,「記得第一次去聖母院,是跟爸爸出席復活節彌撒。教堂人頭湧湧,我騎在爸爸的肩膀上,看着雄偉的建築物,聽着風琴樂曲。自此之後,我迷上了這個地方。後來跟很多小朋友一樣,我開始迷上砌樂高,也超愛聽祖父給我讀的歐洲歌德式大教堂書籍,這絕對是我建築學的啓蒙。」

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十六歲那年,Villeneuve參觀Eugène Viollet-le-Duc忌辰一百周年回顧展覽。這位在十九世紀、法國大革命後負責修復聖母院的建築師似乎暗中為這小伙子牽線;就在這次展覽,Villeneuve偶遇他未來的恩師。因為這次相遇,他矢志走上歷史古蹟建築師這一條路。

二○一九年,四月十五日晚上六時五十分左右,聖母院發生一場至今原因不明的大火。當地出動數百名消防員徹夜撲救,至翌日大火才得以撲滅,石像怪和玫瑰窗亦因此而逃過一劫。
二○一九年,四月十五日晚上六時五十分左右,聖母院發生一場至今原因不明的大火。當地出動數百名消防員徹夜撲救,至翌日大火才得以撲滅,石像怪和玫瑰窗亦因此而逃過一劫。

小時修復紙皮聖母院,長大了……

今天Villeneuve家中還放着當年自己用紙皮、木條和樹脂玻璃砌成的聖母院: 這座花了兩年時間建造,80厘米長,60厘米高的歌德大教堂細緻精巧,像真度極高。一九八七年,Villeneuve還為模型進行了「復修工程」。

要成為歷史古蹟建築師,要過五關斬六將,得先考上建築師,再投考École Nationale de Chaillot,學習建築及城市保育的原則。Villeneuve畢業後先後負責修復法國西南邊濱海小鎮La Rochelle的市政廳和香波堡(Château de Chambord)。二○一三年,他接手巴黎聖母院,可說夢想成真,誰料迎接着他的,竟是六年後一場舉世矚目的大火。

他很記得,大火當晚,自己接報,馬上就跳上趕回巴黎的火車。那晚,火光熊熊,幸好火勢總算暫時受控。巴黎動員了五百多名消防員前往災場,抵受住現場高達八百多度的溫度,奮力阻止大火波及兩座鐘樓。午夜時分,總算保住聖母院不致完全塌陷。法國總統馬克龍向國民發表演說,矢言要以五年時間,用「更美麗」的方式重建聖母院,彰顯法國文化遺產的團結與韌性,他同時強調修復聖母院是全國共同的歷史責任。

 歷劫之後  想像與維護之爭

 大火後數日,法國總理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公開徵求重建聖母院的新構思,社交媒體上一片沸沸揚揚。全球建築界對巴黎聖母院的修復議題展開了激烈討論,一些人堅持「原樣重建」,認為任何修改歷史的設計都是一種「褻瀆」,但支持重新詮釋的也為數不少,多國的設計師也紛紛交出他們對聖母院的新想像,前衛、瑰麗甚至是瘋狂的主張,紛紛攘攘。西班牙建築師樓POA Estudio 跟駐巴西聖保羅的Alexandre Fantozzi同時提出以玻璃結構,取代被大火燒毀的長拱頂,因為這樣不僅能減少重量負荷,還能貫徹教堂的歌德風格; Fantozzi更提出以彩繪玻璃重建房頂和尖塔,以建築語言烙下這場大火的歷史印記;當中也有提議把教堂頂改建成露天泳池的,算是在悲劇中幽了這場大火一默。教區首席神父Monsignor Chauvet倒看得開,笑說只要不再蓋個巴黎鐵塔就好。

聖母院好像一下子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但在這一片熱鬧聲中,Villeneuve有好一陣子選擇沉默不言。在舉世亢奮地重新想像聖母院時,Villeneuve透過電台節目吐露內心真正想法:要是硬要為聖母院強加一座現代的尖塔,他情願辭職不幹。「我們修復的,是歌德式建築的傑作,跟《蒙娜麗莎》一樣具代表性,為何要畫蛇添足?進行歷史修復就是要守護歷史,那些急不及待想要設計新尖塔的明星建築師,都只是為了在聖母院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聖母院不需要任何人。」他的堅持,儘管惹來批評,猶幸法國國會,始終站在Villeneuve這一邊。二○一九年夏天,國會立法要求把大教堂恢復到「最後已知的外觀」。

當日火劫後的巴黎聖母院室內景象,一片殘垣敗壁。
當日火劫後的巴黎聖母院室內景象,一片殘垣敗壁。

災場冒險  為了拯救一隻「公雞」

大火當日被救熄後不久,Villeneuve就跟消防員一起爬上北塔,抵着烈焰餘溫撲面而來,只為評估災情,卻意外發現尖塔上倒下來的高盧公雞,剛好掉落在講壇的屋頂上,儘管有些凹陷但依然完整無缺,Villeneuve不惜受傷,也要把這象徵法國人韌性與重生的標誌拿回來。

經過四年努力,去年十二月,Villeneuve重新設計的金雞取代了「受傷的公雞」,安放在重建的尖塔之上。風向標中藏有從高盧公雞中救出的聖物和一張羊皮紙,寫滿了修復工人、捐贈和贊助人的名字,以紀念這次壯舉。舊有的高盧公雞則將走進歷史,放進聖母院博物館展出。

因為各種因素,聖母院結果仍然無法百分百回復舊貌,但經歷浴火重生,光華更勝往昔。只要人們不把歷史遺忘,巴黎的心臟仍然跳動,仍然與人連結在一起。

火劫後遺下的原建築殘留物,妥為保存,加上編號。
火劫後遺下的原建築殘留物,妥為保存,加上編號。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 火與淚之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