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我屋企就快冇米開飯啦,冇口罩又出不了門呀!覆診都去唔到,又冇曬藥……」電話傳來長者語帶哭腔的求助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長者安居協會表示,近日接獲情緒輔導的求助個案大增,「按鐘」求助長者因缺乏口罩、消毒用品、甚至食物而感到徬徨,情緒受困。而元旦至2月24日,有32宗個案具有自殺風險。
長者安居協會表示,因應較早前社會事件以及最新疫情影響, 由2019年7月1日至今年2月18日累積接獲逾千宗社工輔導的求助新個案,較前年同期增加16%。而逾千宗新個案當中,有近半個案需進一步情緒支援,甚至有87宗個案具自殺風險。
「特別是獨居、雙老家庭、長期病患、殘疾、居住偏遠地區、以及有經濟困難的長者,情況堪憂。」該協會社區關顧服務經理林金燕說,長者因防疫而留守家中,出現情緒問題的原因包括:擔心無防疫物資而恐懼,與家人24小時相處「困獸鬥」無空間而摩擦增加,無法外出覆診感到身體不適等。
疫情下,物資和心靈雙重關顧,缺一不可。林金燕表示,協會不僅派發口罩及物資給有緊急需要的長者,更關注他們生活和情緒上的需要,並由社工和護士致電或者上門跟進支援。「請留意身邊的長者,久未見到街坊出入,何不敲一敲門,隔著口罩問候一聲?」她呼籲。
防疫物資短缺,成為長者情緒受困的原因之一。88歲的蔡伯伯患有認知障礙症,他和80多歲的老伴相依為命。兩老都是長期病患者,以往需要定期到醫院度覆診。但這段日子受疫情影響,規律的生活被打破,兩老沒有口罩,不能到日間長者中心,也無法外出吃飯。伯伯情緒大受影響,經常發脾氣。婆婆也因為要24小時照顧他,體力不支,壓力甚大。
從內地回港後,在家隔離的長者同樣面臨困境。85歲林伯和太太在家隔離十四天,家中的米只夠煮一個星期稀粥了。家中糧食耗盡,沒有口罩出街買食物,政府未有主動協助,老人家只好「按鐘」求助。有的長期病患者身體需經常活動,但困在家中,身體每況愈下,身體不舒服,心情更低落。另外有一位陳婆婆連續兩星期足不出戶,面臨無口罩、無藥物、無食物,一度出現了自殺傾向,幸好及時介入。
據悉,「一線通平安鐘」及「管家易」服務於疫情期間將如常維持。由二月下旬至六月,協會展開「特別行動」,進一步主動致電了解長者最近身體狀況,覆診及藥物存量等。當中特別跟進傷殘、獨居及長期病患的服務使用者。如發現有緊急需求,例如服務使用者及家屬未能到醫院取藥,協會可按情況,安排人員代取藥。家居清潔亦是長者的防疫關鍵,家居照顧和清潔服務員會按防疫指引繼續提供「到戶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