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文化

(三)國際藝術家參與:從城市到里山 香港部屋駐留創作

大地藝術祭多年來有不少國際藝術家參與駐留計劃及創作,也會在當地設立不同國家地區的獨立展館,如成立於二○一八年、位處津南町的「香港部屋」,每年都展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當香港藝術家走進越後妻有,對這片獨特的里山文化有哪些想法?今屆「香港部屋」展出藝術家曾敏富及譚若蘭創作的「一樣不一樣」, 顧名思義是表達香港與越後妻有兩地的城鄉差異。

「香港部屋」在二〇一八年於津南町成立,多年來展出不少香港藝術家作品。

最初二人經公開提案徵集,在申請時早已計劃以津南的山、人和時間為主題來創作。他們獲選為今屆香港部屋的參展藝術家後,直至今年一月, 隆冬之時,才真正踏足津南這片土地。 三次駐留期間,他們體驗與自然渾然一體的里山生活,有更多機會與農民閒話家常,從冬季鏟雪,聊到農耕收成,分享豪雪地帶的名物「雪下人参」(即紅蘿蔔)。譚若蘭說:「感受津南居民很順應四季,跟我們城市人的生活十分不相同。最初未出發之前,都會想到鄉村和城市當然不一樣,但是去到當地,日出而作,夜入而息,接觸那些土壤,才真真正正感受到跟大自然的聯繫和時間的不一樣。」

這點對時間的感悟,是二人在駐留期間最深刻之體會。在「一樣不一樣」中,他們製作了多個手造泥盤,借用津南農民的莊稼農具在泥盤靜靜轉動,顯然以時鐘為喻。曾敏富指:「對於人和時間的關係,想同時把城市人和農家的角度都表現出來。」他直言,駐留創作未必能在短時間內為作品構想帶來很多改變,「當我們做一件作品,要決定很多東西,呈現怎樣的作品,需要很多支持。最初是有一個方向,但最終作品建立的氛圍,像燈光設計等等,都是由當地體驗、和鄰居溝通的關係所確立。」

曾敏富(右)及譚若蘭今年曾三次到津南町駐留創作,親身體驗農鄉生活節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次作品融合了在津南收集而來的竹、水泥,土壤與農具,過程中曾敏富及譚若蘭得到當地人許多幫助。 例如當他們購置大件物料時,雖然存在語言隔閡,但店舖都很友善熱心幫忙解決搬運等問題。另外,是次展出一段錄像作品,在牆上投映津南與香港日夜交替的遠景,從鄉村小鎮悄然轉換到高樓林立,時間無聲流逝而周而復始。當中津南遠景的拍攝部分,是由村民特地凌晨三點帶領他們一起到「川の展望台」,靜候日出時分的信濃川景象,曾敏富及譚若蘭坦言這些都是很窩心的經歷。

場內另一個作品是由手造紙與竹架構築的山脈裝置,同樣地由當地居民協助運送竹枝,製作支架,並裱以透薄的手造紙,由香港與津南兩地辦公室回收廢紙混合,再次把兩地連繫。二人對手造紙製作並不陌生,然而,譚若蘭提到今次抄紙時,發現當地紙材、油墨,以至水質與香港的都不同,需要重新適應。

從繁囂之城來到僻靜鄉村,他們希望作品是能夠融入當地。曾敏富續指:「有些感受是我們作為一個香港藝術家帶過去,有些東西是從那裏得到並整合,每一樣東西都有一個平衡和支持。」從駐留的相處細節,到作品的表現,是城市與鄉鎮的交流,也是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焦點作品五:香港部屋「一樣不一樣」(同じで同じではない)@津南

藝術家:曾敏富和譚若蘭

今屆「香港部屋」新作是曾敏富及譚若蘭的「一樣不一樣」,以時間為中心呈現香港與越後妻有兩地的不同。

香港與越後妻有的連結

早於第三屆大地藝術祭起,當時任職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的許日銓帶領大專學生赴越後妻有,加入義工團隊「小蛇隊」;藝術家伍韶勁則曾參展第四屆大地藝術展,其後也在當地製作「二十五分後」流動藝術裝置。有了這些連繫基礎,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和大地藝術祭開始合作,直到二〇一八年,在津南町設立「香港部屋」。

「香港部屋」的小屋建築由葉晉亨帶領建築團隊設計,改造棄置民居,以幾何設計糅合大量質樸木材,自然簡約,並加入鐵閘、霓虹燈燈牌、鐵皮信箱等元素。過去作品都與津南息息相關,如梁志和和黃志恆的「津南遺失博物館」發掘津南舊圖片的故事。近年各地實施不同防疫措施,香港部屋仍有展出新作,如林東鵬的「半步屋」,進行大量資料搜集,由藝術祭團隊拍攝津南照片,以線上視像形式和當地居民交流,從中建構出他對津南及藝術祭的想像,用繪畫、音樂、影像多個媒介呈現。

此外,新潟作為產米大縣,二〇一五年香港藝術家楊秀卓與農夫袁易天展開 「大地予我」種植計劃,袁易天帶領多位來自香港農夫,跟隨當地農夫一同以永續農業(permaculture)方式耕作,另外,楊秀卓在稻田裏以工字鐵創作藝術裝置,諷刺對農田無節制破壞的失衡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