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舞獅從何說起?
1930s 舞獅從廣東一帶傳入,成為武館展示武藝的表演項目。
1950s-60s 本地產生一股功夫熱,繼而讓更多人通過習武接觸舞獅。
1960s-70s 社團藉舞獅為名發生衝突,及後港府加強規管,亦因此令舞獅背負與黑社會相關的污名。
1980s 南派舞獅由傳統的硬橋硬馬,引入創新元素,包括今天成為主流的「南獅北舞」風格。
1980s-90s 舞獅自八十年代起進入校園及社區會堂,成為一種從武術獨立出來的興趣班活動。
1990s-現在 舞獅體育競賽化。同時,商業表演活動愈趨興盛。
2014 政府公布香港首份非遺清單,舞獅入選為表演藝術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獅北獅有何區別?
中國南方與北方流行的舞獅風格不盡相同。南獅獅頭以佛山獅和鶴山獅最為馳名,前者造型面闊口大,坊間稱之為「大頭獅」;後者則較高瘦修長,即所謂「鴨咀獅」。南獅又多以三國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等為藍本,以顏色分類,反映人物不同性格特點。獅藝方面,南方舞獅較着重馬步,跟所學功夫大有關連。北獅造型誇張,像常見的「安徽青獅」,毛髮蓬鬆修長,較南獅獅頭更像獅子;而動作方面亦類近雜耍,表現牽涉較多跳躍成分。
瑞獅為何叫醒獅?
瑞獅之稱號,乃取獅子之瑞祥之意。清末民初,中國面對西方國家侵佔、朝政腐敗等內憂外患,人民救國心切。當時民間流傳着拿破崙說過的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醒來將會震驚世界。」因為興邦救國之情懷,跟「睡獅」同音的「瑞獅」,亦被改口稱為「醒獅」,寄託國家富強之願望。
何謂南獅北舞?
南獅北舞,簡單而言,即以北獅的形態舞起南獅造型的獅頭。這種表現模式,最初在星馬一帶風行,皆因當地早年將舞獅表演舞台化,融合粵劇表演當中。一九八四年大年初一,無綫電視舉辦的「希爾頓國際醒獅大賽」,澳門羅梁體育會以造型鮮豔的輕巧獅頭,配以縮短了的獅被,表演者穿上獅褲和爪鞋,上演北派的跳躍動作,帶動了本港舞獅界的新風潮,流行至今。
舞獅要向警方入紙申請?
對部分人來說,舞獅或跟社團及黑社會等沾上關係,因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少社團藉着舞獅之名,兩派人馬「晒馬」為實。殖民地政府為了加強監管,在八十年代立例,在公眾場所進行舞獅活動前兩星期需向警方入紙申請(俗稱「出獅紙」),除了要列明表演人數和日期等細節,還要填寫表演者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等等,以策萬全。未設立網上申請方法前,舞獅者往往需要在警局外排隊遞表,一般也要花上數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