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2024】作為香港攝影記者,置身台灣大選現場,他們有哪些觀察和思考?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台灣大選2024】作為香港攝影記者,置身台灣大選現場,他們有哪些觀察和思考?

14.01.2024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焯煇自二一年起被派駐台灣,圖中所示為他採訪用途的器材登記證與車票。

台灣昨(13日)舉行2024年總統選舉與立法委員選舉,終由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以逾558萬得票勝出。四年一度的選舉大事,競選廣告鋪天蓋地,各地造勢活動洶湧激烈,今屆更迎來「藍綠白」之爭,備受關注。現場不乏香港攝影記者的身影,是次分別和兩位攝記做電話訪問,一個特地從香港赴台採訪,先後親歷去年十二月香港區議會選舉及今屆台灣大選;另一位駐台多年,早於台灣大選初期便跟進當地社會事態發展,以圖輯呈現選舉特色。不妨從香港攝影記者的視角,看看他們置身台灣大選現場,有哪些觀察和思考?

新聞攝記現場觀察 談港、台兩地選舉氣氛與拍攝差異

阿志(化名)是香港自由身攝影記者,有三次台灣大選採訪經驗。他指,過往幾屆各有不同熱議重點,例如首名女性總統(蔡英文)出現,又或在不同議題上的觸碰愈來愈多,如同性婚姻。今年,阿志提早於一月初從香港赴台,替多間本地和國際媒體工作,連日隨記者訪問同行,並四出拍攝。大選當日,他完成十六個鐘採訪拍攝,直至接近凌晨一點才有空受訪。從為期十日的台灣大選現場拍攝工作,阿志嘗試比對去年十二月十日採訪香港區議會選舉的情況,同時表示兩者在性質不同層面有差異,較難直接比較,意指未必是最恰當的可比性。

首先是民眾的能量和表達意見的狀態。阿志指,在台灣採訪時感受到現場民眾呈現的能量十分澎湃。他拍攝不少現場洶湧造勢人潮,除了歸因於競選團隊的動員力量,他留意到受訪民眾既有情緒興奮的,也有理性表達意見立場。這點與他去年採訪香港區選的情況截然不同。區選當日,阿志也負責新聞拍攝工作,留意人潮較少聚集,入去票站都是單獨或兩三人,同時,他感覺市民較難表達到一些相反立場。

「我覺得那(香港)是一個避而不談的狀態。我兩次(香港區選及台灣大選)都有隨記者採訪,可能訪問談及一些比較敏感議題或者政治的時候,香港人大部分是避開,特別知道你的身份是記者,要採訪他,而且會拍攝或記錄,大部分人都不太願意說。在台灣是相對自由一點,或者開放一點,人們會跟你說他的政見是怎樣。」阿志以國家安全的議題為例,均見於兩地政治題目,「(香港)不是很直接的批評,但當一旦涉及到政治,可能無可避免說到一些主權問題或者管治問題的時候,大家就覺得是一個很容易踩到地雷的東西,就不如不說,講民生(議題)就可以講。去到台灣,如果講到國家安全,即使是問這個問題,較被大眾接受一些,很明顯從他們的對答知道平時都經常討論,才可以這麼容易回答。即使他支持統一或者不支持統一也好,國家安全這件事其實不是一個在他們眼中應該會避的問題。」

阿志(化名)今年赴台替多間本地和國際媒體工作,拍攝台灣大選。
阿志(化名)今年赴台替多間本地和國際媒體工作,拍攝台灣大選。

另一方面,作為攝影記者,談論到影像拍攝,他坦言,或因彈性與自由度較大,在台灣拍到的東西比較多,當地警察較少全副裝備上陣。他留意到台灣民眾普遍較能接受到相機,「當記者問他們可不可以拍照的時候,他們會有一個反應問是哪裏的記者,如果我開個牌頭,說香港或者美國外媒,反應是會有一點不同。」此外,採訪規限上,台灣投票站比較容易進去拍攝,相關場地限制對攝記來說不是很嚴謹。

阿志憶述香港區選情況,表示日間街上仍然有不少拉票造勢的街站,鏡頭下無疑是很熱鬧選舉氣氛的畫面;與此同時,投票站外時常出現為數不少的警察,如在粉嶺一間學校的投票站門外,就有三架衝鋒車、一架「豬籠車」,車上架設監察器材,他形容是守衛森嚴的感覺。他坦言這種氣氛直接影響到自己不敢像平時那樣拍照,走位未必很大,對於何以有此反應,他只簡單表示:「可能是曾經經歷過一些事情,我都不確定。」

駐台多年 以圖輯呈現台灣大選特點 了解在台港人的處境

陳焯煇現職為網媒攝記,曾採訪兩屆總統大選及九合一選舉,自二一年起被派駐台灣。在大選時期,他的日常職責同樣包括隨記者做專題採訪。此外,去年五月他便開始準備組織圖輯。他表示,比起一些如「藍白合」(國民黨和民眾黨合作)記者會的大選新聞事件,他更專注花一、兩個月時間拍攝圖輯,認為拍攝視角有別於新近赴台的攝記,「(我)不會什麼都拍,最後開始靜下來,其實是有些跟現場環境疏離了。如果你剛來台灣的話,覺得什麼都要拍,整個場面由頭到尾拍一次才滿足。」

他試圖透過另一個方式呈現較特別的視覺:刻意選擇調至直度,落閃燈,並用拼圖方式把兩張圖片拼在一起,或因類似元素,或因強烈對比,形成有趣幽默的視覺效果。他解釋,這並非嘲笑意圖,而是以幽默可愛的感覺帶出台灣選舉的特點。「我覺得台灣選舉有幾個特點,第一就是好嘈。好大型,像演唱會,大家都很興奮。第二個特點是有一點點俗豔,尤其國民黨,很重彩(飽和度高)。」

陳焯煇也策劃以選舉廣告板為主的圖輯,因他留意到,尤其九合一選舉的廣告版,除了大型之外,內容很特殊,「有些候選人會拿着籃球,或者穿空手道服,拿消防水喉,這些看板是很特殊的,有啲cult,選舉元素很高,就是因為這種本土。」他特別喜歡台灣選舉其中一點,就是宮廟,候選人都會去拜廟,把選舉和傳統宗教連結。

+1

以採訪兩屆的經驗,陳焯煇觀察到香港人的立場在四年前後台灣大選的分別。二〇二〇年,蔡英文競逐連任成功,「那時候香港人很開心,更加熾熱,想投入台灣選舉,無論他們有沒有選票。在蔡英文當選的現場,在北平東路民進黨黨部前,活動完了,有些香港人都沒有散去,在叫口號。你會覺得這條街就是香港。」四年後再一屆大選,期間他也跟進在台香港人的專訪,了解到港人在台灣定居或者申請居留權的困難,現時感覺「沒有了四年前好像很亢奮的心情」。他表示,很多台灣人知道香港目前的情況,知道他是香港人都會問及人身安全的問題,「最多和我說話的是司機,聽到你香港人就會問你很多問題⋯⋯最近台灣選戰,他們聽的題目最多是台灣和香港的股市比較。」

「台灣的選舉從來很熱鬧的,特別是這一個月很熱鬧的,我會有一種對比,當然也會有一些感慨,在香港不可能再實施這種民主,有很長的時間都未必看到一些日子。我是香港攝記,其實最有意義的是什麼?做新聞攝影的工作最有意義就是記錄自己城市的歷史。」陳焯煇坦言,來了台灣之後也要面對這個問題,惟有繼續學習站在香港人的位置去看台灣大選。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