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碎片】興趣出發探索建築史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望平台可幫香港建築建立論述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歷史碎片 隱密發聲

【歷史的碎片】興趣出發探索建築史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望平台可幫香港建築建立論述

24.01.2022
譚志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FAAR為油麻地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安素堂製作的模型,安素堂由建築師司徒惠設 計,反映其藝術工程美學特色。

二戰後,香港轉變巨大,人口節節上升,經濟發展急遽,市民渴望安定,住屋、學校、商業等各類建築的需求大增。建築師怎樣回應時代的呼喚,交出切合本土需要的建築設計?這是「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iling Archives & Architectural Research)團隊念茲在茲的問題。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英文簡稱FAAR,由三位九十後建築人在去年十月成立,成員包括陳卓喬(Jefferson)、袁偉然(Alex)和何慧心(Michelle)。有見戰後建築明明反映時代精神,勾勒當今城市風景,卻長年遭受冷落,他們決心要為戰後建築抱不平,連月發布多篇文章,透過檔案史料研究,道出戰後建築的故事與價值。「我希望這個平台可以慢慢幫香港建立到建築論述。」Jefferson胸懷抱負,Alex也不遑多讓,「我們這一代希望自己在建築上重新編寫歷史。」

左起:FAAR成員Michelle、Alex、Jefferson
左起:FAAR成員Michelle、Alex、Jefferson

認識建築歷史之必要

FAAR成員長期分隔香港英國兩地。採訪他們時,Jefferson人在英國,剛從劍橋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在英國準備上班;出身倫敦建築聯盟學院的Alex,則短暫返港;Michelle去年從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回港工作,已算是三人中近年留港最久的一位。他們先後在重要建築院校修畢碩士課程,從學生步入社會,但仍想把握公餘時間,書寫香港建築。

把他們聯繫起來的是北角皇都戲院。Jefferson在視像會議中解釋,「幾年前,我在Walk in Hong Kong(活現香港)做建築導賞,認識了做過皇都保育工作的Alex,其後一直在Facebook上有些交流。而Michelle是我在中大的師姐,早前皇都開放參觀,我和Michelle上了皇都天台,自小在北角長大、對皇都有些感情的她,再帶我行了一轉北角。」Jefferson和Michelle邊行邊傾,發現在皇都以外,許多戰後建築的歷史都無人問津,便萌生念頭,想趁它們還未被拆卸,搞民間平台向公眾介紹,另邀志趣相投的Alex加入。

Michelle對本地建築歷史的興趣,源於中大何培斌教授的現代建築課堂,「他跟我們說,每個地方的人都應理解他們當地的建築物如何發展,因為這會讓人了解自己的身份歷史。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那些樓會建成這樣,就好似對自己的地方非常不了解,對自己的身份認識也很模糊。」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網站截圖(www.f-arr.co)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網站截圖(https://www.f-aar.co/)

再思香港戰後建築

像戰後建築般,近在眼前,人們卻對它們視而不見。Alex分析,「這與社會對戰後建築的印象有關。人們很多時談其物料,覺得它們是石屎,用鹹水起,尤其是公屋,並不耐用—其實混凝土建築最多可以耐久到一百年。社會上的人或覺得這些事物不應保留,但我會說香港是『現代建築』(modern architecture)的版圖,在五、六十年代這段時期最hit的東西都在其中,只不過很多時需要重新考察。」

戰後建築建於香港身份意識逐漸形成之際,當時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正席捲全球。現代建築強調內斂樸素的美學,外貌需要務實低調,反映內裏功能分布,種種考量亦對香港建築有相當影響。「現代主義的語言很universal,可用這共同語言將香港帶給其他國家,同時也講到香港的獨特價值和建築背後的脈絡。」Jefferson說。

而戰後從中國大陸南來的建築師,也為本地建築帶來新氣象。Michelle指出,這羣建築師來港後不斷自問,「建怎樣的樓才適合戰後重新發展的香港?他們想的問題和我們現在思考的很相似。是否將中式事物帶來香港就可以?還是將西方的東西融入中國建築,將其變成現代的語言?」他們在香港敢於嘗試新技術,建築設計極具表演慾和實驗精神,「但人們可能覺得這些樓不夠舊,就未必會保存;有機會記錄他們的特點,我覺得很有意義。」

+2

興趣出發挖掘檔案

創辦兩個多月,FAAR更新勤快,已發表十多篇文章,也為不同的特色戰後建築建模留下記錄。

他們回溯香港大會堂建設的來龍去脈,討論港大建築學院首任院長布朗(Raymond Gordon Brown)對本地現代主義建築的深遠影響,探索中大校園的規劃設計,也考察皇都「飛拱」的參考對象,題材多樣,內容精闢。他們坦言,研究選題始終自發,興趣先行,對某幢建築物又或某位建築師好奇,就會埋首「檔案」,發掘被塵封的史料知識。Alex指,「我們是由檔案看香港的人和事,檔案對我而言很重要。但我們看檔案的觀念,未必和讀檔案學的人一樣深入,界定仔細。」

「因為戰後沒有電腦,資料較為散亂。如果我們這個平台有機會gather到不同方面的資料,如相片、圖檔、文件,可以補足香港建築歷史中間這段時期的記錄。」Michelle說。而Jefferson頗有信心,「我們會運用英國香港兩地的優勢,去不同的archives,像英國這邊的National Archive,港大圖書館等亦有。」《香港遠東建築雜誌》(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是他們經常閱讀的其中一本建築文獻,亦是戰後建築師接觸外國建築思潮的重要渠道。Alex從中發現,一九五◯年九月雜誌刊登了一張帝國不列顛節博覽會Station Gate Pavilion的圖片,其外觀與皇都戲院相似,頂層有五個拋物線形木桁架;而在Station Gate Pavilion見報的翌年,皇都的雛形設計在同一份雜誌曝光。雖然不能證實皇都受前者影響,但也不禁讓Alex寫文章與人分享,「皇都的『飛拱』意念,會否是某天在翻閱 Builder 時受到啟發?」

《香港遠東建築雜誌》(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1941年11月期,港大圖書館將雜誌數碼化放在網上,可以免費參閱。
《香港遠東建築雜誌》(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1941年11月期,港大圖書館將雜誌數碼化放在網上,可以免費參閱。
(上)一九五○年的不列顛節博覽會,其中一個展亭Station Gate Pavilion,設有飛拱結構,此前罕見。(下)皇都戲院於一九五二年落成,建築設計不排除受 Station Gate Pavilion 影響。
(上)一九五○年的不列顛節博覽會,其中一個展亭Station Gate Pavilion,設有飛拱結構,此前罕見。(下)皇都戲院於一九五二年落成,建築設計不排除受 Station Gate Pavilion 影響。

實地考察建構論述

在傳統的檔案以外,FAAR亦着重實地考察。最近,Michelle對由戰後華人建築師甘洺(Eric Cumine)設計的油麻地基督教信義會真理堂很有興趣,於是辦了個導賞團,和朋友一起參觀。「我們的得着是,除了看圖檔,我們真的要找人傾偈,在這幢樓生活多年的教會人士才發現有些細節,憑圖檔未必知道,例如圓形的窗有其教會會徽,即一朵玫瑰。」而對方也會就着一些建築問題向他們請教,互相交流。

一個周末的早晨, 得Michelle和Alex抽空,帶記者到中環散步,學習現代建築的觀看方法。

從皇后像廣場起步,他們先指出該一帶的佈局,商業(太子大廈)、金融(滙豐銀行)、服務(文華東方酒店)相輔相成;然後穿過「香港第一條行人隧道」干諾道中行人隧道到大會堂停車場,隧道還是停車場都能發現,有加強通風的石屎通花磚,乃「熱帶現代主義」之體現。再看兩邊,一邊是快遭拆卸的中環郵政總局,一邊是大會堂,均是戰後香港的代表公共建築設施。「多點去散步,有些樓平時你不察覺它的存在,但經過了就見到某些位原來是這樣。有時候看圖檔很投入,但它有些物料無寫清楚,但現實見得到。」Michelle呼籲大家坐言起行。

透過翻閱檔案,實地的交流和觀察,他們期待,FAAR將來能成為平台,讓人們討論建築,提出不同的說法,逐步讓「香港形成到一個建築論述」。Alex所見,現在香港不乏建築設計評論,甚或可謂是百花齊放,有人寫外籍建築師、家具、遊樂場,「好似我們中間需要一個有系統管理檔案,或根據檔案寫成一些東西,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面補位」。Jefferson認為作為九十後建築人,受軟件建模訓練,理應發揮此優勢,用不同的視覺方式呈現建築。「我們嘗試透過剛才Jefferson講的rendering(透視圖)或3D方式呈現事物,讓他們有新的ways of seeing,這很重要,因為我們看不完所有事物,但如果我們提供了這種方法教人觀看,便多了人找自己的切入點去看東西。」Michelle補充。

+1

改變與影響

雖然Jefferson、Alex、Michelle三人分隔港英兩地,很多時需要考量時區差異相約視像會議交流,但他們暫時不感疲累。「我們有興趣做底,所以像跟志同道合的人講:『我發現了這些東西,你有沒有資料回應到?』,所以搞FAAR就好似找朋友講平時有興趣的事情,再有人補充。純粹是我們試吓認真做一樣嘢,然後我們keep on 繼續做。」

Michelle話畢,Jefferson亦表示是團隊讓他有信心踏前一步,「我們三個各自都有興趣做這件事,但自己一個又不夠膽寫,寫完又怕錯。有三個人在,覺得不只得自己,大家都開始有膽。」

縱使現時戰後建築仍然不獲珍視,消逝依舊持續,但FAAR希望藉自己的知識生產,培養人們欣賞這些建築,「可能會有持份者看到,而他們有權力資本,不知會否令他們有朝一日用新的視覺看戰後建築。或者我們這輩人長大到做到機構高層,而他們有這樣的ways of seeing的話,可能會value這些事物,總算有可能救到未消失的東西。」

譚志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歷史碎片 隱密發聲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