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劉天麟:以攝影療癒家庭創傷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攝影師劉天麟:以攝影療癒家庭創傷

裕民坊重建前拍下的全家幅
Dick一家的全家幅攝於紅綿道註冊處,他說當年為排到心儀日子註冊要排很長時間。
這一家五口都是醫生,拍攝當日部分家庭成員還特意穿上醫生袍。
祖父母帶着手抱孫兒來到從前養活一家的大澳蝦艇拍下全家幅
鵝頸街市天台兒童遊樂場
伊利近街兒童遊樂場
南華大莆兒童遊樂場

身體受傷,傷口會隨着時日慢慢癒合。看不見的傷痕,是最難痊癒,例如從家庭帶來的創傷。

攝影師劉天麟(Dick)由外婆帶大,經歷父母分離,踏進社會後還要代父還債。家,於他是流離與受創的概念。他藉拍攝主題為《家》的相片,走出掩藏着的成長創傷,重新找回家的意義。

攝影作為自我療癒過程

現為香港國際攝影節副主席的Dick,最近於光影作坊展出他在香港首個個人攝影展《家》,當中有《原點》及《淡》兩輯相片。《原點》攝下多個人迹罕至的遊樂場,讓人在社會闖蕩後,重新凝視孩提時最先學習規則的原點。而《淡》是花了三年為不同家庭拍下的全家幅,文質彬彬的Dick緩緩解說:「上一代喜歡齊齊整整上影樓拍照,可能因為有孩子出生、有人畢業,或定時定候就會去拍。但這個年代人人都說忙,想聚在一起也不易,外國人反而還有Family day,因此萌起想拍下全家幅的念頭。」

Dick會把照片贈給家庭留念,而展出的則是另一輯背景清晰,但家庭成員面目模糊的系列照片,皆因他在拍攝過程反思到家的另一定義。「很多人覺得構成家的重要元素是空間,但我反而覺得是時間。」人物模糊的身影代表「淡出」與「消失」,訴說家庭成員或會因壽命長短或情感變化等因素離開這個家庭組合。家未必拘囿於原生的組合,他同時希望藉相片提出猶如電影《小偷家族》的詰問:「跟你最親近的人,是否一定和你有血緣關係?」他覺得「時間」最終會告訴一切,對家的重新反思讓他對自身的家庭關係有所釋懷。

Dick從攝影過程重新思考「家」的意義
Dick從攝影過程重新思考「家」的意義

照片沒有說的故事

拍攝《淡》這輯相片並不容易,「那些模糊的效果並非用Photoshop製作,我是用中幅6×6菲林拍攝。攝影的濛有不同程度之分,要做到一致的濛有點難度,尤其香港踏後一步就是馬路。」還有家庭成員會爽約,有子女會說工作很忙,或父母所選的雞檔拍照背景不夠體面而不來。照片的拍攝地點都是被攝家庭經溝通後,特別選定對他們別有意義的地方,拍攝過程看到更多的是温馨感人的畫面……

有一對同是空中服務員的父母穿起製服,分別繫上紅色醒目的領帶及穿上紅色外套,帶着一對稚氣的兒女,來到二人結緣的舊啟德機場拍下全家幅。Dick回憶當時拍攝完後的情境:那位太太的眼眶快逸出淚水,並忙不迭地感謝他,說他們很需要拍下這幀全家幅,頓時令Dick有點錯愕,原來她的丈夫已患上末期肝癌。「我當時也嘩了一聲,平時也想用攝影去幫助人,那一刻真的覺得用攝影做了一樁很值得做的事。」

展覧由攝影家劉清平策展
展覧由攝影家劉清平策展

另外,他也有在現已絕迹的大澳蝦艇及裕民坊為三代同堂拍照,祖父母輩在拍攝後向孫兒訴說他們引以自豪的過去,都是難得的天倫時光。每次拍攝,Dick還會帶一張只夠兩個人坐的小長椅,讓家庭自行安排排位,從照片中察看不同家庭的核心。

展覧場地的一角還有Dick遠赴日本印刷的個人攝影集《家》,此書邀請了文學家吳耀宗及音樂人何卓彥(CY Leo)作跨媒體創作合作。書中除了《原點》及《淡》,額外收錄的《回歸》圖輯也是滿載故事。他到老人院問老人家最想做的事,然後他就拍下相關地方並印在佈景板上,以攝影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完成心願。有伯伯說他一生人從沒坐過飛機,Dick拍下雪端的照片,安排伯伯在佈景板前恍似飛機椅的座位坐着,讓伯伯透過相片一嘗在空中翱翔的滋味。有個老人家則想一家人去看日出,全家人當日悉心打扮到來拍照。Dick說他的家人之前較少來看他,那天讓老人樂透了。為多個家庭拍攝的歷程讓Dick感到快樂,同時療癒了他心裏缺失的一塊。

《家》劉天麟個展

日期:即日至11月17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 11:00am-1:00pm ; 2:00-6:00pm
展覽地址:光影作坊(石硤尾JCCAC L2-02)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