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開一扇窗,揭示路徑的可能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作家圖書館的意義

前言:開一扇窗,揭示路徑的可能

fb-photo-71

構思這期封面故事,源於去年夏天歐遊。近年對布拉格之春及那一代捷克作家有不少共鳴和反思,遊歷布拉格時,到過哈維爾墓地、尋訪不同書店找伊凡克里瑪的書,還有一天花上接近六個鐘來回車程赴布爾諾參觀「米蘭·昆德拉圖書館」(Knihovna Milana Kundery)。昆德拉自七十年代遭遇作品審查下架、被剝奪公民身份,流亡後終其一生生活在他方,直至四十多年以後,捷克政府恢復其國籍,而他亦選擇把巴黎寓所的個人文庫藏書物品帶回出生地。踏進圖書館時,對於流離與回歸,無論是命運之必然或偶然,感觸良多。

於是,開始以作家圖書館為對象,思考像這樣獨特的實體空間對文學、文化,以及身份、城市的多重意義。

首先,從香港出發到日本東京,採訪儼如嶄新文化地標的「村上春樹圖書館」(村上春樹ライブラリー),看到獨樹一幟的建築設計美學、多元藝文體驗,讓大學一所圖書館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各地村上書迷慕名而來的朝聖之地;回港一周後,又再遠赴捷克布爾諾,有機會深入採訪「米蘭·昆德拉圖書館」的個人文庫,一睹尚未公開的遺物檔案館藏,討論圖書館成為作家重返原鄉的意義;來到最後,我們把目光拉回我城,訪問整理西西故居的「西西空間」保育計劃,以及逾二十年深耕細作的中大圖書館「香港文學特藏」,理解香港文學各方捐贈及館藏整理的想像與實踐,試圖拋磚引玉來提問—香港是否需要/能否/如何建立一間作家圖書館

是次採訪行程折騰頻撲,籌備倉促,感謝同行攝影記者譚志榮的包容和勉勵。每當飛機快將抵達香港機場時,俯瞰我城風景,百感交集,盤結於心。特意走訪歐、亞兩座作家圖書館,從外地經驗回來看我城,盼藉串連跨地域語言的文化專題採訪,能存檔備用,開一扇窗,揭示路徑的可能。

畢竟世界很大,一切未知永遠在開展。對世界好奇,同時對他人體諒。趕稿很痛苦,但我喜歡就這樣學習謙遜地寫寫字,跟大家說說故事。感謝每一位仍然願意閱讀的你。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作家圖書館的意義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