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看】走進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大師胡安.米羅的童趣世界 香港藝術館明起展出94件作品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率先看】走進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大師胡安.米羅的童趣世界 香港藝術館明起展出94件作品

02.03.2023
周耀恩、巴塞隆拿胡安.米羅基金會提供及授權使用
%e7%b1%b3%e7%be%85_1

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家胡安.米羅,一生熱衷於連繫藝術與生活,愛發掘日常物品內在的詩情畫意。香港藝術館明起至6月28日,以《米羅的詩想日常》為主題,在港首次展出共94件大師作品,包括繪畫、雕塑、素描、紡織品、石版畫、海報及影像資料。他的畫,有星座與銀河的流動,有冥想的鳥兒、飛翔的眼睛,有月光下的女人⋯⋯這些都是屬於米羅的夢,亦是他在紛雜宇宙下保存的童心。米羅以他獨有的童趣,去對抗與彌補這不完美的世界。

94件作品 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

《米羅的詩想日常》由藝術館與巴塞隆拿胡安.米羅基金會聯合籌辦,94件作品中有11件是基金會首次外借,逾8成展品均是首次登陸亞洲。展覽以米羅在1920年代末至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首,展示其受超現實主義影響的創作;再到他對物料及反繪畫創作方式興趣日濃,漸漸在作品中融入不同日常物品及拼貼藝術。在此以後,米羅專注創作形形色色的雕塑和版畫,並積極參與公共藝術創作。

渺小如一顆卵石,都能成為米羅的靈感。米羅在其作品中使用實體物件作為現實的組成部分。他喜愛收集玩具小汽車、罐子等,把這些死物重新詮釋成仿似有生命的東西;他嘗試拼棄常見的載體,使用尋常物件為材料,以挑戰繪畫的定義。

充滿天真的色塊 與畢加索、達利齊名

米羅與畢加索、達利齊名,並稱西班牙三大「超現實」大師。雕塑、版畫、複合材料織毯以外,廣為人知的繪畫亦是展覽重點。代表星星的「米」字符號、小鳥、眼睛、月亮⋯⋯常見於米羅畫中,它們大都沒有明確形態,顏色亦相當簡單,彷彿出自孩童之手,洋溢自由輕快的氣息。所以有人說,只有孩子能看懂米羅的畫,因為孩子擁有純真之眼。

不是沒經歷過磨難與戰爭,但米羅想讓孩子和長大後的孩子明白,雖然世間景物都有固定存在的形象,然而藝術,從來無界限──要永遠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希望。年紀愈大,米羅愈有童心,大概因為他從未放棄繪畫,一直為自己追尋最純粹的幸福。

看點藏品

香港藝術館館長(學習及國際項目)羅欣欣表示,本次米羅大型展,重點有彩繪青銅《女人和鳥》及巨幅畫作《煙火》,後者為米羅80歲所作,是基金會極少借出藏品之一。

胡安.米羅基金會總館長Marko Daniel博士,則希望觀眾透過藝術家所選日常事物,來理解米羅:「米羅認為,詩歌與繪畫並無區別,兩者都是表達作者生活之感。」

INFO:《米羅的詩想日常》

展期:3月3日至6月28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
開放時間及票價:詳情

胡安.米羅

1893年4月20日在巴塞隆那出生,14歲時入讀市內一間藝術學院,從此踏上「藝」途。1917年米羅首辦個展,並於同年結識畢加索。米羅早期作品受野獸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等多股風潮影響,1924年簽署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自此活躍超現實主義圈子,與畢加索、達利西班牙三大「超現實」大師。

米羅始終堅守超現實主義核心信條:創作旨在將無意識的創造力,從邏輯與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超現實主義宣言起草人安德烈.布勒東形容米羅為「大概是我輩中最超現實的人」。

西班牙內戰爆發令米羅的創作人染上嚴肅與憂傷,但不少作品仍然散發迷人童趣。因為內戰,米羅最終於1936年遷居巴黎。

1940年德國佔領法國之際,米羅被逼返回西班牙。在這時期,米羅在國際間聲名鵲起。1941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場米羅大型回顧展,鞏固了他在藝術界的地位。

1958年,米羅贏得古根海姆國際藝術獎。1975年,米羅基金會博物館對外開放。1983年12月,米羅離世。他的作品,現藏於全球各大博物館,包括西班牙巴塞隆那米羅基金會博物館、巴塞隆那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周耀恩、巴塞隆拿胡安.米羅基金會提供及授權使用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