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盧吉道的興建歷史,我們似乎對它一知半解、眾說紛紜。有人說它共花了五萬元興建、有人說它由英軍親手建成…… 看着那道蔚為奇觀的「仙橋霧鎖」,實難以想像憑當年的施工技術,人們是如何用一磚一瓦把它建成?
盧吉道於1922年全面落成,當時的山頂已聚居不少英國富豪與名流紳士,他們大都不習慣香港酷熱潮濕的天氣,而山頂氣溫清涼,加上景色優美,所以逐漸搬往山頂居住,如港麥當奴爵士於1867年設立避暑別墅,1873年山頂酒店落成,山頂纜車於1888年通車,為山頂居民提供交 通服務。但在1904年前,香港政府以華人衞生問題,通過「山頂保留條例」,禁止華人在山頂建屋居住,條例至1947年才廢止。所以在盧吉道建後的二十五年間,都 是洋人富豪與名流的專享道路。
為歷史補白的「古老」
記者在網上進行搜尋:維基網、中文的行山或生態網站,資料都較零碎,只能找着一句「工程之偉大為各路之冠,乃用人工征服自然者」,但背景資料來源卻是語焉不詳。直至走進一個名為 “Gwulo”(古老)的英文網站,才獲得一點線索。
「較準確的歷史考證,應以最接近當時年份的資料和官方的紀錄為依據。」撰寫”Gwulo”網站 的David Bellis說。搜集盧吉道的歷史時,他先把工務局的年報翻查一遍,然後按道路興建的時序、重點,引述在網站內。例如1913年政府落實工程時,將尚未命名的盧吉道稱為”the Road from Victoria Gap to High West Gap”、並說明建路的目的是為了觀賞維港風景、第一期工程路 段長1,448呎;第二期路段長3,402呎,於1919動工, 1922年落成。亦有提及工程之艱巨,因 為山勢陡峭,建路時要以防泥石流,所以工程十分困難。
這些資料,在網站內都列明研究出處;更重要是,內容附有當時建路的圖片,可見當時山上如一塊禿石、建前工人會在山上畫線、也搭上竹棚。David說, 早期的政府憲報和檔案,可在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HKGRO) 和香港大學圖書館的Digital Initiatives搜尋 得到。而照片則是從一位在香港居住的英國人提供。
David的網站上載了近6,000幅舊照, 大部分也由英國人提供。原因是,香港開埠早期,有能力買相機的華人不多,而且還有種族隔離政策,洋人華人不相往來。 直至今天,網絡凝聚了不少年長的英國人瀏覽討論、提供老照片,從而將歷年缺失的洋人圈子生活歷史補白、呈現。
西洋物料,華人施工
關於香港建築物和道路興建歷史, 《香港工程考》作者兼退休工程師馬冠堯,在搜集和考證資料的過程中,更是無孔不入,舊檔案、舊報紙、舊憲報、舊法例, 甚至石刻、廢屋都是他的追查來源。「在凌亂有缺的資料嘗試重拾真相,再從當中提出疑問,然後再嘗試解答,不斷思考、驗證。」
以盧吉道為例,由於當時華人未能涉足山頂地帶,坊間流傳的資料着實不多。 想要了解其施工工程的細節,只可從工務局年報、立法會會議紀錄和承辦商合約, 嘗試重組建路過程。
首先是工務局年報,如”Gwulo”的David一樣,最先吸引馬冠堯注目的,是報告說明道路是為風景而建,「這確實是十分罕有。」他再留意路面物料,是柏油碎石路(Tar Macadam),一種由蘇格蘭人發明、以碎石混合柏油的路底,沙石不會翻起,耐用性亦高,他又進而推敲:「因為1906年路上已經有摩托車行駛,這種適合行車的物料,當時正廣泛利用。」報告還列明路上建有五枝五火電的街燈,「1860年代的街燈是油燈,1890年代已使用電燈。」
工務局年報亦顯示,1914至1915年第一階段的工程承辦商,是由「李興」投得。馬冠堯指,1848年的承建商已是清一 色華人天下,他們集挖工、磚工、泥水工等專門技工於一身,只有鑿、鑽等簡單器材,工程物料則來自石礦場供應的花崗石和石灰。後來1944年港督戴維斯來港,在環島巡行時,無意中發現很多人在採石, 於是便制定石礦場發牌制度,以價高者得讓人投標,一方面爭加政府庫房收入,一方面宣示土地主權。「事實上,當時的潮州人是鑿石高手,華人承建商每有工程,就找鄉里幫手,建路工人必定是華人。」
皇家工程師傑作
1914年的立法會會議紀錄,指出立法會通過撥款,以一萬元建路,會上港督梅含理亦宣布道路命名為「盧吉道」,1915 年正式刊憲,第一路段亦於同年落成。而 接下來第二階段的工程卻足足中斷了四年,要在1919年才復工。「為何遲遲未動工呢?因為未做好測量工程。工程前要知 道工程位置,要否開山或搭橋,亦要以最經濟的方法來考量。而且第二階段全屬陡峭的懸崖峭壁,無建築路面的山坡,更加要計算準確。」
馬冠堯說,當時負責道路工程的, 確是英軍的皇家工程師。在英國,他們做炮彈、戰船和軍事設施,是精英分子。被派到香港,則協助各種基建,如前身是港英軍三軍總司令官邸的茶具博物館、駐港英軍軍營的美利樓,都是由皇家工程師操刀。1919年的工務局年報顯示,工程測量後決定以三種方法建成:開山劈石(長 1,859呎);在沒有石的路段建擋土牆(長 1,543呎);以及在無法築路的峭壁上建架空道,即棧道(長1,448呎)。
而建棧道的方法,是在峭壁下面鑿石立樁為橋柱,然後在上面架橋為路。「橋柱用鋼筋混凝土建成,當時是新引進的建築物料,能承受壓力和拉力。工務局報告也列明橋柱的數量是八十七條。」工程的第一階段,報告內指進度普通,因落雨會有泥石流,工人可能會被壓倒,不能進行工程,「也可想像,即使當時社會已開始使用摩托車,但從山下搬運原材料上山始終十分困難。承辦商的火藥爆石技術亦不先進,所以工程有危險性。」在第二階段更曾發生四十五噸大石倒下的意外,有人死傷嗎?報告則沒有紀錄。「那年代人命不值 錢,工業傷亡也比較普遍。」
1922年,盧吉道整個工程竣工,工務局報告第一路段花了5萬5千元,第二階段則用上九萬元,合共14萬5千元。費用龐大嗎?馬冠堯再翻查當時的物價指數:「一 程小輪普通位收費是三仙,大概一般人的月薪是三十元,可以做些對比。」
此後,盧吉道一直巍然聳立於陡峭的太平山上,馬冠堯同樣以考據的角度分析:「翻查過戰前的年報,沒有提及道路進行過維修。1926大水災,創下至今還未打破的降雨量紀錄,當時山頂許多路段也破爛,報紙檔案卻沒有報道盧吉道有意外。 1937年的大風災,報紙檔案亦沒有顯示它被吹倒,大概因為橋柱不『食風』。」
港督盧吉的功績
「盧吉道」是以香港第十四任港督 (1907年7月至1912年3月)盧吉爵士(Sir Frederick Lugard)命名。盧吉原任英軍旅長,獲英國派駐來港,在任總督期間, 香港人口約有五十萬。盧吉建議仿效西方,籌辦大學。在1907年12月主持聖士提反書院的頒獎典禮時致詞,說香港已是一個大城市,但尚欠一所大學,翌日他的演詞見於西報,印籍商人麼地表示支持, 並於當日謁見盧吉,願意捐出十五萬元作大學的經費。這個建議還得到當時兩廣總督袁樹勛、本地商人何啟等人的支持。 1910年,香港大學成立,並於1910年3月 16日為香港大學奠基,後又於1912年3月11日主持開幕禮,他更以港督身份兼任香港大學校長。
盧吉任內進行的建設,除了香港大學,還有九廣鐵路英段、高等法院、郵政總局等。在他離任時,有大批市民送行。 現在位於港島徑第一段的盧吉道(Lugard Road),以及於1991年清拆的香港大學明原堂「盧迦翼」(Lugard Wing,Old Halls,前稱「盧迦堂」(Lugard Hall)), 都以這位港督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