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特的文化背景,建構出與別不同的城市面貌,走在城中不同角落,日常生活與歷史印記就在不知不覺間相互交纏。垂誼樂社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以流動的城市為背景,將音樂會與演奏家帶進古蹟建築,從城市記憶中發掘音樂靈感,以至歷史文化的深層意義,讓公眾細味藝術、文化、社區之間重疊交錯的連繫。
垂誼樂社自去年開始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開展全新「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於大館及其他香港古蹟建築搭建舞台。除了呈獻原有的古蹟音樂會外,更注入多個新元素,包括駐場藝術家、導賞及教育項目等,讓更多社區人士參與藝術。第一階段的「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於去年九月率先在大館啟動,今季兩場重點音樂會將於11月19、22日在中環大館及銅鑼灣保良局中座大樓舉行,除了多場音樂會,更舉辦多個免費公眾活動。
大館眾樂樂
大館的前身是中區警署建築群,現已成為一個集古蹟及藝術館於一身的建築群。是次「賽馬會樂・憶古蹟」音樂會,國際知名的大提琴家李垂誼將與一眾香港音樂家,在大館不同角落演出,包括中央裁判司署、賽馬會立方及域多利監獄的戶外空間。連串活動的壓軸項目,將於11月19日舉行。屆時,屢獲國際鋼琴大賽獎項的李嘉齡與張緯晴,將分別演奏俄羅斯作曲家亞倫斯基的鋼琴三重奏,以及「樂聖」貝多芬的第四鋼琴協奏曲。此外,音樂會亦送上香港作曲家周子騫和廖梓丞受大館啟發而寫成的新曲。
周子騫和廖梓丞為垂誼樂社2020「作品徵集」比賽的得獎者,二人獲選參與「賽馬會樂・憶古蹟」活動,並到大館作資料搜集,為他們的新曲尋找靈感。本身主修建築的廖梓丞嘗試探索音樂與建築之間的連結,創作了《浮城一瞥》。周子騫的《渡人・一牆・過客》,則以音樂描寫當年越南偷渡客在域多利監獄的短暫足跡。
樂聚關帝廳
另一場音樂會將於保良局中座大樓關帝廳舉行,保良局中座大樓位於銅鑼灣禮頓道66號,是保良局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現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本地音樂菁英在李垂誼率領下,演奏浦契尼、羅西尼及皮亞佐拉等樂曲。音樂會更將重演香港作曲家梁書銘啟發自這所古蹟的作品《禮頓道66號》,以音樂追溯十九世紀的香港社會風貌。該場音樂會後將設有古蹟導賞,讓觀衆了解保良局「保赤安良」的歷史。李垂誼表示:「我自幼住在銅鑼灣,當年經過保良局時未有機會入內參觀,所以當我於2013年第一次在這裡舉辦古蹟音樂會時,覺得很特別。」以音樂喚醒香港歷史,亦正是「賽馬會樂・憶古蹟」的宗旨。
「賽馬會樂.憶古蹟」音樂會推介
日期:2020年11月19日(四)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
票價:$220
日期:2020年11月22日(日)
時間:下午3時
地點:保良局中座大樓關帝廳
票價: $200
尚有多場社區音樂會及免費活動,詳情可於 http://www.musicussociety.org 查詢登記。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