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琴人吳英卉操縵習琴二十多年,先後受業於謝俊仁、龔一、姚公白三位老師習琴,亦曾受業於蔡昌壽斲琴。
她的藏琴以仲尼式為主,還有伏羲式、蕉葉式、鳳勢式、檀閣式、師曠式,有三成是蔡師傅作品。
第一張琴是蔡昌壽八十年代親斲,琴材為老梧桐。換上絲絃後稱之為 「一琴」。雖然後有新歡,但仲尼式「一琴」在她心中「始終佔有超然的位置」。
吳英卉有一寶物,是蔡昌壽和他的老師徐文鏡1950年代自創琴式合斲,蔡昌壽擔當斲琴木工,徐老師則塗灰髹漆。其時蔡昌壽跟隨徐文鏡學斲琴,徐視力不佳,以手代目檢查,指示修改,毫釐不誤。蔡師傅稱其為和諧式。
琴與曲 相遇相知
「文人間的惺惺相惜令人感動。」她說,蔡師傅將琴割愛,她為之取名「水月松風」,她自己寫的書法,請李國泉篆刻於龍池上方。
「為表對老師的敬意,我摘徐師《西湖百憶》中的詩句「水月松風冷七絃,大休歸去不知年」,她說,當時徐師已盲,《西湖百憶》由蔡德允女史為他手書。
古琴音小,韻卻幽微。吳英卉說,要尊重每一張琴自己的脾性。她會因應琴曲的內容和格調而選琴。她舉例說,《瀟湘水雲》、《小胡笳》和《秋江夜泊》,最好能具備深沉渾厚的低音。《高山》、《梅花三弄》、《長門怨》則包含精采的高音段落,用琴以能發出圓潤亮麗的高音較為理想。而用以彈奏《流水》、《華胥引》和《神人暢》的琴則以具備清脆飽滿的泛音為佳。
見她掛琴時小心翼翼,總是習慣了等一陣,望着,確保穩了,安然無恙,才會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