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裡尋貓千百度 街貓攝影師葉漢華:有貓,就有生命力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為「奴」之路 貓之科學

鏡裡尋貓千百度 街貓攝影師葉漢華:有貓,就有生命力

tan201125jeadus_0422

科學研究都說,人喜歡貓是因為牠們長得像人類的幼體,圓滾滾的臉頰配上大眼睛,誘使人們憐愛。然而街上的流浪貓瘦骨嶙峋,牠們看來野性難馴,而且不少因為街上衞生條件不佳,導致滿身疾病,眼睛含膿,臉頰凹陷,身上毛髮暗淡無光,瑟縮在城市冷巷角落。牠們並不符合大眾心中的可愛,卻仍有人深愛牠們……

這天午後,隨街貓攝影師葉漢華穿梭橫街窄巷,展開考眼力的尋貓遊戲。若跟他鬥快,明顯不自量力。每鑽進一條巷,記者緊隨其後,左望右望,才走幾步就被喊停:「兩個鐵罐撐起一塊白布,肯定是貓餐廳。」話音剛落,果然有一頭剛開完餐的唐貓,掀布踢罐就跑。有時以為尋貓不遂,耳邊總響起淡定的聲音:「冷氣機扇葉的十二點位置有一撮啡毛。」順着他指尖的方向瞇眼近看,好不容易瞥見毛絨豎動,他又指向另一端:「紅膠桶對上,灰色水管後的鐵皮頂,正躺着一隻黃貓。」

語氣肯定,指示明確,快而準。

這般強大的觀察力,如貓眼靈銳,非一日練成。十多年攝貓經驗,葉漢華渾身裝滿雷達,秒速偵測到隱身附近的喵星人,像行走的街貓地圖。在污漬斑斑的暗巷中,再不起眼的膠水兜、散落暗角的餅乾、佈滿抓痕的布椅子,都成了他眼中的蛛絲馬迹。葉漢華覺得,石屎森林的夾縫間,看似幽深,其實生機處處。

因為,只要有貓,就有生命力。

20110902mic09

從覺得可怖 到覺得可愛

葉漢華談吐溫文,言談間帶點靦腆,內心其實住了一個童心爆棚的小孩。一遇見貓,他就來回踱步,時而模仿貓咪喵喵叫,時而用紙皮阻擋自己的臉,跟貓貓玩躲貓貓。遠看黑貓跳躍樹上,他忍不住相機掛頸,半跑半跳地走近草叢,抬頭來尋找芳蹤。

八卦和坐不定,是他十幾年前攝貓的原因。當時,葉漢華是報社港聞攝影記者,工作地點不定,攝影器材隨身。一有空檔,行家喜歡聚腳飲茶,唯獨他愛游走暗巷幽徑,探索城市。起初漫無目的,隨拍之時,不經意碰上一隻又一隻隱匿弄巷裏的街貓,便舉機拍攝牠們可愛的形態。

相片先放上部落格,後來轉戰面書,他成立了「捕貓捉影」專頁。每日上載一圖,卻不感沉悶,因為每條窄巷的街道元素不同。這條比較多簷篷,方便貓咪飛身;那條比較多水喉,有貓會抱着睡覺,攀上後樓梯。從唐樓屋頂看下來,又是另一番光景。

自嘲小時候很宅,他一直甚少走進冷巷,讀中學前甚至沒見過街貓。對貓的第一印象,來自小學同學手上的貓抓痕;第二印象,是父親慨嘆貓的肚子很虛弱,被狗一咬就死。邪惡、血腥、可怖,跟「可愛」二字完全拉不上關係,構成了他對貓的負面想像。

直到一次,偶然扭開電視,屏幕在播BBC電視台出品的生態紀錄片《變變變生命力》,那集主題剛好是貓,說貓體伸縮自如,單是脊椎骨就有三十塊,能垂直跳到比身長高五倍的地方。他訝異,畫面中蜷縮成團的小毛球,只要伸展全身關節一躍,咻的一聲就能飛簷走壁,頓時被其驚人彈跳力吸引。

因着這份魅力,他曾短暫收養過流浪貓,但要說真正接觸的時機,始於攝貓。攝貓生涯裏,他去得最多的是荃灣的一座廟,認識了貓義工,知道了愛協的「貓隻領域護理計劃」(CCCP),是以人道的「捕捉、絕育、放回」方式管理流浪貓隻數目,再剪耳為記,便加入了義工團隊。

有段時間,他有事沒事都路經窺探,偶爾外賣一個飯盒,坐在石階上觀察一羣二三十隻的廟貓,半探貓半拍貓。他多用長鏡頭,遠距離拍攝,與街貓各自修行。從眼神和身體語言、貓咪撞頭打招呼的互動,他感受到各自的性格。羣貓開餐時,能看清「貓系社會」的階級觀念和權力核心。貓有強烈的地域主義,當外來貓入侵,平日「打到九彩」的廟貓也冰釋前嫌,連成一線保家衞國。他搞清「貓際關係」後,便為牠們拍照做族譜。有時,約會前在廟裏玩得不知時日過,便被另一半罵。普通情侶因打機而起爭執,只是他女友(現在的老婆)的情敵是貓。

葉漢華在九龍公園偶遇幾隻小貓,忍不住坐下來跟牠們玩。
葉漢華在九龍公園偶遇幾隻小貓,忍不住坐下來跟牠們玩。

攝貓 也是在攝社會

上班空檔探貓攝貓,閒日當貓義工,下班照顧暫託後收養的一對白貓,就連登上「天際一百」觀景台,別人目光落在高樓海灣,他留意到的,竟是唐樓間佈滿水管帆布的窄巷,是為貓的宜居地。

平日他不時會捧起相機「巡視」絕育點,拍到耳角完整(代表尚未絕育的)貓咪,便傳相給義工辨認新貓。有次繞過佐敦小公園,柱子上張貼尋貓告示,他看着熟眼,翻看照片,恍然走失的剛好是自己攝到的貓,便折返還貓。

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而攝貓,更是使他走進了無底深潭。「見得多貓,自然想了解背後的故事;了解得愈深,就愈易掌握習性,更易呈現貓的苦樂;拍到滿意的作品,就進一步推動自己繼續記錄。」

貓無法發聲,就由相片說話。其作品少拍光明趣致的大頭照,相框裏多了現場環境,如斑駁鐵鏽和暗蟲垃圾堆,希望讓大眾認識街貓生活。他深信,貓相不止治癒人心,而是可以喚起社會意識。比起其他攝影師的唯美風格,葉漢華的鏡頭下是赤裸裸的現實:白貓蜷縮於發泡膠盒和廚餘堆、貓媽媽遠觀餓死的貓胎、重建舊區的推土機摧毀家園,舖遷走,貓留下。

他把貓面對的困境,連同韌性攝入鏡頭。佈滿苔蘚的溝渠是睡牀,冷氣機頂加樓上亂拋的睡衣是禦寒恩物,插滿魚骨天線的鋅鐵屋頂、地盤棄置的帆布是安樂窩。從貓身上,他領悟到「天跌落嚟當被冚」的生存哲學:「無論環境多惡劣,街貓都默默適應城市變遷,逆境求活,同時保存自己獨有的性格,自得其樂。」

yhw2

愛貓之人的播種工作

置身其中後,他察覺街貓面對的挑戰,始作俑者是人。偶爾會遇上好人,訪問當天也碰到的黝黑皮膚姐姐,每天餵食街貓小白。但是他也承認,除了人為惡劣環境,幾乎每隔幾天,就發生虐待動物案:三十隻寵物被掉落街頭的豪景花園案、三貓狗被困膠籠棄置在大嶼山石灘、阿伯以氣槍射殺大埔白鴿、兩個月大的小狗被綁嘴綁腳,棄置於元朗屏信街拉圾站……他自己也親眼目睹貓寶寶被繩子勒死,也試過在膠桶發現被棄養貓咪,殘忍得不忍直視。

葉漢華認為,很多人以「高貓一等」的姿態俯視動物,貓固然離不開社區,但人和貓河水不犯井水,不必敵視。「你未必需要幫助動物,至少不可傷害牠們。」過了幾秒,他又糾正:「不過,如果可以幫到的話,當然要出一分力。」

作為推動愛貓的先鋒,葉漢華十幾年來一直上載貓相到網站。攝貓多年,他從不厭倦。十年一夢,今天他決定退下火線,重新探索其他崗位,例如發動聯署和寫動保文章,倡議修訂第169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

有人理解,有人惋惜。他一副看破紅塵的模樣,笑說攝貓專頁近年有如雨後春筍,樂見愈來愈多不同背景的人參與,事情變得立體。前陣子停止上載相片後,他仍頻頻出動,每天期待偶遇街貓。

這天,遇上的貓寥寥可數。他慨嘆,五六年前到處都是尋貓勝地,但是隨着絕育計劃和自然流失,十數隻貓的棲身之所,現在通常只剩下小貓兩三隻。「一方面因無貓可攝而失望,另一方面卻很感動,因為這證明,很多播種工作都已見收成,而且會代代相傳。」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為「奴」之路 貓之科學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