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去年香港書展如期舉行,卻有不少出版社退出或被拒,亦有民間舉辦的書展在開幕日前夕被業主中止租約。除了展場式販售,書展該具怎樣的策展規模、閱讀視野和深度?今期封面故事特地採訪台北國際書展,窺探同為華文出版的大型書展,呈現怎樣的文化力量。
今屆台北國際書展是疫情後首度復常舉行,共三十三個國家地區參展。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講座沙龍文化相當蓬勃,幾乎一天從早到晚都在跑沙龍,即使在通道穿梭,鄰近出版社攤位不同講題的演講聲,都直接傳入耳內,人們說着不一樣的語言,有不一樣的背景身份和立場,一同相聚於書展內,眾聲紛擾。
譬如在這一邊的主題廣場, 有知名波蘭報道文學作家維特多. 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在說自己花上數年走訪俄羅斯多地查探從末代沙皇至普京的廚師故事,談論獨裁歷史以及東歐民族國家的命運。另一邊,台灣的人權館回顧白色恐怖時期,訴說人如何經歷信念崩潰,在政治抵抗及失敗的過程裏,重拾人的尊嚴。
在一片書香與人聲流轉中,不乏熟悉的香港身影。與現場參展的香港出版社和讀者交談,也找來台灣資深出版人、香港新生代寫作人訪問,從異地的書展來理解香港出版現況和挑戰。
想起香港導演杜琪峯日前出席第七十三屆柏林影展,在開幕禮記者會上提到電影擔當前鋒角色:「當如果有極權的時候,人民失去自由時,電影通常首當其衝,很多地方都會這樣,一定停止你的文化。因為電影文化是直接走入觀眾裏面。」對於這一點的文化價值意義,電影如是,閱讀出版亦如是。在能寫與不能寫之間,願每字每句都能直接走進讀者裏。
郭小秋(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