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的歷史複雜,尤其戰後出現不同的分斷狀態和問題衝突。今年,由來自東亞多地學者出版《文學論戰與記憶政治:亞際視野》,梳理多場現代東亞重大文學論戰,包括韓國民族文學論、日本國民文學論、馬來西亞的馬華文學論,以及台灣的鄉土文學論,作為切入點,理解現代東亞歷史的構成,包括身份認同、民族和本土等意識,把文學放回歷史去理解,為多地相互參照提供不一樣的視野。
並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及台灣的「文學論戰」
以「亞際」(Inter-Asia)為名的東亞知識圈於一九九◯年代形成,由東亞各地的批判刊物串連。二◯一二年「亞際書院」(Inter-Asia School)成立,在亞洲各地辦講座、學者會議等,至一八年結束。在這樣的亞際研討發展脈絡下,新書《文學論戰與記憶政治:亞際視野》源自一九年於台灣的國際研討會,包含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及台灣的「文學論戰」重述。
書中爬梳上述多場文學論戰的演變,從中理解社會對歷史、思潮和意識形態等政經溯源,論證及結構十分嚴謹。以日本「國民文學論」為例,池上善彥整理日本「國民文學論戰」的脈絡,追溯始於竹內好與伊藤整的論戰,由竹內好提出國民文學的意圖,包括文學應與民眾聯結,以至日本社會的分離,文學者的任務等,池上善彥加以梳理戰後歷史學發展,包括對軍國主義體制的思考和時代危機意識,檢視這場論戰中的近代主義、國民文學及民族主義。
緊接分別由若林千代和吳世宗的文章從文學作品論述,若林千代以東峰夫〈沖繩少年〉切入沖繩歷史,吳世宗則析論金在南《鳳仙花之歌》與崎山多美〈黃昏幻視行〉。以前者為例,沖繩文學中,沖繩被美軍佔領的歷史經驗自然是重點書寫主題之一,包括崎山多美、又吉榮喜、日取真俊等作家。文學評論角度也多從佔領支配出發,書中論文作者若林千代則抽取邁克爾・莫拉斯基(Michael S. Molasky)對〈沖繩少年〉的評論及影響,集中剖析這部奪得芥川文學獎的近現代沖繩文學代表作〈沖繩少年〉。一九五◯年代,沖繩受迫於美軍權勢,包括人權、土地喪失與貧困問題,小說主角沖繩少年恆吉面對外部政治社會環境,轉為內在經驗記憶,厭惡徬徨與畏懼,窺探入侵至人們日常支配的「生活邏輯」,同樣可放諸其他時期或地區的壓迫經驗作比照。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由文學爭議發展至政治立場叩問
書中的焦點討論之一,落在二十世紀台灣兩次鄉土文學論戰,除了台灣本土概況,也散見於馬華文學、東亞脈絡,以及兩岸的論述,佔全書相當多的篇幅比重,也見比對參照的重要嘗試。
談論台灣兩次鄉土文學論戰時,書中爬梳論戰蘊含的現實主義與政治思想,重點更落在其後統獨對立的認同政治。從一九三◯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相距四十年後,台灣迎來左翼文學思潮回歸,以左翼批判視角思考文學與社會現實的關係。
由施淑先概論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再鋪排兩篇分別由宋玉雯及劉羿宏對一九七◯年代論戰中兩位代表人物——陳映真及王拓的專文考察,清晰呈現二人的經歷及作品思想,從中可以看到,這場始於一九七七年、七八年告終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反映出台灣文學意識形態之爭的文學體系,是由文學爭議發展至政治立場叩問的狀態。
〈青年陳映真的現實主義〉一文中,以陳映真的自述與創作,包括透過整理其左翼閱讀書單,思想吸收,尤以魯迅對他影響至深,談陳映真的現實主義實踐。當然,也離不開陳映真掌舵的《人間》雜誌及其後續書寫行動,宋玉雯指:「主要軸線可謂是批判本土化運動的重要環節『文學台獨』,以著述、出版回應台灣現實政治的異變,表達對於社會力全盤倒向右翼資產階級政黨的恢宏異議。」
緊隨的文章〈論戰、運動、愛荷華:王拓「鄉土觀」的歷史考察〉聚焦王拓身上,劉羿宏剖析王拓的文學實踐以及論戰後的移動軌跡。文中指出,王拓的現實主義文學實踐早年與左翼知識份子同一陣線,但其遺作《吶喊》顯示出他與「台灣的左翼」之間的落差。王拓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以書寫作為政治實踐媒介,劉羿宏特別提到王拓因「美麗島事件」入獄並於一九八四年假釋出獄的兩年後,到訪美國愛荷華參加寫作計劃的經歷,令他的批判和視角出現轉變,同時,劉羿宏並置陳映真於一九八三年的愛荷華經驗,提出:「陳映真與王拓各自的愛荷華經驗暗示着兩人的分歧或許早已開始,而黨外運動激進化、台灣民族主義高漲、本土化運動熱烈展開,只是讓他們的分歧愈加擴大,兩人也分別被定性為『統』或『獨』。然而,也正是他們的愛荷華經驗,揭露了統獨標籤的局限與武斷。」由此可見,以文學論戰為切入點,窺探的不只是論戰期間的文學批評,更是梳理出政治、歷史,身份認同等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拓闊一點,把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置於東亞脈絡,例如書中另有篇章探討由溫瑞安等馬來西亞華裔學生組成的「神州詩社」在鄉土文學論戰的介入;探討各地理解「鄉土文學」的不同關鍵詞,以至於地方的分離與斷裂,對於論戰的記憶與重述等,都能進一步認識東亞現代性的共通和矛盾的題目,值得今人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