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她標誌性的交通工具。如果在香港要坐天星小輪,在里斯本要追tram 28,那麼去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就一定得坐地鐵。買一張票,鑽進萬呎地底,會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宛如山洞的Rådhuset Station、佈置成地底花園的Kungstradgarden Station、天花掛滿霓虹光管的Odenplan station,接近100個站,個個風格迴異,被喻為全世界最長的藝廊。恰好證明,對每個瑞典人來說,藝術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站免費導賞團
藝術計劃早在1950年開始,共有接近100個車站,擺設了或佈置成藝術品,參與的藝術家超過140個,因為由策劃至實行,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所以藝術家多為本地人,以便全情投入。
為了推廣地鐵站內的藝術品,地鐵公司逢星期二、四和六下午都會舉辦一場導賞團,全程約一個半小時。夏天更會提供英語團,費用全免。參加當日,發現此團極受歡迎,參加者多達三十人,圍着專業導賞員,走遍各個大小地鐵站,由美學談到歷史,每個車站,也是姿采盎然。
地鐵站長出真花園
有些地鐵站,會和路面地標互相呼應,例如Kungstradgarden Station。為了凸顯地面國王花園的風光如畫,藝術家就將地鐵站,佈置成一座活生生的地下花園,走進去,不但看到宮殿的一柱一瓦,氣派萬千的石雕,還有小橋流水,石頭上生出真苔蘚,背後感到一陣清涼。「此處是唯一一有水流過的地鐵站,真的很像花園。後來衍生一種紅蜘蛛,在這裏和西班牙某森林才有。」導賞員如是說。興建此站時,共花了七年,而且每年投入天文數字去保養及維修,才可以一隻蚊也沒有。
又有些地鐵站,社會意味深長,例如T-Centralen(中央站)。它是斯德哥爾摩第一座注入藝術元素的車站,其藍色線的大堂及月台,塗上藍色,易認又標誌。其中,一位藝術家Ultvedt在1975年時,在車站牆壁塗上禾秧、花兒及工人的剪影圖,向興建地鐵站的工人致敬,對當時社會氣氛來說,別具社會主義(socialist)意義。
更有些地鐵站,年資短,所以藝術品玩味重,較創新,例如Ordenplan Station。車站有很多分散的現代藝術品,最奪目就是一幅350米平方米大、掛在天花的霓虹光管裝置,閃閃發光,吸引眼球。也例如 Stockholm City Station,放了大量裝置藝術,如《Cuckoo Clock》,24小時播放關於時間的動畫,提醒趕車的人,分秒必爭;如《Andetag och Fotfaste》,瑞典名字,不明所以,但見到,人人會爭先觸碰它——巨大的可麗耐陶瓷椅,可以爬,可以坐,是最平易近人的休息站。
藝術比廣告重要
買一張全日票,花上兩三時,各式各樣的藝術品盡收眼底。瑞典人都常說,想看藝術品,根本不用專門到美術館或藝廊,上班下班已經看飽了,每次觀賞,都在鍛鍊大眾凡人的美學和態度。
瑞典人重視藝術,尤其是公共藝術(Public Art),在地鐵站的佈置與規劃細節上,處處見誠意。背後原來是Stockholm City Council交通部發功,該部門內設有個專門負責藝術(Business Manage Art)的小組。負責人Sofia Broman指出,設計一個地鐵站的藝術或藝術品時,他們的原則,首要是以安全第一,藝術第二,廣告第三。「瑞典人很着緊藝術,所以廣告都排在藝術之後,況且廣告可貼在車身上,我們想停留在大堂及月台的人,眼睛看別的。」Sofia解釋。
基建1% rule 貢獻公共藝術
Sofia隨後指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瑞典人關心公共藝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1963年,Stockholm City Council通過了一個名為「One Percent Rule」的議案,規定當所有新基建興建時,需投放總成本的1%,作藝術佈置及投資,而斯德哥爾摩更是強制實行的城市。
雖然瑞典不是唯一實施此例的國家,但卻將此例大力投放於公共藝術和教育,尤其是1990年代開始到現在。在地鐵站,藝術品,不但是娛人的裝飾品,更多時是直接介入社會的方法。像上述提及的Ordenplan Station,另一邊邀來兩家學校,有市中心私立學校的兒童,也有貧窮地區Rinkeby的小孩,長期合作舉辦pop up展覽,證明給人看,藝術無分貴賤。
當香港人還在爭論菜街的公共性時,地球另一端的瑞典,卻將公共藝術推到極致。地鐵站的藝術品,由挑選,建造,合作甚至保養,不但透明度高,而且民主成分高,確實是每個喜愛藝術的人趨之若鶩的烏托邦。
Stockholm Metro Art Tour
日期:6月2日至8月20日 逢星期二、四、六
時間:下午3時
集合地點:SL Customer Centre, T-Centralen Metro station (entrance from Sergels torg)
網址:sl.se/en/eng-info/contact/art-w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