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回歸後,一座名為「永遠盛開的紫荊花」的貼金銅雕,從此屹立於灣仔會展中心新翼,並成為內地旅行團例必「到此一遊」的觀光景點。這座金碧輝煌的銅雕,讓周邊十多檔的攝影攤販抓緊商機,以即影即有的過膠樣板照片落力推銷,把一團又一團的旅客帶到銅雕面前,然後舉起配上超廣角鏡的相機,以標準的普通話喊出一聲:「香港美不美?」旅客異口同聲:「美!」
當攝影攤販按下快門,旅客高舉手勢的歡欣臉容被定格凝住。在攝影者陳朗熹眼中,旅客的拍攝動機近乎沒有自主意識,對攤販安排一式一樣的取景顯然並不在乎,「他們好像只想利用攝影把一些東西據為己有。」這種集體性的攝影活動,開始吸引他的注意,「這些旅客是為着什麼而來?」更有趣的是,這個異常熱鬧的空間,幾乎只有內地旅行團蜂擁而至,尋常日子總是難以找着香港人或非內地來港旅客的身影。
當年中國國務院將這座銅雕送贈香港,讓銅雕以宣示主權移交的姿態坐鎮;攝影攤販與內地旅客在銅雕前的舉手投足,更令陳朗熹反思這地方的代表性是如何定義(尤其它有別於山頂或維港的標誌性歷史和地貌),「它是否代表一個城市的價值取向?」於是,從二○一七年開始,他展開了一個維時約兩年的攝影計劃,嘗試以鏡頭探討旅客對金紫荊銅雕慕名而至的旅遊體驗。
曾經有四個月,平均每周兩次,他會特意前往金紫荊廣場進行攝影記錄。有時廣場空無一人;有時接連三、四輛旅遊車駛至,廣場突然黑壓壓的擠滿人。而他記錄的影像充滿細節,一些旅客衣著光鮮亮麗,能看出是來自一線城市;一些拉起紅布橫額,上面寫上「你好,珠港澳,我們來了!」、「魅力港澳行,跨越新顛峰」;亦有人特意拿着獎牌或將徽章掛在衣襟,在銅像前留影,「好像獵人打獵後跟獵物合照一樣。」
他默默地靜觀旅客興高采烈的「打咭」狀態,漸漸發現攝影攤販所提供的「影像交易」,彷彿就是內地旅客「最間接地擁有香港」的方式。每當旅客被帶到銅像前列隊留影,他會走近攝影攤販的身旁同樣舉機拍攝,並以閃光燈將旅客的「勝利姿態」表露無遺。他說,起初無人為意他在旁邊跟拍,後來有人懷疑他要搶奪生意,以不友善的眼神盯著他;接着一次,他被幾個攝影攤販和一群旅客團團圍著,「你影咩?」,自此他幾近絕跡金紫荊廣場,「因為看新聞,旅客間的爭執會打到入醫院。」
《香港美不美?》 是關於金紫荊銅像的第一部曲。然而一次完整的旅遊體驗,亦少不了購買紀念品的環節,「紀念品是建構旅遊城市形象、傳遞文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在第二部曲《盛開的紀念品》中,他跑到旺角女人街搜羅超過二十款有關金紫荊銅像的紀念品,當中有指甲鉗、眼鏡布、鎖匙扣等實用性物品;也有下雪場景的水晶球擺設、需要動手的拼圖,然後置放在日常使用的狀態下進行拍攝。「旅客把紀念品帶回家鄉,送贈親朋戚友或者自用的時候,再次連結對香港的回憶,然後想到:下星期再到香港看看吧!」
陳朗熹,一九九四年出生並成長於香港。大學時期修讀社會政策,畢業後成為攝影記者,並為不同本地及海外媒體工作,包括端傳媒、台灣報導者及彭博新聞社等,曾獲多個本地及國際攝影獎項,包括《前線焦點2019》新聞攝影比賽年度圖片。2017年開始發表個人作品,曾出版攝影集《香港美不美?》(2019)、《無以名狀的力量》(2020)。現為獨立攝影師,專注記錄社會現況並開展個人攝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