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師莊敏婷(Michelle)是個溫柔的女子,說話慢條斯理。對她來說,走近花一看究竟的過程,就是一段走近真正的夢想的旅程。
和許多香港女孩子一樣,她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做空姐。
大學畢業,她如願當上空姐,藉由工作飛去許多理想中的目的地,暢遊了巴黎、羅 馬、紐約……三年過去了,她發現自己實在是個戀家的人,大時大節不在香港,每逢佳節倍思親。「算是見識過世界,但我更想在香 港。」於是,她換了一種穩定的節奏,在銀行找了一份朝八晚五的工作。
那種規律而拘謹的生活,一眨眼過了五年。壓力隨職位而飆升。跑數的壓力、投資理財分秒必爭的緊迫感令人窒息。心中出現困惑:「到底什麼才適合我呢?」
那時,恰好老友在做花藝,Michelle隨行到花墟走了一趟,心中有種陡然一驚的感動。
「花真的好美。」
不久,她辭去銀行工作,「想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還沒想好,就誤打誤撞就到花店兼職。
花店的日常,有不少粗重工夫,對於平時花拳繡腿的她,難免被責備「手腳太慢」。 每周上班四天,還在餐廳兼職,「只希望做不太用腦的工作。」
「花店的姐姐,個個都是資深師傅,獨當一面,好堅!」Michelle笑言,她們有時候說話不太客氣,相處起來十分直率。在花店學到了認花、對花的照顧、整理、分類……四時之花各遵其時,「每日拆箱子那刻,看到長途跋涉來港的花草總是非常驚歎。」
花店打工時有位良師梁老闆,簡直是花的活字典。Michelle親見他如何將花材照顧得當,讓沒精打采的花朵煥發活力。例如,繡球花「嗜水如命」,若以整枝包報紙再插入水中浸一個小時,很快就神采奕奕了。
「梁老闆毫無保留教我很多,總是說青出於藍最好。如果他還在,看到我的進步,該多美好!」良師難尋,可惜不久前梁老闆因病離世,令Michelle欷歔不已。「每次有好的花作,我會心中默默惦記他,感恩他的教導。」
藉由照顧花,她的心裏建構着屬於花帶來的創業靈感。「發現雙手有用的感覺很踏實。」
兩年前,Michelle和朋友一起創辦花藝公司,主要透過Facebook、Instagram經營, 客 人 大 多 數 在Facebook、WhatsApp接洽, 接到訂單便可在家動手。
近年,愈來愈多人入行,競爭激烈,以致訂花都要哄搶。將興趣變職業,不無挑戰。
「給新娘做花球,她們將一生一次的婚禮中手執那束花交託給我,我常常有榮幸感。」但在一些大型婚禮前,她會緊張到夢見這個婚禮。「別人的人生大事,不能有任何差池。」
她的花作,一般走歐洲田園路線,清新又不失雅致。歐式插花在表現效果上濃烈飽滿、花團錦簇,有種怒放的熱情。Michelle喜歡隨意率性的感覺。對於比較型格的新娘,她設計了不那麼柔和、女性化的花球。「用皇帝花感覺剛強,有型一些。」
有位新娘子訂了一束傘形婚禮花球,期待花球不規則一些。婚禮前一天,Michelle來到花店,精心挑選了花材,以白色和藍色為主調。
「我會盡量用多一些不同形態的花材。例如,白色,我用白色牡丹、白色庭園玫瑰,讓 白色多一些層次,藍色飛燕草增加飄逸感,蒙娜麗莎的黑色花芯畫龍點睛。」她不喜歡太多修飾,只要不太擁擠,盡量都保留多一些葉子。「我希望保持植物原汁原味一些。
「小時候畫畫天馬行空,人愈大畫得愈規範。」她發現自己的人生長期以來都十分守紀 律、守規矩,漸漸愈來愈厭倦活在框架中的。 框架太多,成為了束縛創造力的牢籠,也給自己無形的壓力。然而,正是花藝令她從框架的束縛中鬆綁。「只要呈現花的最美一面,不妨隨性一些。 」
她說,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形態,不完美也是一種存在。花教會她,跟隨自己的心意而行,「我曾經也是習慣了控制一切,如今我愈 來愈能夠接受不如意的事,更為隨遇而安。」
萬事開頭難,打出名堂之前,最初有客人會發來其他花藝師的作品,請她直接照抄, 指定要一模一樣。「每個人做的花都有獨特性。是否不尊重原創?少了自己的創意?」她時常有這樣的困惑。
有次,一位新娘子發來一張圖,「需要一模一樣的花球」。Michelle感到有口難言:「同樣是粉紅玫瑰,每批收成也許會有差別。」那位客人指定要紫色桔梗,然而,那段時間的桔梗顏色比預期的深了許多,Michelle考慮整體效果,以淺紫玫瑰代替。客人卻悶悶不樂,她無可奈何,「都市人對花太欠缺了解!」
有次,客人婚禮前夕,Michelle將新娘訂製的花球連同花瓶一起交了客人,又發過溫馨提示給如何養水。第二天她去佈置場地鮮花時,驚見花球被扔在桌上,花瓶沒有了,無水養花,整一束花垂頭喪氣。「原來是兄弟根 不知道花是需要喝水的。」
她說客人不懂得惜花,令她頗為心痛。 希望在社交平台做一些花的知識分享,當季花的品種、特色、保養技巧,希望令更多人明白花。
日常生活中,Michelle在家不曾插花,只因不忍心看花凋謝飄零,「平時的工作總是在花最美的時刻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