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號稱「全球首家NFT實體畫廊」的創世藝術畫廊(Start Art Gallery),在尖沙咀K11 MUSEA開幕。有別於一般傳統畫廊,它不是一個牆身純白的寬闊展覽空間,而是在場內豎立或在牆上安裝多個屏幕,在屏幕呈現畫廊所收藏及推廣的NFT數碼藝術品,或圖像,或動畫,時而更替。
「我開這個畫廊,更多是為了教育市場。」畫廊創辦人Vivienne Tung表示,現在關於NFT和數碼藝術的資訊都在網絡上,難免使人覺得這些事物與自身生活相距甚遠,因此她想設立實體畫廊,讓大眾直接感受數碼藝術,「當你可以真實感受到,就會覺得離你很近,而且會覺得原來我的辦公室、茶室,或者家裏,擁有這樣的一幅數位藝術品也是滿有意思的、滿奇特的,藝術品不再是僅限於一個雕塑或平面作品。」
【延伸閱讀 ➤ 什麼是NFT?加密藝術?精簡指南理解非同質化代幣熱潮】
看準年輕一代客羣
在開辦畫廊前,Vivienne Tung在北京經營珠寶品牌,為顧客度身訂造珠寶首飾。去年中她聽聞NFT後,再多加了解,發現NFT的特點,原來與她過往造的珠寶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她其後大感興趣,慢慢從數碼藝術的關注者,變身推動者,更萌生在香港成立NFT實體畫廊的念頭。
「香港是世界上的藝術中心之一,相較倫敦和紐約,她優勢在於沒有稅。」畫廊最終落戶K11 MUSEA,Vivienne說,是看準其客源夠年輕。「它的消費羣體非常的年輕化,購買實力亦非常好。」她相信,年輕一代身為網絡世界的原住民,習慣數碼化的生活,更易理解新興技術與藝術,「他們是natural的,對於『元宇宙』、『區塊鏈』、『數字貨幣』、『NFT』、『數位藝術』都是natural的,可是我們還在學習過程當中。」
創世藝術畫廊是「全球首家NFT實體畫廊」,此前毫無先例可循,因此Vivienne要由零開始,想像一間NFT畫廊該有的模樣、呈現或營運方式。到臨近開業,無論是加密貨幣圈子,還是傳統畫廊、拍賣行的目前,各界都在密切關注畫廊動向,讓她意識到畫廊有多重要,「因為是第一家,大家都想來看看我們怎樣做。」
數碼藝術教育需時
「我們是三位一體在做的。」Vivienne透露,她的公司在建立加密藝術的買賣平台,也另有基金專投NFT,「畫廊則是線下的展示平台,為了做教育,讓大家真正了解加密藝術和數位藝術。」
在創世畫廊的開幕展覽,各個屏幕展示了畫廊收藏的兩個《CryptoPunks》,也有一些由畫廊與藝術家攜手推出或獨家代理的數碼藝術品。包括本地文化人李純恩在畫廊技術團隊協助下,將其水墨畫化為動畫製成的首份NFT作品《香江秋夜》,以及資深數碼藝術家Micha Klein與畫廊合作、用演算法生成的限量《Crypto-Pills》頭像等。
或有人不解甚或質疑這些藝術品價值何在,Vivienne回應,「數位藝術有它自己創作的難度,包括它裏面layer與layer之間的關係,每一層的變化,以至編程,都有一定難度。」她認為,假以時日大眾將更加明白數碼藝術,「當年塗鴉藝術出來時也是非常備受爭議,大家覺得看不懂,這不是小朋友的亂塗亂畫嗎?但現在塗鴉藝術家多麼出名和厲害。」
收藏NFT喜好首要價值其次
過去大半年,NFT交易額急速增長,屢創新高,吸引大量人湧進市場炒賣,Vivienne購買NFT,最先考慮的是對作品和藝術家的喜好。她隨後拿出手機,打開加密貨幣錢包,分享她個人收藏的NFT,包括一條由英國十二歲男童生成的《Weird Whales》可愛像素鯨魚,還有《CryptoPunk #1985》,讓她回想往昔讀書時期留短髮染金的自己。「無論是physical的藝術品,還是電子藝術品,我相信最直觀的出於你對這個東西的喜好,然後其次才是市場的價值。」
從Vivienne看來,現時市場也有不少誤解需要釐清,如有人會把實體藝術品鑄造NFT,但其實NFT不過是一張「電子認證書」,與NFT扣連了不等於作品頓變「加密藝術」,「就像不能把報紙複印然後搬到電視給人看,這是同一道理。」誤解加上炒賣風潮,或在蘊釀市場泡沫? 她承認感覺到泡沫的勢頭,「但我覺得我做的是藝術本身,跟這些沒太大關係。」她自信地說,「泡沫真正破裂之後,留下來最好的東西,才是今後市場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