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審查與自由】出版的價值 在於能被看見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出版審查與自由】出版的價值 在於能被看見

28.03.2019
SunnyChoi
_20180512_131047
《閱讀的島》:一本專門討論出版業為主的獨立刊物,由友善書業合作社發行,內容橫跨作者、發行、書店、政策,介紹不為人知的行業細節。
《閱讀的島》:一本專門討論出版業為主的獨立刊物,由友善書業合作社發行,內容橫跨作者、發行、書店、政策,介紹不為人知的行業細節。

一本書的價值,在於閱讀它的人。如何被大眾看見,是每個活在出版行業的人,都要思考的終極命題。出版社縮編;大書店接連結業;獨立書店來了又去,牽動背後本已脆弱的出版業,變得更零碎、單薄。要保護僅餘的生存空間,上至作者下至書店,從社交媒體至店舖營銷,整條產業鏈都為爭取能見度而奔走。許多你和我看不見的齒輪運轉,全為攪動一座城市的閲讀胃口。

在台灣,出版的本質很殘酷,不是所有書,都能登上書店舞台,書的價值由讀者而定,說白點,就是市場萬歲的世界。出版社新書出閘,往往由發行商和大書局主導折扣;小書店要購書,確定買夠份量才肯做你生意。當然這些香港都適用,我們更懼怕被有形之手操控,但相對自由的台灣出版業,又是否代表可以逃離於市場的無形之手?

台灣書業有所謂「三大通路」:誠品、金石堂、博客來,不論實體還是電子店鋪,一年三百六十五都在做折扣。對沒有發行商網絡,規模細小的獨立書店來說,要緊貼大集團的價格比登天更難,賣一本就蝕一本,非連鎖/獨立書店每年數量下跌30-50間。台灣傳媒對書籍銷情形容,由過往的「寒冬」變成「冰風暴」甚至「雪崩」,近年似乎已經想不出新的字眼。

喪失發售的渠道,等同失去話語權,2014年底,多間獨立書店的老闆共同創立「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簡稱合作社),協助規模細小的獨立書店,以合理價格進書,嘗試重建被發行商壟斷的生態。

蔡文力(Eric Tsai)是合作社的現任經理
蔡文力(Eric Tsai)是合作社的現任經理

他認為要書店獨力面對發行商,近乎是不可能的事。「無限擴張的折扣割喉戰,令整個行業的每一環都在互相擠壓,這是最壞的情況。」一本書經過發行商到大通路銷售,出版社原來自剩四、五成利潤,扣除印刷及運輸,所剩無幾。掌控出版業的供應鏈,有時比作品本身,更具話語權。

為獨立書店提供條件

現時合作社寄身於新竹一間民宅中,充當發行商角色,每天出貨2,30箱書,送往全台共157間獨立書店。對蔡文力來說,合作社既是社企,又是社會實驗,入貨出貨,是合作社的每天勞動。

合作社負責聯繫出版社,將書籍分門別類,讓社員選書。書目中除了獨立出版社,也有政府、大學的出版物。當中更包含不少印刷品、獨立出版的CD、紀錄片、影片,連雨林咖啡都有。蔡文力很強調由社員的自主選擇,「多樣性、自主性是合作社的優勢,最獨立,哪怕是一人出版社的書,在這裡也能找得到。匯集需求,才可以向經銷商追求合作的籌碼。」

合作社為獨立書店尋求談判條件,不能單靠把口。訪問時蔡文力常常提及,社內工作大多都是實務,而且無比繁雜瑣碎。不能裝文青,因為一本書,不僅僅是理想這般簡單。

筆耕小書店選址於新竹市的一條小巷中,從大街走入小巷;從地面跑到樓上,是同代獨立書店的特徵。
筆耕小書店選址於新竹市的一條小巷中,從大街走入小巷;從地面跑到樓上,是同代獨立書店的特徵。

他自己也開書店,面對的狀況,跟這幾年開張的獨立書店一樣,都是先知道「合作社」的存在,才明白自己有條件開書店。「他們知道有渠道,心裏才踏實一點。像我在新竹的店,說是明天開幕,其實早已試業半年。」知識與經驗,都有合作社支援,但他們仍然步步為營,更多時是為了看市場反應。

香港的圖書市場,無疑看重市場,但出版業界的自我審查,也令原本可以承擔開發的書籍大大減少。蔡文力認為相比香港,台灣目前的出版市場,還沒受太多政治壓力,既幸運又不幸。「可能出版相較其他產業,產值太微小,尚不足為中國重視,借力來以經濟牽制台灣。」但是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他有點保留,「影響層面和產值大好幾倍的影視,那就很不一樣了。」

在台灣,影視仍是市民的主要娛樂,閱讀政治議題書籍的讀者,蔡文力認為仍是小眾中的小眾。讀者少,來自政論節目、新聞上的政治綜藝化。「大多民眾,根柢裡覺得政治骯髒,自身能不碰就盡量不碰,卻又愛抱著旁觀看好戲的心態,看政論節目吵架。」講政治的書雖然不多,一直都還是有,在台灣國際書展,也可看到獨立出版的身影。「今年是鄭南榕自焚逝世30週年,有出版一點書,但真的,只有一點點。」

書店生存下來了 那書呢?

幾年下來,更多獨立書店投身,後浪推前浪,蔡文力認為它們並非在重覆自己,獨立出版社也樂於與合作社結盟。文創商品配合咖啡店式的經營,現在大行其道。「書店的形態轉變,其實都是為了生存下去,怎樣做複合的經營,突破我們對既定書店的想像,都值得我們注意。」

當大家都朝向這個文藝生活的座標,真正個性鮮明的獨立書店,變得稀少而珍貴,蔡文力指這種現象正衍生出另一重問題,「目前獨立書店在台灣的既定印象,就是賣文學、社會科學類的選書,跟咖啡做結合,其實也是不得不已。」一旦複合久了或多了,書在店中的主體性就面臨危機,「書還會不是書店的主題呢?還是要淪為裝飾品而已。」

以上年度計,每月平均有兩家獨立書店,逆市進入合作社。他同意速度出乎意料,「可惜沒有反映在書的整體銷售量中,活動辦得很興奮,但熱度跟銷售熱度,有時是兩回事。」新書分享、文化沙龍如雨後春荀,咖啡店也創造了有利的空間,但書最終都要賣出去,才能令出版行業,在這市場上繼續生存。

_20180512_131047
SunnyChoi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