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來過的房間》導演孔慶輝專訪】從無劇本拍攝提煉真實 導演孔慶輝捕捉澳門的壓抑:人在被觀看之下怎樣做自己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海鷗來過的房間》導演孔慶輝專訪】從無劇本拍攝提煉真實 導演孔慶輝捕捉澳門的壓抑:人在被觀看之下怎樣做自己

4

《海鷗來過的房間》是澳門新銳導演孔慶輝執導的首部電影,圍繞作家周迅生(黃栢豪飾)和劇場演員何一唱(林上飾)展開,骨幹是創作者與被創作角色的故事。但孔慶輝採用實驗的拍攝形式,沒有完整劇本拍攝,即興由演員集體創作,深一層探討何謂真實,以及如何接近真實。他說,或許該說是「誠實」。因為人在日常生活扮演不同角色,置於觀看和被觀看之間,究竟人是怎樣做自己。這是孔慶輝自身的疑問,也拍出屬於當下澳門真實的壓抑。

從凝視目光穿透縫隙,看到一室悶熱壓抑下的暗湧,身兼編導及剪接的孔慶輝交出驚艷之作,入圍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去年提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及最佳音效,他更憑此作奪下第四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競賽「新秀電影競賽(華語)」最佳導演,備受矚目。

《海鷗來過的房間》是澳門新銳導演孔慶輝執導的首部電影
《海鷗來過的房間》是澳門新銳導演孔慶輝執導的首部電影

創作與被創作:你必須要清楚了解自己

要談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的編導構思,不如說是孔慶輝借拍電影來回應其內心疑問的一次實驗。

早於一四年,他與朋友想到拍攝長片的計劃,直至得到澳門文化局「2016電影長片製作支援計劃」資助,正式埋班。當時的他,絕對沒法想到成品會是如今的模樣,因為這齣戲採用劇場的集體創作方式,沒有完整劇本,主要依靠現場即興,從對話、情節,人物內心變化,都沒有固定編排,一切來得有機自然。

由始至終不變的骨幹是一個關於創作者與被創作的角色之間的故事。

《海鷗來過的房間》的主角是作家周迅生(黃栢豪飾)和劇場演員何一唱(林上飾),表面是房東和租客的關係,其實也是創作者和被創作成角色的依存。這源自劇場演員出身的孔慶輝反覆思索的疑問:「我演過不同角色,每次拿着一份劇本,想像這個人(角色)究竟是怎樣,在排練過程中一步一步去摸索,很多時候,不自覺地有自己投入到角色裏,但我不會見得到有多少的自己在裏面,有時是其他人看着你才知道。」對他來說,這種很被動卻需要主動認知的狀態,是相當疑惑。「作為演員是無時無刻都要尋找究竟自己是什麼。因為你必須要很清楚了解自己,你先可以搣走自己,去填一個角色進來。」

直到準備開拍,從演員到編劇的身份轉換,孔慶輝對待角色頓然有了另一個角度。「我作為創作角色的人,原來也需要拿出很多自己出來。因為你要寫到一個人,你只是觀察,是不會寫得到他的真實感,或者寫不到他為什麼會這樣做。純粹想像是不行的,你必須要放一些個人生活經驗。」他說,其實是一體兩面,一個要成為角色,另一個要創作角色,同樣需要擺入自己的部分,敲問內心究竟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正如戲裏何一唱談到演戲心得,他說其實每個人生活中都扮演不同角色。孔慶輝表示:「我覺得人身為不同角色,或者身份認同,在近年都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我相信對於香港人來說都是。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或者是很多很模糊的東西,想借一個作品嘗試幫自己梳理一下,或者找到一些清楚一點的答案。」

+2

真實與接近真實:即興集體創作 導演捕捉的靈光

在開拍前,孔慶輝想好故事骨幹,圍繞作家周迅生與演員何一唱,也預定兩個主角之間發生的事情,但具體細節去到哪一步,如何醞釀,說哪些對白,很多都是由出演角色的演員加入創作,產生意料不到的化學反應。

孔慶輝坦言,自己創作劇本時,很容易寫出一些為了目的或議題而寫的東西,感覺筆下那些角色是毫無血肉的,既不是好的創作成品,也不會打動觀眾。「我覺得藝術是要有真實的。真善美,第一樣是真。」反覆強調真實,弔詭的是,他每一次從嘴裏吐出「真實」這個詞,心裏反而覺得「虛」。「因為它沒有答案。我追尋的所謂真實,就是我們每一刻去問自己的內心。我寫演員也好,作家也好,當我意識到原來某個地方是我真正的想法和慾望,其實就是接近真實的一刻。」

他說,作家周迅生充斥着很多都是他的投射。電影中,周迅生面對寫作樽頸,苦惱於無法寫到一個真實的人物,這正是孔慶輝現實中思考的問題,他決定交給角色去回答。

孔慶輝找了澳門作家寂然來飾演周迅生的作家朋友:「那時我告訴他(寂然),你嘗試找周迅生出書,對方會拒絕你,但我不知道你怎樣去說服他。」他笑道,拍攝時很多情況就是這樣,只得框架,像記錄事態發展般。所以,當寂然在鏡頭前據自己想法如此回應周迅生:「有什麼問題?你是作家,那你再寫一些你覺得真實的東西。」這句毫無預設的對白,如像醍醐灌頂的一刻。「那是很輕描淡寫的,而且像沒有答案,但我覺得在那一刻,他疏通了我一些疑問。所以,其實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是經由一些真實的人物帶給我,解開我某些鑽得太入的牛角尖。」

兩位主角的住所是《海鷗來過的房間》主要拍攝場景,尤其是貫通廳房的澳門傳統曲尺形走馬露台,到兩房門窗的緊閉與縫隙,曖昧地攪拌二人的暗湧,背後原來都是即興創作所在。「本來我們找到一房單位,那時(劇本上)房東不是住在一起,只是偶然上門,情節線完全不一樣。所以找到現在這一間屋,因應它而改變。我覺得即興就是這樣,有什麼更好的東西,就可以『吸星大法』般吸進這個故事,令它更好。」

何一唱反入侵周迅生房間的一幕,就是因即興而令故事變得更豐富。孔慶輝指,有日下雨,拍不到原定拍攝場景,只能留在屋內,便忽發奇想,反正大家都在房間裏,不如就拍拍何一唱租了這個房子後會在這裏做什麼。「他(何一唱)剛剛搬來很無聊,在外面看看雨,突然間就八卦,睄一睄隔籬間房。我覺得幾得意喎,他會不會好奇想偷進去呢?尤其是他在戲中戲《海鷗》裏面飾演妮娜,妮娜就是需要進入兩個作家康斯坦丁和特里戈林的世界,也呼應何一唱,他演妮娜演得不好,會不會有一刻就是很想進入作家的世界,進入作家的房間看看他的日常是怎樣。這些很即興的事情,產生了一些靈光,我們就捉住它去修正。」順帶一提,就連電影中挪用的契訶夫名作《海鷗》,都是直至創作中段才敲定這套以角色死亡收結的經典劇作,片名最終更由《寫意》變成《海鷗來過的房間》。

看似如此放任、自然而然,其實作為導演,孔慶輝反倒有很多介入。

「因為我需要去判斷、選擇,也要設一些框架出來讓他們去討論。」例如有幕幾位劇場演員於後樓梯一邊抽煙一邊閒聊,當時孔慶輝拋出幾個不同題目,像當下環境排演契訶夫的《海鷗》有什麼意義,以及電影表演和劇場表演的分別等等話題,讓演員自行展開對話。「我作為導演,就需要在他們不同的對話裏,找到和這個故事的連結。有時講得好中,有些可能太多,我要即場判斷哪些要、哪些不要,或者我有東西想加入,你們可以說多一點或具體一點,試多次去錐中某一點。其實是混合的,有他們的自主,也有我的介入。」他說,也有錐得不夠的地方,這亦是即興的風險,「因為你當刻的狀態,就決定了你這套戲的走向。那天你可能比較封閉、不太open minded,可能就捉不住某些東西。」甚至結尾也可以更生活化,他說,事後也找攝影師分享,喂我終於想出結尾了,他笑着補充,是剛剛幾個月前的事。

+1

電影偶爾穿插一段段文本,有周迅生寫的小說段落、《海鷗》故事,以及導演孔慶輝的視角。他解釋,形式上很早就認為需要由觀眾閱讀文字,看戲裏的作家在寫甚麼,但內容上,則是到了剪接後期才決定。「當我這樣去拍的時候,很多東西修正、改變,最後我要加些文字,就變了不只是作家的小說,很多層次,想用文字稍微做出一條橋樑,在這個迷宮裏面有個指向。」

完成拍攝,回顧這次探索真實的過程,孔慶輝直言十分有趣。「其實『真實』會不斷改變,反而可能是「誠實」。所謂真實,它不是一個客觀的東西,是自己怎樣去面對自己,怎樣去抽絲剝繭,有哪些東西原來在掩飾,有哪些是我製造出來的面具。當我清楚看到自己裏面的那顆核,其實就是一個尋找真實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有沒有誠實面對自己。這套戲所謂探求真實,不是說要找一個客觀的真實,而是我作為創作者,就是為了審視自己的過程。對觀眾來說他們看完這套戲後,有各自不同領域的共鳴,也是劇場經常說的反思,可能我也想做到這件事。」

觀看與被觀看:澳門社會的壓抑

《海鷗來過的房間》是孔慶輝作為創作者往內審視真實的自己,也是向外擴,身為澳門導演的他擷取了當下真實的澳門圖像。

首先最直接的是,大多參演者戲裏戲外都是相同身份,例如由孔慶輝的劇場友好演回劇場部分,一起圍讀、討論做戲,又找來現實中的地產鋪老闆和租客演出,把閒話家常搬上了大銀幕。「我覺得有趣的地方就是,我把當下澳門這堆人的真實想法,放在這部電影裏面。我有一個私心,想這部《海鷗來過的房間》,譬如十年、二十年之後人們去看,它是記錄了當下真實的澳門環境,或者澳門人的狀態。」

契訶夫宣稱《海鷗》是一齣喜劇,但俄國導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y)搬演時拍成悲劇。如今《海鷗》來到澳門導演孔慶輝手中,他坦言,喜劇和悲劇不過是一念之差。

「如果你很認真地看這一羣人物在大時代下,各自有執迷,然後困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裏掙扎,甚至死亡,是很悲的。我去理解契訶夫稱為喜劇,就是他很抽離看在世間上鑽牛角尖的人的那種滑稽,可能形成了喜劇感。我這套電影《海鷗來過的房間》都是的,它好像很壓抑,困住了走不出來。嚴肅來看,會覺得那些角色都很慘,或者很鬱悶,最後得不到釋放。但是如果拉遠距離看,都幾可笑。可能覺得小小事就在傷春悲秋。喜劇或悲劇,視乎觀者的狀態。我純粹很忠實地表達這些人的困境,我可以同時間用喜劇和悲劇去看他們。」

以電影探討凝視,孔慶輝坦言即使在受訪被拍時,也在思考被觀看的自我形象。
以電影探討凝視,孔慶輝坦言即使在受訪被拍時,也在思考被觀看的自我形象。

從創作關係的思考,周迅生與何一唱由同住的空間,延伸至街道與劇院,形成雙向凝視,在偷窺與表演之間,揚起同性情愫的流動。

孔慶輝說,同性的壓抑,與尋找自己,是有很高度的連結,尤其在澳門這片土地。

「關於同性戀有一個講法,是在追尋另一個自己,一個可能成為的自己,或者理想中的自己。我很喜歡這個講法。作家都是尋找自己,整件事都連在一起了。在澳門,如果一個人的性向真的被壓抑住⋯⋯因為澳門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我住了這麼多年,覺得大家的牽絆就是人和人之間太近了。你做任何事都會想後果,或者別人怎麼看。這部戲講的是觀看和被觀看,或者在被人觀看之下怎麼做自己,其實是很高度的連結,在澳門的同性戀很易碰上這些問題,同質性很高的。」

他坦言,正正因為物理上的距離,反而人們收起真實,變得更加不誠實。「所以這是為甚麼我覺得澳門是很容易壓抑的,壓抑的來源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在《海鷗來過的房間》中,恰恰捕捉了疫症下的隔離狀態,人們的臉孔被口罩掩蓋,羣眾疏落的分隔。「疫症逼使大家保留距離,隔離就是你自己困在房間裏。這和情節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你因為在意別人看法,容易收埋自己,其實就是一種隔閡,與疫症整個大環境感覺很相似,大家逼着戴上一個面具(口罩),擋着自己和世界的交流,人與人之間必須要隔一個距離,這點是互相呼應的。」

電影在澳門公映過,至於香港,則只有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和幾場特別放映。孔慶輝提到兩地觀眾在映後問答環節的提問截然不同,他認為,可能放映性質上,進場的香港觀眾主要屬電影創作或文化藝術愛好者,多關注作品構思主題等。「但澳門人是很直接地看到電影中的澳門狀態。因為是公映的,很多不是從事創作的人入場,他們感覺到『好澳門』,啲人就係有嘢又唔講。香港人可能相對有話直說,澳門人好多時候就吞咗佢,可能就是澳門觀眾覺得很有共鳴的地方。像周迅生,他又沒有出到,一直喺暗瓦底收埋收埋,最後可能自慰就當完咗,釋放咗,之後又一日如常。」

他指,對於作家周迅生來說,其壓抑是創作困局,或者性向上不敢坦然做自己;對於演員何一唱來說,是他做不到想做的事,「我見到有些位置,好錐心,就是很多做創作或者是有理想的人,在想做和做不到之間,其實很接近,那麼他會怎樣自處呢?相對來說,沒有這麼壓抑的,可能就是作家的另外一面,何一唱很自我,一言不合就逃跑,某程度上是自戀,所以跟作家是一個很相反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戀的一面,孔慶輝指:「尤其是當進入社交媒體的社會之後,看到自我更加強烈地被表達出來,大家就反而掉返轉收埋,不想被人看到自己太自戀。」他過往曾入圍金馬獎的短片作品《撞牆》(2016),說的正是社交媒體的曝光關注。就連這次訪問尾聲,孔慶輝坐在窗邊座位被一旁攝影師拍照,腦海想到的零碎,像臉上架着的藍光鏡會否反光、坐姿有否寒背,他說,某程度就是形象,都是一些自我審視的過程。

「做自己永遠是最難的。可能它是一個偽命題,永遠都沒辦法⋯⋯前提是有人看着你的時候,你這個『做自己』是什麼呢?」那麼,憑着《海鷗來過的房間》成為首部澳門電影提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並奪下第四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競賽「新秀電影競賽(華語)」最佳導演,這位備受矚目的新銳澳門導演現在又如何看自己?

「未有太大的衝擊力,我覺得跟香港導演沒有什麼分別,可能分別是我不會拿香港金像獎。」雖然看似開玩笑,但孔慶輝確實認為,外間怎樣期待一個澳門電影導演,很難一概而論,而自己假如一旦想到這些事,就會變成包袱,「為什麼我這套戲可以這樣拍法,正正是因為沒有包袱吖嘛。」他表示,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像《海鷗來過的房間》這種電影很難賣去發行,「但至少我敢放手去玩。因為執著會令你保守,會害怕,變成跟現有的規矩去做事。」

從最初的創作樽頸,探討在觀看與被觀看之下,能否誠實面對自己,《海鷗來過的房間》讓孔慶輝學到的,原來是放下。

「之前的困局、樽頸,因為我執太強,很多事要達到我腦裏所想的。直至某個階段,我突然覺得,不如放下,讓大家進來,一起創作,用真實的東西,這是很好的經驗。(在乎他人目光的情況)你去澳門都會有的,但這是解決不到,因為地理環境是這樣,人口構成也是這樣。所以亦都不會因為我拍了一部戲或怎樣,就不再被凝視,反而可能會有更多凝視,但我更加不可以去專注在這件事,因為愈着緊,我就知道一定會被綑綁得更深。」

孔慶輝在放映場前,來到富德樓艺鵠受訪,碰巧負責籌辦放映的InDPanda電影節早年亦曾進駐富德樓。(場地鳴謝:艺鵠)
孔慶輝在放映場前,來到富德樓艺鵠受訪,碰巧負責籌辦放映的InDPanda電影節早年亦曾進駐富德樓。(場地鳴謝:艺鵠)

Profile:
孔慶輝,澳門電影導演及劇場工作者。畢業於台灣世新大學廣告系。電影首作《海鷗來過的房間》(2022)入圍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並獲得第五十九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及最佳音效三項提名,另憑此片奪下第四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競賽「新秀電影競賽(華語)」最佳導演。其短片作品《撞牆》入選多個國際影展,並於韓國富川奇幻影展、台灣南方影展、中國獨立影像展等獲獎,更成為首部澳門作品獲提名第五十三屆台北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