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孝順仔林保怡曾推所有工作照顧父母 家庭主婦如霞二十四小時照料百歲母 明星或凡人皆是照顧者 貢獻與壓力冀被看見 保怡:只希望在他們倒數的日子裏 陪伴多些
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在家安享晚年是很多長者及其家人的心願,當中的照顧責任往往由長者的伴侶、兒孫等親屬無償承擔。
不論是銀幕上散發光芒的明星,還是踏實生活的普通人,人生中也可能有成為照顧者的一天。
林保怡是娛樂圈出名的孝順仔, 父母晚年健康每況愈下, 他曾暫停所有拍戲工作,全心全意照顧父母。像保怡一樣,如霞(化名)也是一個照顧者。她獨力照顧一百〇一歲的母親,雖然媽媽的笑顏為她帶來滿足快樂;但是面對長年無休的沉重壓力,她也希望可歇息放鬆,得到陪伴支持。
在人人皆有機會成為照顧者的時代,支援照顧者已經不僅限於個別家庭需要,更是整個社會需要重視的議題。
目前,為照顧者提供的支援服務有不同類型,但當中很多焦點仍以被照顧的長者為主。為讓照顧者擁有專屬的空間和服務,賽馬會去年撥款於多區設立以照顧者為本的支援中心,也希望社會肯定照顧者的辛勞付出和貢獻,並關注其默默承受的壓力,支援他們走過照顧旅程。
一年不拍戲 保怡全心照顧母親晚年
林保怡進入娛樂圈三十五年,在行內出名孝順。父母健在時,一家三口不時被記者拍到去商場飲茶,又會跟母親十指緊扣逛街;兩老晚年身體狀況急劇下降,保怡更因此推掉所有工作,全心全意照顧父母。
保怡回憶,母親八十多歲時中風,行走和吞嚥困難,身體最差時只能躺在牀上,動彈不了,僅靠胃喉進食維持生命。「可能我是演員,我會從我的角度,『嘭』一聲去到她那裏。」保怡皺眉,想像晚年臥牀母親的處境,「你試想我不給你吃東西,只是輸一些營養液給你,一直吊着你條命。那時候我看着她,她還看着我笑。我想她是很欣慰,因為我有很多時間陪她,但是我心裏很痛苦。」
他一開始並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他帶母親去看最好的私家醫生,見她身體好轉後購買助行架幫她復健,用盡方法治療母親。「我那時候完全接受不了。我還希望她的身體能夠恢復,即使沒有百分百,也能有從前的七、八成。我一向都接受人會老,會有皺紋,但我那時還不知道,原來很多事情都回不到當初。」保怡說。
由不甘到無奈,保怡慢慢學會接受時間的殘酷。他只希望在母親人生倒數的日子裏,陪伴她多些,更因此足足一年沒有拍戲。
親力親為 無微不至照顧和關愛
推掉全部工作,保怡全身心投入照顧母親,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我那時候很堅持親自照顧,我一定要孝順。」保怡說。
在母親只能靠胃喉進食的日子裏,保怡要求家裏的外傭不能讓母親看見任何食物,煮飯時需要關緊廚房門及房門,避免母親看見或聞到食物時內心煎熬。家傭幫母親洗澡時,保怡也會在一旁細心監督,若注意到母親雙腳長時間屈曲,或手的位置擺放得不自然,便會出聲提醒。
以前照顧自己的母親,在保怡面前卻變得像一個小孩,衣食住行都需要細心呵護。母親身體偶有好轉的時候,保怡變着花樣去哄她開心。有時給母親舔一口雪糕,有時買來一架漂亮的新輪椅,笑着讚她的輪椅「好靚」,推着母親周圍去,去商場,去郊外。到母親生日時,保怡看見她還有氣力吹蠟燭,已經心滿意足。
「她做到一些很細微的,以前根本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事情,現在老了還可以做到,我覺得已經很開心。」保怡說。
當時是二○○六年,正值他二○○四年憑藉《金枝慾孽》奪無線視帝後的事業衝鋒黃金期。娛樂圈向來喜新厭舊,競爭殘酷,一年不接劇對當紅演員來說似乎是沉重打擊。
但保怡卻看得淡然。身穿短褲、波鞋,一身休閒打扮的他說:「我從來都不覺得是放低了事業。因為我沒有計劃過要拿甚麼獎,一年要賺多少錢,我只不過是想將角色演好,把事情做好。無論是照顧人也好,還是工作也好,我要全心全意做好它。我到現在都是這樣想的,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當自己是明星。」
人生如戲,回憶當年照顧母親的歷程,保怡想起他在《珠光寶氣》裏的一場戲。當時他飾演的角色高長勝要去照顧生病的媽媽。戲中,他拿起一條毛巾,先用手背試試溫度,毛巾被燙得太熱,他先放一旁攤涼一陣,才慢慢敷在媽媽的額頭上。然而這其實是劇本裏沒有寫到的細節,攝影棚中的保怡拿起的只不過是一條冷毛巾,把毛巾攤涼的步驟,全靠保怡從照顧母親的點滴中積累而來。
陪伴父母離世無憾 豁達看待照顧壓力
保怡陪伴母親走到生命盡頭,直至她於二○○七年離開。七年後,父親因肝病惡化,保怡同樣暫停所有工作,全心照顧父親直至他過世。父母相繼離世,保怡仍能看得豁達:「我已經做到無悔,在他們晚年時,我完全給予了他們全部。很開心,我有他們,他們有我。」
訪問當日,他帶來一個寶藍色絲絨盒,裏面擺放了一張三人去泰國旅行的合照,一家三口甜蜜相擁,笑容滿面。盒內還有一張精緻的卡片,花朵圖案上掛有父母的對戒,是保怡親手縫上的。每每看見合照和對戒,他都會想起與父母共度的快樂時光。
「自從接受了衰老這件事是不能回頭的,很多事情我都釋懷了。照顧他們的時候,我亦沒有感到任何壓力。」保怡說。但他深知,自己是幸運的,他的經濟能力足以負擔昂貴的醫療及照顧費用,免除很多煩惱與壓力。然而,他亦了解到很多在職照顧者忙得焦頭爛額,同時兼顧上班和照顧責任,沒有絲毫私人時間。保怡希望,社會對照顧者議題給予更多關注,提供更多服務和資源紓解照顧者面臨的壓力。
二十四小時照顧 照顧者欠缺歇息空間
像保怡那樣,一心孝順父母,讓父母在家安享晚年,是很多子女的心願。今年六十二歲的如霞(化名)也如是。
訪問當天,她推着坐輪椅的母親,來到母女倆經常到訪、位於大圍的賽馬會照顧者中心。母親今年一百○一歲,但在人前仍然很是精靈,在義工陪伴下玩着簡單的電腦遊戲。如霞在母親背後寸步不離,一會兒餵她喝水、拍背,看見母親玩得開心,她也會跟着展露笑顏。
如霞總是笑瞇瞇的,但她背後承受的壓力卻是外人難以想像。母親十多年前中風,不久後患上認知障礙症,需要二十四小時陪伴照顧,但由於其他姐妹與媽媽的關係一般,照顧媽媽的責任最終由如霞獨力承擔。如霞婚後一直是全職家庭主婦,她也曾聘請外傭照顧媽媽,但或因照顧工作繁複,接連請的數人都做不長久,最後如霞也只能親力親為。
她跟記者說到每天從早到晚的照顧流程—早上起身做家務、幫母親煮早餐、換尿片、餵吃藥……沒說幾句,如霞突然紅了眼眶,掩面落淚:「其實我是很願意照顧她,但壓力是無形的,就這樣出現了。」
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情緒起伏不定,雖然如霞的母親在中心時看似穩定,但在家吃藥會「扭計」,把藥含在嘴裏,趁如霞去廚房的片刻就吐到滿地都是。到了夜晚,母親情緒更差,有時半夜大嚷大叫,如霞要一直在旁安慰,最遲到清晨五、六點才能入睡。
令她最心痛的是,母親有時認不出她是誰,吃飯、按摩都不配合,還會無緣無故地打她,罵她不孝順。如霞既要承擔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照顧勞動,也要默默承受巨大的情緒壓力,身心都難以找到歇息的空間。
視照顧為己任 壓力說不出口
眼見如霞勞心勞力,身邊不少朋友都建議她將母親送往安老院,但她始終不捨得將母親送進一個陌生的地方。她也坦言,以前甚少跟別人傾訴照顧的勞累和壓力,覺得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認為說出來沒有用,朋友也不能幫輕照顧重擔,唯一能宣洩的方法,就只有在家偷偷流淚。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負責賽馬會照顧者中心(大圍)的營運工作,機構的助理總幹事黃智傑先生表示,比起支援長者,香港社會以往較少關注支援照顧者,因為在普遍價值觀裏,「照顧父母是兒女的天職,夫妻也有互相照顧的責任」。當照顧被視為理所當然,社會容易忽視照顧者付出的辛勞及其默默承受的壓力。
黃智傑說,這種傳統的觀念更潛移默化地影響照顧者如何看待自身。對照顧者來說,若跟別人抱怨壓力大,反而自己會感覺內疚。因此,他們時常忽略了自我關懷,承受的身心壓力不斷累積,被外界察覺時往往已經壓力爆煲。
「公眾對於照顧者的整個議題並沒有太多關注,通常只有在社會發生悲劇時,才較有機會注意到照顧者的需要。」黃智傑無奈地說。
賽馬會設立專屬中心 關注照顧者需要
香港人口老化加劇,目前已經邁入「超老齡化社會」,撇除外傭數量,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佔總人口超過21%。根據二○二一年人口普查,香港目前有超過二十四萬照顧者支援在社區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
黃智傑表示,可以預見未來五至十年,愈來愈多長者有照顧需要,承受壓力的照顧者數量也會隨之增多,社會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為讓照顧者擁有專屬的一站式服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去年撥款逾二億九千萬元策劃和捐助「賽馬會護老導航照顧者支援計劃」,於多區設立以照顧者為本的支援中心。十間賽馬會照顧者中心預計在年底全部啟用,目標在五年內服務逾二萬七千名照顧者和一萬五千名有需要長者,提升社會對照顧者的關注。
陪伴同行 支援居家安老
位於大圍新翠商場的賽馬會照顧者中心布局溫馨,一打開門,牆邊擺放了十多盆植物,角落放着按摩椅和電視機,供照顧者放鬆。住在附近的如霞,自從接觸賽馬會照顧者中心之後,幾乎每天下午都會帶母親來消磨時間,為彼此尋找可以歇息的小天地。「以前沒有中心的時候,每天都只能推着媽媽行商場,行足一個下午。因為如果在家,大家的情況只會更加困獸鬥。」如霞說。
來到中心,如霞可讓義工暫時看護母親一陣,只需短短一個小時,她也足以回家處理家務雜項、到街市買菜預備晚飯等。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私人時間」,對如霞來說已經十分奢侈。她為了照顧母親,已經好幾年沒有約過朋友吃飯,更不要說擁有自己的獨處時間。
黃智傑表示,如霞的經歷是不少照顧者的寫照。不像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照顧者的角色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在身心長期緊繃的情況下,照顧者需要的空間其實不用很多,只要有個空間讓她放鬆一下,其他人可能照顧吓婆婆,她能有另外一個角色去看這件事,已經是一個幫助。」
黃智傑表示,除提供歇息空間,中心不定期舉辦減輕壓力、提升照顧技巧等工作坊;照顧者還有機會在中心認識更多同路人,彼此聆聽和支持;針對承壓情況不同的照顧者,中心還會轉介至合適的社區資源及服務。
「很多長者都希望能在家裏、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裏養老,在親人的陪伴下安享晚年。大部分照顧者的想法都很簡單,他們看見老人家生活得開心,已經感覺很滿足,所以都希望老人家繼續留在家中。但當長者身體愈來愈弱時,這件事一點也不容易做到。賽馬會照顧者中心的成立,正是希望支援長者繼續居家安老,與照顧者同行這漫漫的照顧旅程。」黃智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