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園發展 最後的蕉徑】從自然農耕地,到一個農業園的規劃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農業園發展 最後的蕉徑】從自然農耕地,到一個農業園的規劃

farm

蕉徑原為宗族圍村,四十年代已有幾條原居民村,程屋甫、老圍,彭屋等,及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內局勢不穩,大量人口避難來港,其中不少落戶蕉徑,開展務農維生,落地生根,成為新界傳統的農耕地帶。

蕉徑有自然地理環境優勢,水源充沛,南朝大刀屻,西面雞公嶺,山水隨山脈溪流涓涓流淌,流入雙魚河匯聚,形成清澈的大水坑。農民採用山水灌溉系統,利用閘水壩,從高水位引進河水,流入農田中,多年來行之有效,而且羊腸小徑四通八達,農機車和村民都能悠然自得地穿田過屋。

一九五○年代,政府興建粉錦公路,成為蕉徑村民的交通主軸,更於粉錦路口成立蔬菜產銷合作社,路上兩側放眼滿是雜貨菜檔,熙來攘往,形成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地區。蕉徑農夫文哥表示,蕉徑的生活風貌與昔日已然大相逕庭,「每一塊田都耕滿農作物,山邊咁遠都有耕。舊時細路仔活動範圍是整個蕉徑,今日跑去東,聽日跑去西,跑完落田做嘢,生活是整個蕉徑區,不會見到有鐵絲網圍住塊田,也不會出現荒廢農田。」

然而, 蕉徑這幅成熟的自然農區, 正逐步被政府規劃成為未來的「高新科技農業園」。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憲報公布之圖則,標記於古洞南設立農業園第一期的道路工程,擬興建新行車道和行人路貫通蕉徑。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憲報公布之圖則,標記於古洞南設立農業園第一期的道路工程,擬興建新行車道和行人路貫通蕉徑。

農業園藍圖

農業園的成立目的,最初是為了安置受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戶。直至二○一六年,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宣布落實新農業政策,設立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的農業園。其時農業園的選址為新界古洞南,蕉徑村民都不知道,原來蕉徑被納入古洞南的範圍。

農業園佔地約八十公頃,分為兩期發展。農業園內現有常耕農地會盡量保留作農業用途,另外約有五十公頃休耕農地將被復耕。另外,農業園也擬興建新行車道和行人路,預計需要徵收約8.1公頃私人農地,其中約十戶的農產地將會受道路工程影響,遷至復耕地。

在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的立法會文件中列明,農業園的農地標準租約年期為五年,而租戶須提交年度生產計劃,以配合農業園的整體目標,確保達到合理的生產量。其中,為進行商業生產,農業園計劃開發新的農業科技,包含不同耕作模式,如傳統耕種、有機耕種、花卉養殖及現代化高科技耕種。有農夫和環保團體提出質疑,農業園的現代化設計未必合適套用在蕉徑,例如水耕作業適用於無土栽種,毋須於天然資源充沛的蕉徑實行水耕。

反對與質疑

農業園第一期工程已經展開,預期至二○二三年分階段完成。第一期工程包括相關基礎建設,如括排水、排污、灌溉、供水、公用設施和街道照明工程,隨着工程開展,其中為人詬病的是,今年三月,承建商在平整工程施工期間,被揭發於原定的復耕農地鋪石,作為工程車的臨時車路,並有大量工程車輾壓的車痕;另外,又有復耕農地鋪上瀝青,並放置貨櫃、建築物料及停泊工程車,對農地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影響泥土生態,不利復耕,工程更一度暫停,土木工程拓展署後來表示已經適時移除,但反映施工監管不足的問題。此外,在今年四月九日,有蕉徑農戶突然接獲消息,其未進行青苗點算的農田於下午被政府突襲推平,並圍起封板,農作物幾近全毀,破壞農夫多年的心血。

回顧蕉徑來時路,自有一套因地制宜,得天獨厚的農耕模式,隨着農業園的規劃逼近,民間質疑及反對的聲音不絕,其中一句口號是——農業園,農業完?

+1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