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自救:化學博士K Kwong推港產口罩 DIY自製自換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公民抗疫

「疫境」自救:化學博士K Kwong推港產口罩 DIY自製自換

_tan200217ling%ef%bc%bf0384

全城鬧口罩荒,懲教署生產的口罩去向,難以追蹤,外國也一罩難求。化學博士鄺士山(K Kwong)靈機一動:與其四出頻撲,不如自己口罩自己造,從濾芯到口罩套都要Made in Hong Kong。他拍拍胸膛:「我幫大家找濾芯、做設計,你只要有一根針、一條線、一塊布,就造到口罩。」

K Kwong手上拿著「HK Mask」的中層濾芯,而口罩的真身將於明日公佈。
K Kwong手上拿著「HK Mask」的中層濾芯,而口罩的真身將於明日公佈。

一罩難求  換芯不換罩 

人稱「化學教父」的K Kwong,口快,手快,做事總比別人多想幾步。開發傳統口罩生產線?短時間可能做不了。可是,再用口罩,是否有機會?他欣賞這個概念,但認為消毒時會破壞結構。旁人質疑他只懂化學,他希望用行動反證:只要有決心,造口罩也不會難倒他。

二月初,他決定夥拍研製濾芯的本地創科公司,研發「HK Mask」可換式口罩。設計參照外科口罩的原理,中層是阻隔飛沫微粒的一次性濾芯,再用兩層棉質布料製成的口罩套夾住,作為防水表層及吸濕內層。每天清洗或以燙斗消毒外套,更換濾芯後,即可重用數百次,比即棄口罩環保。

本地製作 自己救自己

推廣升級再造的社企「裳樂匯坊」得悉計劃,請纓借出場地縫製口罩套,並協助設計。「香港製造」的共同理念,讓雙方一拍即合,義工更一呼百應。連日來,四十多人坐在衣車前,伴着此起彼落的「噠噠」聲,用大公司剩餘的實驗布料裁剪和縫合。

一班有心的義工,在「廠房」裏默默縫製口罩外套。
一班有心的義工,在「廠房」裏默默縫製口罩外套。

經過十多次測試,他們設計出男性、女性和兒童尺寸的紙樣。用家可從側面三個開口放入濾芯,方便調整位置,確保邊緣處也能過濾病毒,令每一口氣都經過濾芯。另外,配上具彈力的寬繩,讓口罩緊貼面部,又不會阻礙長者呼吸。若想改成寵物口罩,只要剪裁濾芯,再用人造纖維以外的布料造口罩套就可。

望着義工密密縫,K Kwong想起本地製衣業也曾盛極一時:「香港多年沒有製造生產,現在好像回到七十年代,如果成功做到的話,會非常感動。」有從事護理的義工說,醫院每天只派一個口罩,普通市民更遍尋不獲,若香港能自製就好。她俐落地剪布,慨嘆:「政府幫不了忙,我們自己幫自己。」

當日先用恤衫布及棉布頂替,之後會再改良,用防水布。
當日暫用恤衫布及棉布,之後會再改良,用防水布。

急如星火  希望人人有份

每個濾芯成本大約兩元,而生產數量等詳情將於明天的記者招待會上公佈。K Kwong說成本不輕,「裳樂匯坊」經理駱麗明插話:「再貴,也貴不過健康。」他豎起拇指和應。早前他在臉書封面留下一句:「不論黃藍,口罩救港。」他不為賺錢,只想惠及全港,所以沒想過收取任何專利費,設計圖樣供人自由下載,讓懂得縫紉的人能自製口罩,甚至派給別人。他也歡迎大家改良設計,希望最終能推廣到全世界。

他閒時的活動如看書、行山和攝影,現在都被「口罩」佔據,日夜張羅,又忙於解答傳媒與網民的疑難。口罩自救,猶如救火,愈快愈好,由構思設計、反覆測試到推出,他們只用了兩星期時間。「沒有想過不會這麼快,或者還可以更快,總之,說好了就要做。」他說:「我要人人都有口罩!」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公民抗疫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