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2023】香港出版社參展現場:從選書到交流,台灣讀者怎樣理解香港?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書香與人聲 香港身影:台北國際書展

【台北國際書展2023】香港出版社參展現場:從選書到交流,台灣讀者怎樣理解香港?

04.02.2023
郭小秋
4

台北國際書展為華文出版界盛事,歷經三年疫情,書展一度停辦或縮減規模。今屆以「閱讀的多重宇宙」為主題,展示出版閱讀的國際視野,除了焦點的主題國波蘭,還有近年備受台灣人關注的香港。今年共六個香港出版社攤位參與台北國際書展,從選書到現場交流,本地出版社在書展打開了怎樣的閱讀窗口?

2023台北國際書展在本周二(1月31日)開幕,正一連六日於台北世貿中心展覽一館復常舉辦。在國際書區內,有來自韓國、日本、德國、意大利、法國等不同出版社攤位,芸芸國際書商中,其中一條通道兩側共有五間香港出版社的攤位,一側是合併展出的香港大學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主要售賣文史哲研究專書;另一邊有兩個攤位,分別是字花及香港文學館,同樣以香港文學創作為主,形成小型香港書巷。

大學出版社文史哲專書 《緣起香港》深受讀者歡迎

三間大學出版社為相連攤位,由出版社負責選書,其台灣總經銷三民書局協助現場銷售。曾多次參與台北國際書展的聯合出版集團,今屆沒有參展,三民書局門市部書展組主任楊凱翔表示,以前聯合出版集團的攤位大概至少有八個出版社,規模大,幾乎比今屆大兩倍,書量亦較多。

大學出版社定位為學術出版類型為主,售賣文史哲研究專書。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設「五四運動百周年回顧」、「中國文化中心講座系列」叢書專區等。楊凱翔估計出版為學術單位,相對比較艱深,因此吸引資深讀者,他也提到早上有十多歲學生來買《戰國策》,令他印象深刻。現場所見,不少讀者佇足翻閱,以歷史讀物、文化研究專書居多。此外,他也提到,由於學術著作較多,參展幾日以來都有外國出版人前來攤位,洽談版權或代理等事務,能提供學術國際交流的空間。

談到書籍銷售情況,楊凱翔表示學術書銷情平均,以《動物嘉年華》和《緣起香港》較為暢銷。兩本書均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去年出版,前者是去年底離世的香港作家西西的一本動物主題詩集,後者為學者黃心村的張學新研究,前日(2日)在書展內舉辦新書講座,座無虛席,楊凱翔指這天該書銷量也相對高,足見傳奇作家張愛玲的魅力依然不減。

+1

字花首次獨立參展 呈現香港文學創作的動態 台灣大學生詩集收穫多

字花及香港文學館毗鄰左右,規模都是單個攤位,逾十人便能把空間擠得滿滿。據多日現場觀察,兩個文學出版攤位的年輕讀者相對較多,亦不乏資深或中年讀者,店員主動講解作家或作品主題,讀者多願意花時間聽分享。

文學雜誌《字花》過去曾加入「52HZ出版聯盟」一同參與台北國際書展,今屆首次設獨立攤位,總編輯關天林表示,希望讓台灣讀者重新知道字花的出版動態,攤位內就展示整列《字花》新近期數,不少訂閱支持的台灣讀者都到場購入新刊。另外,字花也帶來其他本地獨立出版的書,包括石磬文化、艺鵠ACO、Kubrick等,關天林說:「想展示香港出版和文學創作是在繼續的,有種動態。台灣對香港的印象都有點停留,像以前的黃金年代,或幾年前的社會事件,但我們依然有作者寫作、出書,希望呈現豐富一點的風景。」

台北國際書展舉行的首幾天,字花攤位員工多次遇到年紀大的台灣讀者前來詢問香港近況,表現好奇關心。關天林兩年前來台旅居,表示不少台灣人似乎先入為主、片面理解香港,「像搭的士,司機會問你香港近況,但很多時候不能立即回答、或簡化為好或不好。如果從文學作品,不是講某一個事,而且很多角度,對香港見解更立體。」對於台灣讀者對香港議題的熱切關注,關天林認為,一方面期望香港文學同樣能因而被看見,另一方面亦有擔憂:「如果關心較片面,像局勢或時事這些是會過去、冷卻下來,這樣會否反過來忽略了文學的風貌,或沒有興趣接受。」

就現場觀察,字花攤位雖小,但不同時段的人流都多,有香港人特地前來找香港作品,也吸引不少台灣讀者。一位就讀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的洪先生一次過購入八本書,他對香港文學稍有認識,亦曾讀過《字花》雜誌,不過他指,事前沒有細看攤位,亦無搜羅香港作品的打算,「來書展想要買一些特別的、台灣不容易買的書。繞一圈下來,好像這一邊(字花攤位)收穫最多。」其中詩集佔大多數,包括崑南、游靜、廖偉棠、周漢輝等作品,「我對性別運動有研究,像文化研究學者參與性別運動,就關注到游靜,如何用詩介入運動,也是蠻有興趣。另外剛剛翻到洪嘉的小說集《Playlist》 ,內容好像挺火辣,算是同志領域的範疇,也覺得有趣。」

+1

香港文學館復刻版暢銷 兒童繪本新嘗試

「香港文學館」去年也有參與台北國際書展,負責推廣及行政的陸晛(Emily)表示,一如上屆和其他香港出版社合作,今次有三間出版社,為有種文化,山道文化,以及藍藍的天。山道去年被拒參加香港書展,是次首度和香港文學館合作運書來台,Emily提到,因對方在香港少了銷售機會,希望在台北國際書展可以是一個機會,讓台灣讀者認識。

至於藍藍的天也有出版文學創作,如崑南、區家麟的作品,其中一位台灣讀者Harry一舉買下區家麟的三部散文集:《潮池》、《他他巴》、《亂流》。「一般知道區家麟都是其政治評論比較多,較少看到他的文學作品。」Harry續說,自己曾居住香港,前年回台灣,「這幾年香港變化比較多,剛巧人在香港,一起跟香港經歷重大轉變。人雖然回來,但還是希望知道香港發生的事情。」

香港文學館主打文學書籍,Emily表示,就首幾日的銷售情況而言,比起上年不算特別有增長,其中以杜杜《飲食魔幻錄》、謝曉虹《無遮鬼》及張婉雯 《參差杪》的銷情較突出。另外,文學復刻系列也受台灣讀者歡迎。她提到香港文學館首次的嘗試,是引入藍藍的天出版的兒童繪本,關於香港節慶、社會文化等。

此外,在書展其他攤位也有不少香港議題的作品,包括在台出版的書籍。綜合書區亦有另一間香港的獨立出版社亮光文化,為首次參與台北國際書展。攤位內有林夕、周耀輝、鄭梓靈、李滄東、Dustykid的作品,以及多部香港社會文化書,例如「廣東話資料館」的系列叢書、「港識多史」的本地歷史故事等,此外也有售賣文創商品,如紙膠帶、紀念卡等。

觀乎這屆台北國際書展,雖然欠缺過往部分香港大型出版社參展,仍有不少台灣讀者渴求閱讀香港作品,尤其現場採訪時,多位讀者都不約而同提到網路書店較難買到香港出版,而且運費高和寄書需時甚久,書展成為難得接觸和購買香港書的重要途徑之一。無論是香港議題研究,或文學創作,藉着閱讀,都能讓外地讀者看到不一樣的香港風景。

郭小秋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書香與人聲 香港身影:台北國際書展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