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復興】台灣年輕人以農立業:IT人轉行賣菜 媒體人創農業網媒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農業

【農藝復興】台灣年輕人以農立業:IT人轉行賣菜 媒體人創農業網媒

5

近年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以農立業,尋求農的真義,生活的真義。

食物和每個人關係密切,「公民農業」,為自己,為別人共同改造社會。這也是人們重新回到土地的過程。

IT人轉行賣菜

「你想用吃改變台灣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增加自己的健康能力嗎?每天你都有三次機會,甚至三次以上的機會做這樣的選擇。選擇在地小農直送到餐桌的友善餐廳,讓你每一筆消費分散到農友和友善環境經營者,避免資源集中到飲食財團;選擇在地小農食材烹調而成的食物,讓友善土地的小農守護台灣自然生態,減少環境荷爾蒙,陽光空氣水都健康了,我們還不健康嗎?」「愛樂活」及「台灣農業讚」創辦人張佑輔說。

張佑輔自家的田,任其自生自滅,基本不需要管理, 他想試驗完全不管理的模式,讓土地自行恢復力量。
張佑輔自家的田,任其自生自滅,基本不需要管理, 他想試驗完全不管理的模式,讓土地自行恢復力量。

部落義工的 W H Y  N O T

IBM業務經理張佑輔轉行做社企賣菜、在家帶孩子,希望金錢邏輯不再主宰生活。

訪問期間,妻子黃海琳雙手在水中搓愛玉籽,搓啊搓,很快釋放出膠質,十分鐘後,冒了泡泡,凝結成為「果凍」。「像膠原蛋白精華液。可以敷臉喲!」兩個兒子,一個一歲,一個三歲,放下手中玩具,坐下來舀愛玉凍吃。

這野生愛玉,是他們從阿里山部落找來的。部落的青年攀爬到二十多公尺高、相當於七層樓高的大樹上採摘。「親眼看過食物來源更明白它的價值!」這款愛玉凍已經賣到了香港city’super。

原住民從二十公尺高樹上採摘下來的本土愛玉 籽
原住民從二十公尺高樹上採摘下來的本土愛玉籽
自行開發的愛玉凍,順利賣到香港city'super。
自行開發的愛玉凍,順利賣到香港city’super。

2009年, 莫拉克颱風在台灣造成八八水災後,張佑輔前往桃園台灣原住民泰雅族的比亞外部落當義工,從試着幫忙送菜開始,一步一步,走入有機小農的生活中,目睹商業與農業之間的失衡現象。一個「我們能做些什麼?」的念頭油然而生。

有一次,六點鐘出發開車去送水蜜桃,中午送到客人手裏,水蜜桃已經發黴了,因為悶在後車廂太久!還有一次,打開水蜜桃箱子,見一隻蝴蝶飛出來。他將被毛毛蟲咬了一口的水蜜桃吃掉,「原來蟲吃過了,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水蜜桃!」他感嘆自己以前對大自然的理解實在太淺薄了。

當時他每天開車上山載菜再逐家去送。做了一個月,感覺一邊上班一邊做,不能專注做好這件事,於是他向太太「請假」三年全職賣菜。「Why not ?」父母是退休教師,家庭負擔不重,就算哪天回來了也不怕沒工作。

作為IT界的專業人士,這對夫婦全情投入用網 絡科技改變農業世界。
作為IT界的專業人士,這對夫婦全情投入用網絡科技改變農業世界。

農民科技顧問

2010年初,新婚一個月,張佑輔離開工作七年多的IBM公司,和老婆黃海琳及夥伴們,創辦社會企業「愛樂活」,做農民的科技顧問和行銷教練,幫農民建網站和「粉絲團」,帶消費者去部落了解農產品。誰知道,農民的戶口連一萬台幣都拿不出來。因此他們開始以物換物,用較高的價格收購農產品去賣。甜柿市價一公斤100元,他給農民收的是140元,賣給市區朋友200元。

張佑輔不諱言,機會成本很高,當時他年薪200萬台幣,第一年少賺了200萬,還賠了100萬;第二年賠了90萬,第三年賠30萬……「可以說是止血了!」「愛樂活」後來又孵化出「台灣農業讚」,推廣良心食材,Facebook上經營的粉絲專頁一萬多人。

與小農為友、接近土地,填飽肚子是不需要煩惱的事情。每次張佑輔進入部落,原住民都塞給他來自樹上的果實。「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橘,最好吃的枇杷,最好吃的……」這樣的句子經常在重複。很多小農,他視為親朋好友。

跟記者訪問時,他的電話響個不停,很多人打來問苦茶油還有沒有。其時剛發生黑心油事件,竟讓擺放在網上兩年無人問津的崙山部落有機苦茶油賣斷貨。「只擔心沒貨。量很少,賣完就沒有了。」

有毒食品問題擾人,對擁有安全食物的人來說,是否商機?

「我看到的反而不是商機, 而是生活。我們都是消費者。」他教農友行銷,換來食物,不想靠貨幣生活。「我一直想推行時間貨幣,我種菜你幫我帶小孩,或者用攝影技術換菜心……律師與便利店員工的時間價值應該是一樣的。」他家住新北市新城花園,落地玻璃窗外的青山雲霧縈繞,遙望101大樓的尖頂若隱若現。「人不能離開土地太久。」

張佑輔一直夢寐以求 希望可以在社區內推 廣的時間貨幣,打破 金 錢 邏 輯, 交 換 勞 力、興趣、愛好。
張佑輔一直夢寐以求希望可以在社區內推廣的時間貨幣,打破金錢邏輯,交換勞力、興趣、愛好。

創業最苦的是……

他帶記者參觀菜地,不忘帶着一盒廚餘去堆肥。田地雜亂不修邊幅,像一片荒田,草比作物還高。「雜草長出來,可見恢復了不少地力。」田間某個角落更是「立體栽種」實驗場,種着仙草、土人參、樹豆。乍眼一望,竟還種有秋葵、韭菜、鳳梨、芋頭……長出的芒果樹,是廚餘堆肥時留下的驚喜。早前收割過的高麗菜,很甜。

定期將自家廚餘帶來堆肥
定期將自家廚餘帶來堆肥

創業什麼事情最辛苦?這四年來,對他而言,最辛苦的不是創業,而是如何一邊創業,一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小孩的尿布濕了大哭比較重要,還是客戶電話來了先接比較重要?是改變世界的企劃書趕緊寫完比較有意義,還是把三餐飯後的鍋碗洗乾淨比較要緊?」這些困惑時常縈繞他心頭。

本來只計劃三年,現在卻打算用上三十年來投入這件事。「這不是一盤生意。每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都可以享受家庭,知道食物來源,這是最基本的快樂。我們夢想有一天用吃改變台灣,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有機島。」他坦言,希望所有人都能過這樣的生活,因為孤軍作戰,總會覺得自己怪怪的,難免焦慮。

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小孩一定會長大!

安坐新北市的家,落地玻璃窗外的景致,令農業生活沒有離都市太遠。
安坐新北市的家,落地玻璃窗外的景致,令農業生活沒有離都市太遠。

農業獨媒,逆向思維

在這個「一人一媒體」的時代,長期關注農村和農業議題的新聞工作者及公民記者,創造了這個農業網絡平台,透過獨立報道來重建土地與人的關係,串聯農業上下游。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台灣第一個以食物與農業為主題的獨立媒體。「一個關心農業、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扮演着從產地到餐桌、農村與城市的媒介。

「上下游新聞市集」核心成員,左一馮小非,中間汪文豪,右邊林慧貞
「上下游新聞市集」核心成員,左一馮小非,中間汪文豪,右邊林慧貞

賣農產養媒體

「上下游新聞市集」的Logo是農村阿嬤買菜的購物袋。這個獨立媒體裝載着各種來自土地的趣聞和疾呼,除了有記者報道農業和食物熱議話題,也開放給關注農業的人。網路上有在線的小農雜貨舖,介紹良心小農的產品。

創辦人馮小非屬於年輕人下鄉務農的先行者。「九二一」地震後,她為災區南投縣中寮鄉的重建出力,想幫助當地找出農業生機,後來更下田以自然農法種柳丁。她在新聞局支持下主編「小地方新聞網」,原本辦得有聲有色,後來卻因積極報道和聲援大埔農地徵收風暴等農業與土地議題,而被終止資助。她深信,農業本來就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應該要有專門媒體處理農業議題。

「希望可以做一個能夠長久保存下去、自由獨立的媒體。」

「上下游」不打算以刊登商業廣告為收入來源,一旦長期仰賴商業廣告,新聞便要讓路給廣告。但如何可持續走下去?他們決定組建專門團隊開發自家農產品。這些產品皆從本土關懷出發,例如賣台灣本土小麥、賣農友賣不掉的水果 。「回家李」果乾講的就是「家」的故事。台灣部落有許多無毒栽培的紅肉李果樹,可惜因不耐儲放,交通不便而無法下山, 農人收入微薄。「上下游」以紅肉李為主題,且以公平價格收購農友的紅心李,開發成果乾、果醋、酒等產物,「讓農人安心回家,照顧健康果實」。

公信力的來源

去年,「上下游」率先揭露南投埔里種植玫瑰花與筊白筍的農民,因味丹「多喝水」擴廠而生計面臨危機後,短短三天內就有超過七萬人次點閱,臉書上引發熱烈討論。開了第一槍後,主流媒體尾隨報道。三天後,廠方宣布終止在埔里的擴廠投資案。

2013年初,他們又率先揭發米粉沒米的秘密:有許多標榜是「純米米粉」或是「用純米製作」的米粉,其實以玉米澱粉混充米粉原料。眾媒體掀起一波米粉追查浪潮,甚至波及香港。

成立滿兩年,「上下游」摘下「第十二屆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特別獎」、「2013年台達能源氣候與氣候特別獎」等,贏得了公信力。

「我想證明沒有大媒體的光環,我們一樣能夠做出值得肯定與有水準的專業報道,哪怕這個主題只是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上下游」共同創辦人、資深記者汪文豪說。這對從傳統主流媒體轉投獨立媒體的他來說,是一份激勵。

汪文豪始終對台灣農業以批判眼光來審視,揭發齷齪風氣。
汪文豪始終對台灣農業以批判眼光來審視,揭發齷齪風氣。

媒體人的反思

汪文豪任職主流媒體多年,屢次因報道環境及農業議題而獲獎。2006年,他在《天下雜誌》寫的《誰來終結「鹿耳門悲歌」》而獲亞洲出版人協會「最佳環境報導首獎」。當時他將獎金六成捐給揭發中石化安順廠的毒污染的學者─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

「是他用影像記錄被破壞得遍體鱗傷的大地,讓鹿耳門的居民承受近半世紀毒害的委屈,得以伸張。追查數年,甚至冒着生命危險潛入廢棄廠區的辦公室取得機密資料。」雖然有很多有心人讓他感動,但在主流媒體,農業新聞被邊緣化令汪文豪很失望。食物新聞鋪天蓋地,但是要麼談吃喝,要麼談食品安全。

「看上去,大家對食品安全報道很關心,實際上對於背後的結構性問題關注得少。譬如講米粉沒有米這件事,大家可能只關注這種假米粉不是米做的,用玉米澱粉代替吃了會不會有問題,卻忽略本土農夫種出來的米沒人要吃,而我們吃的米粉並不是本土稻米加工所生產的。

「又例如基改黃豆;大家日常吃了大量的豆腐、豆乾等豆製品,其實都是基改黃豆做的,但很多人並沒有想到為何台灣農民很少種黃豆?台灣人最愛芝麻油,但從來沒想到這些芝麻怎麼來的。」

「好丘」位於台北市少數僅存下來的眷村─ 信義公民會館藝文空間,以在地農物與製品、展覽論 壇、創意市集、音樂與文化展演等形式,呈現台灣人的創作與生活新概念。
「好丘」位於台北市少數僅存下來的眷村─ 信義公民會館藝文空間,以在地農物與製品、展覽論壇、創意市集、音樂與文化展演等形式,呈現台灣人的創作與生活新概念。

有溫度的生活

幾年前,汪文豪考慮過離開媒體工作,回校園攻讀了幾年法律。不過最終仍回到這個行業,卻有感傳媒發揮的空間愈來愈小。有一次,他拍一位農人媽媽捧茶葉歡笑的樣子。主管問:「這人成功嗎?」他脫口而出:「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在心中熱火被澆滅之前,他決心轉身走向獨立媒體。

轉職後,收入比以前少一半;汪文豪坦言,孩子出生後,壓力增大,卻比以前更感一份自在和逼真。他形容,以前在報道農業新聞時,都是「台北觀點」,透析政府硬邦邦的政策;現在卻更直接深入農村,體會到活生生的人,是有溫度的。與讀者互動也多了,褒貶都是即時可見。一臉深沉的汪文豪,接人待物很溫和,筆鋒卻很犀利,做了大量批判性調查報道。例如造假醜聞、農藥殘留、招標受賄……他操刀的「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校園午餐調查報導」、「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埔里小農與瓶裝水工廠的戰爭」等一一獲新聞獎。「我也是從新聞採訪中,重新理解農村和土地。」

他親眼目睹了農業在公民社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糧食危機帶給大家危機意識;經濟發展並未帶來社會公義;年輕人轉行務農,有些本來就是農家子弟,基於家庭責任回鄉務農;也有非農家子弟出身,到農村尋求慰藉的。還有現代人得癌症的愈來愈多,對於食物來源也非常重視,決定自己生產安全的食物……」

對農業的鞭策,要持續用批判的眼光,不能鬆懈。這是媒體人對這片土地的承擔。

「上下游」開發出為弱勢小農發聲的「良心」產品, 陳列於「好丘」,在食物與藝文空間中被看見。
「上下游」開發出為弱勢小農發聲的「良心」產品, 陳列於「好丘」,在食物與藝文空間中被看見。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農業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