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村位於香港仔水塘道,距離香港仔巴士總站約五百碼,為香港仔之一處山腰,背山面海,風景優美,是一個很好之住宅區域,祗是離港島市區較遠一點。」一九六二年十二月,香港仔漁光村首期工程竣事,居民準備入伙,《香港工商日報》如此報道。
漁光村是香港仔第一條興建的公共屋邨,是專為香港仔沿岸及水上居民提供的廉租房屋。漁光村合共五幢,白沙樓、順風樓、海港樓三幢最先落成,靜海樓和海鷗樓隨後在一九六五年竣工。各座命名均與漁民生活有關,若然鳥瞰,整個漁光村更形似一艘小船。漁光村的建設,別具意義,是「漁民上岸」的象徵,是香港仔市鎮發展的里程碑,更反映城市演變。
這條有六十年歷史的重要屋邨,快將於二○二四年開始清拆重建,亦即代表香港仔歷史會翻開新的一章。漁光村老化落伍,拆卸再建,在所難免,但跟隨城市記錄者漫步漁光村,再細聽老街坊的故事,會了解到,戰後公共房屋的建築設計特色,還有其中的人情關係,它們承載着許多今人珍而重之的價值,值得借鑑的理念。
熱帶現代主義建築 以人為本的漁光村
步離煩囂擁躋的香港仔市中心,經過一百七十年歷史的石排灣天后廟,沿斜坡直上山腰,便是漁光村。一個烈日當空,安靜悠閒的下午,「城市日記」團隊的張琬婷(Jollie)和區芷綾(芷綾),領着我們在村內散步,介紹漁光村的「人性」建築特色,「(這裏)很實用主義、熱帶現代主義,在微細的位置,想到很details,真的尊重本身的用者。」Jollie提到。
以社區故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日記」,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二月,展開了「同話漁光村」計劃,在漁光村拆遷之前,收集了街坊的生活回憶,也探究其歷史文化,漁光村的建築特色,是其中的重大題目。Jollie和芷綾兩人均曾修讀建築相關專業,前者為計劃的項目統籌,後者則協助手繪漁光村的建築圖,記錄村內的獨特景觀。
圍着村外走畢,再進村內,在各座之間穿梭,上上落落。聽過Jollie和芷綾沿途時而指劃講解,才發現,貌似平凡的寧靜屋邨,原來滿佈為住戶着想的心思。以「廉租」為定位的漁光村單位面積不大,但由整條村的規劃佈局到樓宇的建造裝修設計細節,都可見其建築原則:強調通風和採光,以讓漁民也能適應陸上生活的宜居環境,也讓住戶過有尊嚴有私隱的家庭生活。
建築設計以人為本
位處山上的漁光村,各座配合地勢由低至高而興建,大廈之疏距甚遠,一方面避免了「屏風效應」,另一方面也在地面留下大片戶外空地。這些空間,自然成了居民休憩的地方,他們在園圃協作種花,在參天老樹蔭下閒話家常;部分也劃給順風樓地面單位住戶晾曬衣物,Jollie解釋,「因為它依山而建,它下半層其實在山坡裏面,他們未必有足夠的日光和空間曬衫,而這處就是特別給裏面單位曬衫的。」
對通風和採光的注重,也可從在樓宇本身體察得到。每座大廈的出入口和樓梯間,都有方圓圖案交錯的通洞格柵牆,日採陽光,夜收街燈,保持梯間光亮,實用又美觀。「這個圓形正方形的設計,好代表到漁光村,很多時候看到相片,大家就知道是哪裏。」
另一漁光村的建築特色,是其約三米闊的寬敞樓層走廊。它兩端穿透,更有縱貫全幢大廈的通風井,空氣暢通。在三十幾度的熱天,走廊不但光猛,亦不翳焗,甚至可說是陰涼。那種簡樸通透的氣氛,容易讓街坊駐足交流,培養鄰里關係;凸出的玄關空位,街坊自然懂得自主善用,「我們會見到婆婆伯伯曬果皮、曬衫、曬臘肉,亦有單車、鞋架等。」Jollie說。
窗口面向光源不足處的單位,會設有陽台。從街外觀望海鷗樓陽台一方,可見每個陽台都各有特色,有不同質地布料自製的簷篷,種有林林總總的植物,透露家家戶戶的個性。至於為低薪人士特設,起初租金僅四十五元至七十九元的海港樓,因無天井,轉加多面大窗採光,但又顧及西斜曝曬問題,在窗外安裝了三角形遮陽板。Jollie欣賞這些考慮周全的設計,「設計師有用心理解過每一個面向面對什麼問題和困難。」
上述種種建築特色,從漁光村初建至今,一直默默便利着居民生活。但六十年間,村內部分獨特空間已經消失,就如海港樓單位以前沒有獨立廚廁,住戶需要用公用廚房煮食,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改建為止。如今藉着海港樓牆身的排氣口,尚可追溯到昔日公用廚房的原址。「它在最大程度上,給一個有尊嚴,又或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空間,照顧所有的需求。」Jollie簡單概括了她眼中的漁光村。
發掘生活的平凡美
耗時四個月,完成「同話漁光村」計劃,Jollie由衷歎道,「這裏真的好靚,感覺上好舒服。」家住西貢,仍然多番千里迢迢來到漁光村的芷綾,製作手繪圖期間也樂在其中,她形容,漁光村有種「其他公屋不能給我的感覺」。
締造漁光村實用美感並重的功臣,是傑出華人建築師阮達祖。阮達祖在英國留學,深受功能主義及現代主義建築理念影響,代表作如永隆銀行大廈、舊恒生大廈,都是充分糅合功能和簡約美學的作品。漁光村亦是如此,建築物沒有多餘的裝飾,但重視通光和通風的設計巧心,為村內居民提供了符合熱帶氣候的宜居環境,改善基層生活。
其實,最初「城市日記」展開記錄消逝前漁光村的計劃,是想研究:為何人們都說以前公屋生活較開心?負責撰寫建議書,呈交上南區區議會申請贊助的Jollie憶述初心,「因為現在常會認為公屋生活很慘,我們想知道,這個空間為何會有可能性,令大家覺得生活得舒服安心?」漁光村以人為本的建築特色或是關鍵所在,讓街坊關係密切,感情深厚,「空間的可能性,令到有很多buffer(緩衝)的地方,讓人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撞見,這對人的關係可能較好,更容易產生信任。」
Jollie難忘居民的友善親切,「你在這裏走動,他們會打開門跟你say hi,真的好sweet,婆婆會叫你下次再來。他們真的好好!」
社區更新與傳承
但漁光村今日人情味濃厚的日常風景,快將變改。二○二四年,漁光村第一期建成的白沙樓、順風樓、海港樓將會清拆,政府現擬於石排灣道安置受影響的居民,並在原址重建更高層的住宅大廈,提供多一倍單位。
「舊式公屋好難得還在。如果要拆,這些特色就會消失,現在的人或下一代很難看到以前的公屋有這麼通風這麼舒服的設計。」芷綾感歎,因此她和其他多個插畫家一筆一劃,手繪的二十五幅漁光村圖畫,別具意義。他們不只以平面或立面圖的方式,精確記下村內建築及老樹位置大小,也對屋內間隔場景加以個人想像,畫下眾生相剖面圖,幅幅可堪細味,為當下的漁光村留下未來的憑記。
到了二○二四年,漁光村村民的安置居所會是怎樣?而阮達祖以人為本的建築理念,又會否在新一代漁光村實現?這些都是Jollie對未來的漁光村的疑問,「不會阻止城市重建或更新,但在更新的同時,有沒有方法令新住的人,又或以前住的人,得到同等舒適的quality呢?如果現在漁光村的走廊,和以後漁光村的走廊,有通風口,有闊落的梯口,會是好事。」
(漁光村仍是居民寧靜生活之地,Jollie最後特意提醒讀者,不要打擾居民生活。)
「城市日記」同話漁光村
詳情:https://www.urbandiarist.com/tc/serie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