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日記:十八港孩》初心未泯的見證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人像日記:十八港孩》初心未泯的見證

18.05.2020
webcover

人像攝影是一種視覺語言,背後所傳遞的信息,簡單而強烈。單獨的一幅影像,固然能傳遞出被攝者的心情或性格,然而當一個個臉孔並排出現時,無形中也產生一種共性。本地攝影師范家朗的《人像日記:十八港孩》展覽,透過多位孩童的臉孔,以小見大記錄港人心聲及心態上的轉變。

攝影既反映現實,也回應現實,今屆香港國際攝影節,多位攝影師以影像回應抗爭運動,作為攝影節「新一代影像創作者育成計劃」一員,范家朗的展覽不論視覺還是策展上,均顯得較吸引。石硤尾JCCAC的綠色空間是個古怪又很有趣的展覽場地,半露天的空間裏,橫樑錯落有致,為展覽帶來更多元的體驗,既是利也有弊。橫梁阻隔場地的空間感,觀者在場地的大部分角落,均無法完整地觀賞作品,有時連相片的眼睛也被遮擋,這自是弊處。展覽開始後,范家朗不時在Instagram分享觀眾拍攝展覽的片段,從中可見每個人觀看作品的角度都不盡相同,相比起商業畫廊的千篇一律,原本破壞觀感的橫樑,竟成為與空間互動的道具,這倒是令人始料不及的。

展覽從室內延伸至室外,分別展出他在去年六月九日首次「反送中」遊行及十二月八日國際人權日遊行當日,分別在維園拍攝的孩童照片,中間的橫樑剛好隔開這兩組照片。雖說兩組照片的拍攝手法及對象均十分相似,但對比之下第一輯照片明顯較為出色,既有幼兒、中學生,亦有南亞裔小孩,即使同是港孩,其實也有不同的光譜。實際上,攝影師當日也拍攝其他不同年齡的遊行人士,最後只展出象徵初心的孩童照片,令照片主題更突出,也是聰明的做法。

第二輯照片是第一輯照片的延伸,攝影師有明確的拍攝目標,不過最後呈現的照片,卻要稍微顯得遜色。國際人權日遊行那日,《禁蒙面法》尚未宣布無效,他鏡頭下的孩童,大多戴上口罩,當中有一張頭髮半掩臉龐的「無罩」少女,很容易吸引觀者目光,然而卻令整系列作品的畫面感覺不太一致。再者,相比起第一輯照片的白色衣服(其時大會呼籲穿白衣),後者的服飾、口罩顏色都會令畫面顯得不太協調,其中一位女孩的口罩印有許多花紋圖案,也容易令人忽略她的眼神。要知道,這才是第二輯照片的重點。

儘管如此,這兩輯照片又應該是並排展出的,一來令作品更完整,二來也可從兩組孩童照片的對比中,感受到香港人在這半年來心態上的變化。他們不僅裝扮明顯不一樣,連眼神亦顯然不同,如果說首次遊行時的孩童眼神帶點迷茫,那麼經過半年的抗爭運動洗禮,小朋友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下,難免會受影響,連眼神也特別顯得堅定,當口罩遮擋大部分臉孔時,觀眾自然更聚集他們的眼睛(其中一位被攝者完全遮擋了面孔,亦與其他作品顯得格格不入)。若然照片有簡單的年齡及名字等資訊,既可加強作品的可讀性,其實也有助觀者產生共鳴。

說回展覽本身,值得讚賞的是,攝影師與策展人善於利用現場環境,將其中兩幅照片放大至4.5X3米。這種大尺寸的展示手法,常見於戶外廣告,也是當代攝影慣常手法,尤其是Andrea Gursky及Thomas Ruff等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usseldorf)出身的攝影師,早已自成一格。走入展覽空間時,這種大尺寸照片的視覺衝擊迎面而來,令人無法忽視其存在,而對香港人而言,同時亦有另一層意義。當陽光灑在戶外的這兩幅巨型照片,望着額頭黏着退熱貼的女孩時,不禁令人想起過去大半年的種種經歷,從初夏至寒冬,初心未泯,牆上這些稚嫩臉孔,或許是最好的見證。 

顯影(photogstory.com)是香港一個關注影像及攝影師故事的平台,採訪香港及國際攝影師之餘,也會從日常生活及歷史事件入手,重溫經典照片背後故事。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