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島徑在上月獲旅遊指南 《Lonely Planet》評選為全球十大步行徑之一,更是亞洲地區唯一入選的步行徑。
我們對港島徑準不會陌生,它由山頂爐峰峽,橫跨五個郊野公園,至石澳大浪灣而連成,其中一個路段— 盧吉道,能俯瞰維港由西至東的兩岸景致, 觀賞沿路叢林山色,是健行者、晨運客、觀光旅人、老幼長者都喜愛的風景之路。
每天路過盧吉道的人如過江鯽,人流平均達每小時1,000人次。這條狹小的路徑,卻面臨被架起重重「路障」的危機。近期城規會通過發展商申請將盧吉道27號一座英式古宅改建成文物精品酒店。一旦工程展開,酒店車輛將在這條單線行車路面上來回往返,為路上的行人、乘坐輪椅人士和嬰兒車內的幼童等等造成不便和危險。
回溯這條全長2,400米、依着陡峭蜿蜒山勢而建的古風行山道,它的歷史卻 一直鮮為人知。特別是道路於1913年至 1922年的興建期間,正值政府實施「山頂保留條例」,山頂被劃分為英籍富豪紳士的專用地區,華人涉足此處的機會甚少,被流傳或記載的歷史也相對零碎。當年道路如何在海拔552米高的陡峭山峰進行施工、沿路興建的大宅所獨具的建築特色、以及造就路上多樣化的動植物生態的因素等等,即使過了百年, 即使我們都走過這條路,種種依然帶點神秘……
盧吉道是一條殊異的道路。
這一條全長2,400米、依着蜿蜒山勢而建的百年步道,就像一道從天而降的天梯,顛覆了一貫的道路邏輯,在高懸霧裏昂然聳立,似能引領行人緩緩走進雲端,直達一個世外境地。
香港最長的青山公路、最短的沙田樂葵徑、最高的大帽山道,也許都不 及這道環繞山頂海拔552米高的小路來得奇特。道路狹窄卻平坦易行,山勢險峻但穩固可靠。走在林蔭綠樹中,像多了一雙燕子的眼睛,能由西至東一覽山下城市景觀。而隨着四時變化,日換星移,一個個魔幻時刻亦隨之而來,日出日落金光閃耀,雨中雲霧,似幻如真,曾為我們帶來無數的回憶。
香港的土地面積約110萬公頃,至於街道數目,根據地政總署的紀錄,已刊憲命名、年代久遠而沒有刊憲命名的公共街道,再加上沒有刊憲命名的私家街道,現時共有超過4,000條。城市規劃下的建路原則,普遍是「先有屋,後建路」,即按着地區建設和居住人口來發展道路交通,並從經濟效益、最多市民受惠的概念來興建各種街道、天橋、高速公路或地下隧道, 以協助人們能便捷地從一點到達到另一點,進行各種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
當各種道路履行着運輸與交通的重要任務,盧吉道的興建看來卻並非以「實際效益」為主要目的。翻查1913年的工務局年報,報告說明當時政府決定開闢道路的原因,是要用來觀賞維港絕佳的景色及其周邊景物:”The road will be principally used as a promenade, a wonderful panoramic view of the City, Harbour and surroundings being obtainable from it.” 盧吉道,原來是一條為風景而建設的道路。
這條以本港第十四任港督盧吉勳爵(Sir Frederick Lugard)命名的路徑,亦有人叫它「棧道」,意指沿着懸崖峭壁興建的窄道。《香港中區街道故事》中記載, 盧吉道是二戰前的香江八景之一,有「仙橋霧鎖」的稱號。因為從太平山下往上望去,棧道有如一座天橋,而太平山上經常有霧,當晨霧在空中飄散時,天橋若隱若現,猶如一道仙橋,故以此得名。
1922年,分為兩個建築階段的盧吉道落成。自此,道路與圍繞着它的人與生活,便產生各種變化。數間大宅沿路而建,也是英國上流社會階層的專享道路。 一直至1947年,禁止華人在山頂居住的法例廢止後,本地人、行山客和觀光者紛紛而至,道路日漸川流不息。按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統計數字,每年多達700萬旅客到山頂觀光;而現時盧吉道每小時平均人流有1,000人,根據山頂警署資料,高峰時段更多達3,000人,行經此路的遊人實為數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