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貢赤洲今年十月首次出土恐龍化石,初步估計那是來自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至六千六百萬年的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Fossil)一詞來自拉丁文的fossilis,意指「挖掘」。古生物骨骼隨沉積物埋在絕氧環境上百萬年,始成化石。
在香港發現首塊恐龍化石前的二十多年,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和團隊在民間推廣古生物。五年前,他在旺角鬧市小商場開設化石工作室,以古生物菊石、三葉蟲、長毛象牙與滄龍頭骨等化石,置滿兩面玻璃櫥窗。
對於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龍德駿坦言在興奮以外,他更高興是次發現證實香港地層和條件也適合保存到恐龍化石。「我們曾與恐龍在同一個空間,甚至乎曾經九龍、旺角都可能有恐龍走過,可能在家裏上幾手住客便是恐龍。你這樣想像的時候,整個地方和故事是否立體很多?」
與四十六億年的地球歷史相比,萬年一瞬,一個人類在彈丸之地的廿載熱情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在這個時空,一面充滿千禧年歷史感的「恐龍@化石專門店」招牌,承載他在二千年創立香港首個化石討論區的過去,也是一羣小眾一代又一代在這城市貼錢求知的故事。這故事之於地球史,或許輕若鴻毛;但對於他們自己,卻具備重量。
旺角死場設化石店 如小型博物館
旺角W商場(前身Chic之堡)為網民所選「香港十大死場」之一。小商場如今虛擬貨幣兌換店林立,龍德駿(阿龍)的化石專門店則默默與八十年代玩具店和專售旺財催姻緣的晶石店毗鄰。阿龍說,許多香港人覺得化石很遙遠,不少首次到訪的客人也驚訝,旺角竟有這樣的一間店。「他覺得這東西沒理由可以在商場,甚至在香港出現。」他說。
現時在香港出土的化石一般被存放在博物館或大學科研機構。例如,上月香港首次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目前正於尖沙嘴香港文物探知館大堂展出。然而這百多呎小店裏,化石卻顯得平易近人。
龍德駿指,香港文化常讓我們認為化石是很遙遠,但其實在世界各地,化石與人的生活可以很近。「例如(外國的)學校或者日常生活都經常可以接觸到,但香港文化就讓我們感覺到這東西是很遙遠,所以我們希望改變這東西。也不要說改變,而是希望大家認識多一點,透過這件事除帶來知識外,也多一點快樂。」
彌補兒時遺憾 助下一代接觸化石
龍德駿曾在網上笑言,小店偶爾會變成兒童樂園,聚滿小朋友。時有家長攜同小孩到訪,龍德駿會讓守規矩的小朋友捧起化石,零距離感受億萬年前曾在同一個地球存活的生命。他認為能親手觸摸化石很重要,曾有朋友到訪,單單拿起恐龍骨,臉上便重拾笑容。亦有大朋友指,自己小時候也喜歡化石,夢想他日能成為恐龍專家,惟升上大學後卻不知如何走下去。他認為,香港需要更多古生物科普資源,「其實很多小朋友可能小時候看完圖書館的書,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再鑽研下去。」龍德駿身同感受,因為他也是其中一員。
龍德駿成長於互聯網未普及的八十年代,他說,那時連圖書館的古生物書藏亦很少。在市區開化石店,某程度是阿龍這班在港長大的化石迷心願。「我們小時候是沒有這些資訊,也可說是填補我們小時候的遺憾。看到小朋友可接觸到或來我們這裏看化石也很開心。對我來說,這都可說是回報,可以在社會上做到一些正面的事。」阿龍認為,若無人去走這一步的話,人沒有理由白等,即便這地方甚或政府也不理會這件事,總要有有心人去做。
店名藏Y2K痕跡 創化石論壇往事
店外「恐龍@化石」的店名招牌,透露龍德駿創立的化石論壇「化石講場」的久遠年代。「@」是電子郵件用戶名與網域名稱之間的分隔符號,也曾是千禧年代常用的潮語,例如無綫電視的青春偶像劇《四葉草》第二輯《赤沙印記@四葉草.2》便以此符號命名。
在互聯網逐漸普及的千禧世代,龍德駿一邊公餘進修古生物知識,一邊開設化石網頁與香港首個化石留言版,也就是化石講場的雛形。「其實早期都不容易,自己又要兼顧生活,又要增值學習這件事。因為這方面的知識真的很多學不完。」學美術出身的他本對資訊科技毫無興趣,但為設化石討論區與世界各地網友交流,龍德駿開始學寫網頁代碼,以經營網站。當時,他和朋友經常整理化石資料,再放上網站供人免費瀏覽。他指,開設網頁不但沒有回報,更要「貼錢」及運用大量時間經營。他和版主們不分晝夜曾刪去討論區與化石無關的廣告,又因網站流量過大需付出額外金錢。
不過,那時網站和留言版網民交流踴躍,「一個留言隔幾分鐘,就有人回應㗎喎,我好興奮。」也因為經營網站,讓他認識遍及世界各地的華人同好。
然而龍德駿把金錢、時間和熱情灑在億萬年前的遠古世代,未必獲現世的身邊人支持和理解。他說,小時候都沒人知道他喜歡古生物,但長大後當他決定全職投入古生物愛好,身邊朋友與家人也不甚看好。「喜歡石頭哪有用?哪有價值?所以(他們)會覺得在香港做這件事沒甚麼意思,或者覺得你做這件事一定會失敗,或者不會看好你。可能廿多年前開始做這件事時,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覺得我們會做得成,包括身邊的人也是這樣看。」他說得淡然。
香港化石四億年 傳承數代人努力
香港古生物化石的此時此刻,承載無數代有心人的努力與偶然。約一百年前,政府檢疫及細菌學部門首長兼業餘地質學家C.M.Heanley,在香港鳳凰笏沉積岩中發現首塊香港出土的中生代菊石化石。該化石其後被命名為「香港菊石」,證實香港吐露港沉積岩歷史遠至侏羅紀年代。
至八十年代,香港地層及化石權威李作明教授在船灣淡水湖發現一塊溝鱗魚(盾皮魚)化石。是次發現一下子把香港地質歷史由侏羅紀年代,再推前至約四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每一塊香港化石出土,也挑戰世人對香港地層的認知。然而,由於過往香港沒有研究化石相關專責機構,不少出土化石也需送離香港作研究,包括這件珍貴的溝鱗魚化石。
受本地化石前輩啟發 搶救本地化石成館藏
李作明教授是龍德駿其中一位最尊敬的地質學前輩。李作明教授於二○一九年十月因病離世,其時李的家人聯絡龍德駿與其團隊,以協助處理其化石遺物。他們從中發現兩件較珍貴的本地魚類化石,以及其他本地植物與海洋生物化石。他說,「本來都當雜物這樣丟,很幸運我們可以搶救一些對香港很有科研價值的東西。」後來,他們經過李教授家人同意後,聯絡香港地質專家陳龍生教授一起去處理這些標本,最後把化石捐予香港科學館及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博物館。現時市民可在博物館看到李教授在香港找到的化石。龍德駿慶幸有份協助處理這位前輩的遺物,他盼搶救回來的本地化石,日後能助學者研究。
「因為如果標本不在就不能研究,連看也看不到。以往我們是沒甚麼機會(可以)看到香港化石,就算看書時說香港有化石,但其實沒有見過。這也是我自己的夢想,希望香港市民可以看到本地的化石。」二○一四年,港大地球科學系畢業生謝子旗鑑別副狼鰭魚化石,便是從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收藏的西貢荔枝莊化石中所發現。
龍德駿曾於二○二二年與陳龍生教授共同發現本港記錄中體型最大侏羅紀菊石化石。可幸的是,香港科學館願意收藏該化石。他說,在香港發現化石是他自小的夢想,「在香港找化石也不容易,很多時候很難找到,還有很多時候找到的都是不完整的碎片。」他盼能對往後香港的研究或文化會有少許影響。他亦提醒市民在本港進行任何岩石採集,均需先向古物古蹟辦事處申請許可,不要自行挖掘。
恐龍@化石專門店的YouTube頻道裏,龍德駿上載了李作明教授生前最後一次公開講座,內容是香港化石地質歷史印記。龍德駿複述前輩的話:「科學是無疆界,應該任何人都可以認識這東西。」龍說,教授從不會因為自己是一個學者,而認為提問者的問題低級。每次人家問問題,他都會很認真回答對方。如今,他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那個將科學普及予所有人的人。「我們做的所有事都不會有回報,甚至乎沒有人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背後有人花那麼多時間去處理這些標本。那一定要有些人不要計較得失、吃虧。」
社區推廣古生物 入校教小朋友睇化石
龍德駿坦言自己不是富二代,多年來,他一邊賣化石,一邊與團隊繪畫古生物復原圖,同時接坊間大大小小與恐龍及化石相關的修復與策展工作維生。例如他們曾配合《侏羅紀公園3D》電影於商場策劃恐龍化石展,也曾為荃灣如心園的木化石公園幫忙展覽製作及維護復修木化石。
開店以外,近年龍德駿在香港普及化石知識的方法之一,便是從十八區尋找古生物的足跡。二○二○年,他在沙田港鐵站咖啡色大理石牆身發現菊石、腹足類(螺)、珊瑚及雙殼類化石,一度引來傳媒追訪。事件後續是他和網友一起在十八區大理石磚裏找化石,他笑言,二○二四年的今天已是網民報料居多。
或許是因為龍德駿的名氣日增,近年不少學校、機構請他入校教小朋友認識古生物。自去年起,有本地小學找龍德駿每周帶小學生認識古生物。龍德駿便攜同發掘化石工具和化石,讓小朋友上一趟自己兒時沒有的化石課。他笑言,每堂小朋友親手觸摸化石,精神總會為之一振,「你會見到佢雙眼即刻發光」。「我們就是想做這件事,就是沒有想過回報有多少,從來沒有想過。但是如果見到有時會影響到人,或者是令到其他人開心,或者影響到小朋友就是動力。」龍德駿說,曾有小朋友兒時因為他們的活動而愛上古生物,改變他們的發展或立志修讀古生物學位。
港產恐龍專家馬慧芯是其中一個。她說,她兒時放學後常泡在龍創辦的化石講場,看網友上載的化石新聞與討論。「基本上每一天你一無聊、有興趣就可以上去看相關的資訊,所以我也覺得那個化石講場是幫我持續地對這個古生物感興趣,所以中學畢業便去香港大學讀相關的地球科學。」馬慧芯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古生物專 業,早前從新疆參與翼龍研究後回港。與龍德駿相識超過十年的她認為,多年來,他依然保持初心。
「無論以前還是現在,他對古生物還是很有熱誠。即使在香港要做古生物推廣相關的工作其實機會不多,也有很多困難。但是我覺得他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還是繼續很努力去做他覺得對的事情。」
龍德駿自言,能夠每天對着化石已經很開心,「感恩做到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已是很幸運、很幸福。雖然我經常說這個行業不是甚麼大生意,不是甚麼很大成就,但起碼做到自己喜歡做的工作,很幸福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他笑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