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非華語生在方塊字海掙扎,難免令人回想小時候學習英文的痛苦。
Is, am, are, was, were, will be, past participle, relative clause……功課就是背默詞語的不同時態。每次打開語法作業簿就頭昏腦脹,看懂了例句,卻捉不到用神。公開考試靠補習名師惡補過關,從未真正喜歡過英文。
直到有一天,遇上喜歡的電視劇集、電影、歌曲,然後發現,人大了,學英文反而變得容易了。那些複雜難明的時態,因為劇中角色一句搞笑對白,一下子明白了,一理通,百理明。
今日回看,唯一慶幸自己屬於大多數。九成學生都遇上的同樣問題,問題就不成問題,因為人人都有問題。香港的非華語學生,不幸地屬於少數,他們的問題就成了大問題。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質疑,這些問題之所以出現,不就是因為有問題出了大問題嗎?
世上其實沒有語法
「我研究語法多年,有一件事情好肯定,語法是不需要亦不可能教授。」林葦葉博士說。她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是香港第一代研究非華語學習的學者。「語法只是人與人在交流過程之中所浮現的模式,語法不是一種知識。」
這個道理,適用於任何學生。
「你剛才午飯吃了什麼?」炒飯。「用什麼食?」匙羹和碗。「炒飯有什麼餸菜?」椰菜花、番茄、薯仔、洋葱、白飯……
「剛才所問的問題,都是與食物有關,屬於同一框架(frame)。一般情況之下,你在討論吃飯的時候,不大可能提起釘書機和電腦。」林葦葉解釋,根據語言學,成年人常用的英文詞彙,大約會組成一千二百個框架。
根據框架語言學,一個框架內有多個詞彙,連繫不同詞彙的時候,自然會變成一個句子結構。林葦葉舉例,例如「我食飯」,就是由主語、動詞、賓語組成;例如「我用羹食飯」,就出現了「用」這個介詞,即英文的”by”。「老師毋須煞有介事地用一張工作紙解釋『用』的用法,只要在同一框架組合詞彙,自然會學懂語法。」
慢慢學 不等於不用學
「學習語文的最好方法,應該係frame by frame,而非word by word。只要有足夠詞彙,學生自然能夠組成有意義的句子。」林葦葉說。根據香港教育局在二〇〇〇年頒布的常用字表,共有四千七百五十九個常用字。台灣學者研究後發現,小學生識字達到三千個的話,已經能夠看懂九成九的文章。
翻開任何一本幼稚園書,揭去「食物」主題,你會發現書中教授的詞語並非「飲、食、刀、叉」這些字詞,而是教「穀類、肉類、蔬菜」,是教「營養」。非華語生尚未學懂食物的詞彙,就要跳去學習營養的詞彙,問題就來了。「非華語生當然懂得什麼是刀叉,但是不像華語生,生活在以中文作為母語的環境,自然不能習得相應的中文詞彙。」
第二語言與第一語言學生相比,掌握到的詞彙量一定比較低,但是並不代表不能一起學習。林葦葉認為,所有學生可以同時學習同一框架,只是大家所學到的詞彙數量和有所不同。老師備課時要留心自己的教學材料,到底由多少個框架組成,評估學生到底學會哪些框架,在正式上堂之前為非華語生備課,有助提升學習效能。
非華語生掌握基礎詞彙之後,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逐漸豐富詞彙量。「我一直避免用『深』、『淺』解釋,因為會產生許多歧義,其中一個很可能出現的誤解,就是華語生學五十個框架,非華語生學四十個框架。」她說。
學習語文 最好方法是看故事
香港的教科書一向以「主題」分類,教授相關詞語。林葦葉曾為中小學的非華語生設計教材,近年她反而專注幼兒教育。研究語文教學多年,業界多次反覆挑戰之後,依然證明「故事書」才是最有效的學習策略,而且適用於所有學生。
林葦葉設計了十八本故事書,每本均設三個程度,三個程度都是講同一故事,插圖亦一樣,老師可以因應學生水平派發相應程度的書本。林葦葉在訪問中多次提及「文化回應」的概念,老師應主動了解非華語生的文化背景,才能舉出與學生生活有關的例子,勾出他們本已認識的「心理詞彙」,學生才會更容易掌握詞彙。
為方便非華語生認字,程度較低的書本會在句子分詞。選用印刷故事書,一來適合幼兒發展,二來有助學生從文字學習句子結構和語法。讀故事就能學懂分詞分句,不是比起重組句子的練習更有趣嗎?
學生用書有大有小,大型故事書供老師授課使用,小型書供學生個人閱讀。另外還有家長和教師用書,家長用書印有粵語拼音,方便家長陪同孩子溫習,同時自學發音和認字。
學習語文的成效,視乎投入幾多時間。林葦葉坦言,非華語生缺乏華語生活環境,入學時與華語生一定有落差。隨着年齡增長,兩者之間的差異一定會拉開。
然而,華語生的語文能力並非不斷向上,習得基礎能力之後,也會踏入平原期,因為華語生到後期都是要透過「學習」了解更複雜的修辭手法。
雖然暫時未有研究證明,但是可以猜想,只要非華語生繼續增加詞彙量,懂得愈來愈多有意義的句子,到後期是很有機會收窄兩者之間的差距。「最理想的情況是,非華語生與華語生共同學習,增加接觸中文的機會。直到升上中學,非華語生可能有能力修讀文憑課程的中文科。」林葦葉說。
重要的事情要再說一次,以上教學方法適用於所有學生,共融學習沒有想像般困難。現正就讀高小或者中學的非華語學生,也能以此學習方式,循序漸進,打好中文基礎。
假如教育局明天就改變政策,現正就讀K1的另一個Sarosh、Saurya、Manyata,他日的成就可能超越Vivek、利君雅、褚簡寧。
一整代人的命運,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