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政府工廠大廈都似公屋?建築學者解構分層分戶工廈的設計思維:同類設計是香港發展出來先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

為何政府工廠大廈都似公屋?建築學者解構分層分戶工廈的設計思維:同類設計是香港發展出來先

hk-flatted-factory-4

每次坐車沿觀塘繞道望向九龍東,在一幢接一幢的舊式工廠大廈和摩天商貿高樓之間,總是能一眼望見,醒目的紅色房委會和黑色手寫的「業安」標誌的兩座式工廈業安工廠大廈,即使樓高只有十層,但因其淡黃淺灰相間的橫向長廊式結構,令它在密密麻麻的大樓之間仍然十分顯眼。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於一九八○年落成啟用,是房委會現有六座運作中的工廠大廈之一。九龍東在最高峰時期,還有多座早期興建的舊式政府徙置工廠大廈,包括佐敦谷工廠大廈、新蒲崗工廠大廈、觀塘工廠大廈及九龍灣工廠大廈,但均於十年前左右陸續拆卸或重建,現已改為屋苑、商廈或公共設施等用途。

雖然業安屬於政府後期興建的新式多層工廠大廈,但也即將踏入拆卸重建的命運。如果是初次踏進這些政府多層工廠大廈,要形容其建築特色,最簡單直接莫過於「好似舊式公屋」,這也是它們跟私人廠廈最明顯的分別,而事實上這種工業建築類型可說是起源於香港、且非常本土化。它們的故事要從早期公屋,即徙置大廈政策說起。

像公屋一樣的工廈設計

現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部講師的衞翠芷博士,曾在房屋署任職建築師逾三十年,後花多年追尋本地公屋設計原型,研究成果收錄於其二○一九年出版的著作《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金原型》一書,她指出,在殖民地政府的土地規劃中,住屋和工業設施必須同步進行,所以五十年代由政府陸續興建的徙置大廈(香港公屋的原型)和多層工廠大廈,是沿用同一種設計思維。一個平日的黃昏,衞翠芷和另外兩位香港大學建築學者,李浩然教授及余家聲教授結伴到訪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接受訪問。因為已到放工時間,工人離開後的工廠顯得格外寬敞。「好大」、好闊」、「走廊好深」,他們一走進其中便這樣形容。

(左起)建築保育學者余家聲、衞翠芷及李浩然,相約到訪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細說工廈設計與歷史。
(左起)建築保育學者余家聲、衞翠芷及李浩然,相約到訪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細說工廈設計與歷史。

我們上第二座的中層陽台走廊,衞翠芷取出手機,拍下對面的第一座,說:「呢個咪即係Mark I 個樣。」李浩然又說,「同新加坡的公屋好似。」他們邊走邊看,然後又嘗試估算工廈的陽台走廊比公屋闊幾多,起初他們以步距、皮鞋尺寸測量,但嫌不夠準確,最後是李浩然從公事包中的筆袋取出捲尺,總算大致量到陽台走廊的闊度約為2.38米。他們口中的Mark I 和多層工廠大廈關係有多密切?除了陽台走廊設計還有哪些共通的建築設計特色?世界各地還有其他類似的工業建築嗎?「九龍灣業安是第二批的政府工廠大廈,已經是purpose-built,它們的故事自然要從第一批政府工廈說起。包括柴灣工廠大廈在內屬第一批,你可以見到它的樣子和Mark I一樣。」衞翠芷娓娓解說政府公屋和工廈雙軌並行的發展歷史。

石硤尾大火後的徙置政策

衞翠芷指出,在港英政府眼中,建造公屋、工廈必須是兩條腿走路、並駕齊驅:「決定要發展多層工廠大廈的時候,政府已經意識到,住宅、工業一定是一齊的。當時的居住環境很差,不單止是住屋有問題,更是因為住屋裏有山寨廠,石硤尾大火就是因為製鞋工人意外燒了成條村。」

熟悉香港社會發展歷史的一定知道,這場發生在聖誕夜的大火是政府制定公屋政策的分水嶺、催化劑。五十年代的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有多達六萬人口,住家與手工業工場的混合體。根據警方調查顯示,大火起因是有製鞋住戶意外地將煤油燈倒翻在一桶易燃塑膠溶液,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波及甚廣。

不過衞翠芷提出另一點,原來政府早在一九三五年的《房屋委員會報告》(該委員會的任務是調查居住環境過度擁擠及對健康的影響)的調查結果已經意識到,香港居住問題嚴重的一大癥結是大量華人行業(industry)均以家庭式經營,「行業與住屋關係千絲萬縷,兩者已不可分割……很大程度上,行業類型主導住屋類型,其狀況視乎行業而定。」根據以上評估,政府早期安置計劃的取態是「在住宅單位中或毗鄰規劃小型出租工場單位」,但因戰爭等因素而遭擱置,戰後也未有及時解決居住環境問題,導致人口、生產密集的木屋區、寮屋,隨時都暴露在大型災害的危機之中,釀成大禍。

石硤尾大火最終造成約四千房屋被毀,逾五萬人無家可歸,安置災民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任務。大火發生後四日的十二月二十九日,政府宣布將原址興建徙置居所安置災民,同時市政局成立「徙置事務緊急小組」,小組建議徙置應採取多層大廈形式,並用納稅人的錢直接興建。翌年二月,首批兩層高平房在災區原址啟用,即是以時任工務司Theodore Louis Bowring的名字命名「包寧平房」。翌年年尾,在包寧平房旁邊,首批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在石硤尾落成,即Mark I 第一型徙置大廈。

一型徙廈的設計原型

從政府官方到社會主流說法,皆說公營房屋計劃(時稱徙置計劃)是源自石硤尾大火,但衞翠芷有所質疑。她翻查歷史檔案後大感疑惑,災後僅兩星期後的翌年一月十四日,工務局建築設計處呈交給工務司的備忘錄中,便首度提出石硤尾「多層實驗樓宇」,是當時相當前衛的革命性多層建築設計概念,而且跟當時普羅大眾居住的唐樓或俗稱「洋樓」的綜合用途樓宇都大相逕庭,那麼一型徙廈設計原型到底從何而來?設計背後又有何理念思維?

衞翠芷為求答案展開長達十年的深入研究,橫跨香港、英國查證的過程詳情在此不贅,她先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港島荷李活道及九龍廣東道的已婚警察宿舍找到線索,一型徙廈的設計元素是沿用了此宿舍的樓宇配套、空間佈局、設計規格,而它們也是由工務局同一個小組負責設計。再往上追尋,可追溯至英國給工人階級建造的房屋,當中的背靠背單位及陽台走廊設計,輾轉之下,由香港的一型徙廈及徙置工廠大廈繼承下來。

分層分戶工廈 功能至上設計

首批第一型徙置大廈建築實驗之成功,促使政府決定其後的徙廈再加高一層至七層,既後來廣為港人熟悉的「七層大廈」。從一九五四至六一年間,全港共興建了146幢同類一型大廈。同時,政府在各徙置區興建多座徙置工廠大廈,一來是安置受清拆寮屋及平房區影響的山寨廠、家庭式作坊和小型工廠,二來是以應付社會工業發展的需求。首座政府建造的徙置工廈為長沙灣工廠大廈第一座,於一九五七年落成;至一九七三年間,政府一共於港九新界興建了八處徙置工廠大廈,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一九五七年興建的長沙灣徙置工廠大廈,用以安置一些位於即將清拆的寮屋區內的工廠或工場。(圖片:政府檔案處)
一九五七年興建的長沙灣徙置工廠大廈,用以安置一些位於即將清拆的寮屋區內的工廠或工場。(圖片:政府檔案處)
佐敦谷工廠大廈於一九五九年建成,在二○○五年拆卸,現址為彩霞道休憩處。(圖片:明報資料室)
佐敦谷工廠大廈於一九五九年建成,在二○○五年拆卸,現址為彩霞道休憩處。(圖片:明報資料室)

一九七三年四月,新成立的房屋委員會接手管理該八處工廠大廈,並於興建新一批多層工廠大廈,包括今次重建名單中的葵涌葵安、長沙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在這段期間落成的新式工廈屬於改良設計,硬件設施得到提升,樓層數目從舊式徙置工廈的七層,大幅增至高達二十六層,每座單位數目增至上千,並增設升降機方便廠戶使用,亦設有上落貨區。

雖然新式政府工廈皆已增設多部升降機設施,但照樣保留了斜坡作為連結各樓層的通道,方便廠家用手推車搬運貨物上落,同類設計鮮有見於私人工廈。
雖然新式政府工廈皆已增設多部升降機設施,但照樣保留了斜坡作為連結各樓層的通道,方便廠家用手推車搬運貨物上落,同類設計鮮有見於私人工廈。

余家聲介紹說, 這類工廠大廈屬於utilitarian功利主義建築設計,「它的設計特色是簡單、好用又易起,變化大、彈性大,而不是在於裝飾、用料、工藝方面。」衞翠芷續說,「你看它的外牆個樣都不太差,油上顏色都四四正正。」政府興建工廈時沿用了一型徙置大廈相同的設計思維。一型徙廈由單間組成,單位可以打通,其中背靠背的單位中間之磚牆可拆去,毗鄰單位之間的混凝土結構亦已預留可打通開口的磚牆,以適合不同人數的家庭居住。
多層工廠大廈的單位也有類似設計,每個標準單位(二十五平方米)中間是可拆除間隔,供廠家靈活地按需要租用及打通相連單位。和一型徙廈一樣,每層均有環繞大廈外牆的陽台走廊,是連貫同層各單位的通道,也發揮了關鍵採光和通風作用。除了大廈兩側設有樓梯作垂直通道外,每層之間亦設有斜坡,方便手推車搬運貨物。

衞翠芷認為,目前一般將flatted factory的中文譯成「多層」或「分層」工廠大廈,意思都不夠精準,因為重點不是層數,而是單位flat,所以譯名應強調「分戶」的意思。這種形式的分層、分戶的工廠大廈是該時因應香港的徙置需要而設計,所以是香港的特有建築產品,她打趣說,「鬼佬唔會知咩嘢係flatted factory。」李浩然一邊聽一邊飛快地滑手機Google,「唔係喎,新加坡原來有flatted factory喎。」衞翠芷趕緊查看當地第一座是哪一年落成,「一九六五,那即是遲過我們,唔可以講係前後腳,係佢抄我哋,因為一九五七年我哋已經起好第一座(即長沙灣工廠大廈)。」衞翠芷語帶自豪地說,證明同類設計是香港發展出來先。

政府工廈 改建先例

「八十年代工廠北上,許多工廠大廈單位空置,像石硤尾工廠大廈(一九七七年建成)在十幾二十年前空置,後來就活化改建成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八年對外開放)。」另一座獲保育的徙置工廠大廈是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柴灣工廠邨大廈(一九五九年建成),是香港唯一保存下來的H型工廠大廈,已於二○一六年完成改建成公屋華廈邨,提供一百八十七個出租公屋住宅單位。至於其他早期徙置工廠大廈,皆於九十年代起先後拆卸,改建為屋苑或其他公共設施。其中,最早落成的長沙灣工廠大廈(共五座,一九五七至六五年建成),現時為元州邨第五期及兩所小學。衞翠芷說,可以從政府興建和拆卸工廈的政策中,看到香港工業發展的歷史演變。

珍惜工業文化遺產

全盛時期房委會旗下共持有十七座工廠大廈,當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這四間工廠大廈都拆卸重建後,仍會繼續運作的,就只剩下屯門開泰及葵青晉昇兩間工廠大廈,可謂一個時代的終結。李浩然提醒,工業文化遺產是香港較少提及的概念,當中不止包括有形的歷史價值的工業建築、工廠、景觀機械設備,也包括無形的工業技術、工藝、知識和經驗乃至社會、經濟和文化歷史。

余家聲也強調這些工業建築對於香港人、香港發展的重要意義:「它代表了香港工業發展起飛的時代,好多手作仔、本地人開的工廠,在未受大財團控制的時代,大家努力可以換到美好的將來;所以它代表的並非硬件上的美或不美,建築設計有幾好或不好。如果真的要拆卸,那很重要的是如何講述它的故事,它對於香港人、香港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歷史,不是為了知道歷史發生什麼事而已,而是知道之後,了解我們現在所得到、所見的事物,並不是憑空彈出來,不是拋幾多錢落去就有,而是大家努力去累積、共建出來。」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末代工廠 夕陽之歌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