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複製的影像世界,能夠捕捉真實和記憶的表現,確認現實和強化經驗。然而,影像同時可以是欺騙和背叛,被修飾竄改,製造虛假陳述。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指出:「表面就在這裏。現在想一下——或者說,憑直覺感受一下——表面以外是什麼,如果以這種方式看,現實將是怎樣的。」觀看是複雜的行為,在影像擷取真假參半的世界,我們觀看,既是追求事實,同時也要質疑假象。
《L is L》青年藝術家聯展由楊德銘(Paul)策展,展出九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陳雅慈、鄭鈺汶、張卓敏、蔡有昌、劉開炘、羅子晴、梁智輝、謝銘思及黃巧兒。整個展覽似乎都在對照真實記錄與虛假陳述。今次為第二屆青年藝術家聯展,Paul表示今年的藝術家比較內斂,整體氛圍比上屆嚴肅和認真,而且較多回歸到攝影媒介,譬如攝影的黑房技術,攝影的本質探討。「我不會說有一種單一的想法,他們的想法好多元,好難有一個歸納,也不需要。」
重現死亡與悼念
是次的作品大致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攝影媒介上的追求,另一類則探討議題為主。對於後者而言,今次參展有三位藝術家不約而同地以去年的自殺案和死亡為主題,儼如形成一個獨立的主題區域。陳雅慈的《浮的十四天》就以寶麗來拍攝人體,借用移膜過程,呈現脆弱的薄膜,飄浮而破裂,連結到身體浮於水面的脆弱狀態,回應去年多宗浮屍發現案。
影像擁有真實事物的特性,可以是對現實的一種解釋。謝銘思從去年的報紙新聞照片作出剪裁和歸納,尋找不同相片的細節,整理出九個同一性的類別,如建築物、救護車,警察等,作品取名《雷同》,Paul表示:「雖然每個個案都是不同,有背後的故事,但在新聞照片的呈現中,你會發現好多相似的事物。以我的角度來看,是反思新聞攝影有沒有侷限,當呈現自殺新聞的時候,會否變成一種陳腔濫調呢,或者內裏的元素是否司空見慣呢?」攝影能真實反映生活和事件,美國攝影師Emmet Gowin就曾言:「攝影是一個工具,用來處理大家都知道但視而不見的事物。」新聞照片中的自殺個案藉着歸納而再次呈現被拍攝者的深刻性。
而鄭鈺汶則到訪多處自殺地點拍攝,編纂成一本厚厚的書,名為《Peace, Imperfect Peace》,Paul認為這恍如一個很重要的紀念碑,也是一種悼念。「當大家去想悼念,可能都是很簡單的文字,但背後其實有好多複雜的事物。什麼是悼念呢?一張紙、一句句子和一張照片,算不算sincere的悼念呢?但疊串成一本書時,又好像變成厚重。」
提供證據的虛假陳述
Paul指出:「我避免把單一主題放在這個展覽,盡量是多元化,但整體來說,可能是與攝影的真實有關,或者講攝影帶來的聯想。」黃巧兒的《實時》便巧妙運用不同形態的光影,表面展示時間流逝,使同一幀照片上有了時間的幻覺,Paul指出是「用空間去換時間」,以虛假的空間呈現虛假的時間,「攝影,你以為看到的是很真實,其實可以是營造出來的虛假影像。」
劉開炘的《清遠紀事》同樣以虛構探討真實,她在這次作品利用網絡上的清遠照片、模仿坐火車向外遠眺的場景,作為一種故事的虛假陳述,假設存在的某件事情如影像所編排,編造「家鄉」關係。Paul表示:「她所用的影像都是以往我們相信可以真實憑據的事物,但透過narrative,其實也可以製造一些假象。」當照片提供證據,事情好像就變得可信,但我們理解事物,往往在於懷疑與求真的過程中得到答案。
我們無法把世界理所當然地視作它被呈現的樣子,展覽取名為L is L,不是A或B,卻是定調得黑白分明,在指鹿為馬的時代更儼如諷刺。L可以是Light、Love、Life等等,問到Paul會擷取哪個詞語,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是那個粗口字詞啊。展覽名字來源是『我哋真係好L鍾意香港』一句。這個年代總是遇到一些事好想講粗口,好多事不可理喻,好荒誕,我唔係話要confront,但要表達這種情緒。」
《L is L》青年藝術家聯展
地點:JCCAC 光影作坊
日期:2020年10月3日至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