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醒波與孫兒梁智宏(Andrew)之間,距離萬丈。你在天上,我在人間。Andrew對爺爺最深印象,是三歲瞻仰遺容的一刻。你唱《鳯閣恩仇未了情》,我聽《Phantom of the Opera》。大戲與鬼佬大戲,東與西,在兩極。
這麼(親)近,又那麼(遙)遠。三十七歲時,他忽然「開竅」,密集「進補」爺爺作品,始發現粵劇不老土,粵語片不殘,可以好聽,好睇,好靚,好型。男人四十,四萬咁口高呼自己是個粵劇幼稚園生,跑到油麻地戲院看演出,就連神功戲也不錯過。「我覺得爺爺好似喺平行時空教緊我嘢,唔係佢,我唔會鑽研呢門文化。」波叔今年110歲冥壽,Andrew出力協助重映電影及辦回顧展覽,希望比他年輕的一代,都能認識這位一代名伶。
與粵劇的半生緣
Andrew是四份之三個番書仔,中五前在「喇沙」讀書,學鋼琴唱choir。喜歡西洋音樂劇順理成章,覺得粵劇老土乃意料之內。「粵劇喺我成長嘅八、九十年代,不論演員定係觀眾都有斷層。大家都鍾意外國文化,英文歌、J pop,都會聽梅艷芳、張國榮,總之就唔會留意到粵曲。」那個年代,媚外是前衞,粵曲只能靠邊站。
赴英國讀大學,佔盡地利,不飽覽音樂劇?對不起自己﹗「放親假都特登坐火車落倫敦睇musical,學生票咁平真係無理由唔睇。」喜歡粵劇的時辰未到,伶人一開口他總是聽到耳都側。「嗰陣唔明點解女人要吊高把聲唱大戲。」即使爺爺是紅透半邊天的大老倌,他心底一直把粵劇同「娘」劃上等號。有人說苦瓜是「半生瓜」,要有些年紀方懂品嘗箇中甘味。粵劇之於他,是「半生劇」,閱歷儲夠了,才懂梨園瑰寶之美。
興趣mode亮起
典型香港人故事:為攀事業高峰,忙到癲碌到儍,忽略重要的人,錯失緊要之事,到頭來反問自己:咁辛苦為乜?早年任職於知名珠寶品牌的Andrew,管理大中華業務,出差頻頻,在空中多過陸上。「嗰幾年香港發生好多事,加上父母年紀開始大,我同公司講希望留港。我終於有時間睇番爺爺嘅演出。」一看,驚艷,再看,著迷,再三看,不得了。他說:「要嗒」,嗒動作,嗒戲服,嗒眼神,每項細節都出動金睛火眼。老倌在台上演繹開門,面前其實沒有一扇實際的門;入屋要提腿跨過隱形「門檻」,這些動作他覺得好看得很,不嗒不能。「又例如佢哋要騎馬,當然無馬,但佢哋手執馬鞭,加上動作,畀好多空間觀眾想像。」
我說這數年他的人生翻天覆地,他哈哈大笑謂:「係囉,三十七歲先來開竅。爺爺係粵劇icon,無理由我身為佢個孫連睇都唔識睇。」他以「BB班」知識觀看劇作,算是能心領神會,但說到透徹理解,他自問文學造詣及歷史知識還未到家。「有諗要唔要去學唱大戲,了解得深入啲,呢個下一步再算。」現階段他還是先勤力去看,不論規模大小。「之前我屋企附近有戲棚,做《六國大封相》。阮兆輝一出台好壓場,離遠睇會見到佢眼神都有交戲,好有氣勢。」認識曾與波叔合作的紅伶阮兆輝後,他得知更多爺爺往事,對粵劇興趣越燒越旺。
馬拉松式追看
港大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於波叔百歲冥壽時出版《梁醒波傳──亦慈亦俠亦詼諧》一書,用文字360度重塑波叔的演藝人生,隨書附送的一張影碟,給Andrew「煲到爛」。影碟收錄了波叔去世前不久與紅線女合演的《刁蠻公主戇駙馬》,是二人少有流傳下來的粵劇現場演出片段。兩個老朋友相隔30年沒見,同台合演實在難得。波叔沒當文武生良久,女姐也久沒演花旦,都使出渾身解數。「兩個都有段清唱,好好聽,我唔識形容,總之真係好聽,一啲都唔娘。」他慨歎無緣親眼欣賞。「如果我早五年出世,唔使多,就可以入場睇live,會有印像好多。」
波叔叱咤粵劇界,從文武生轉型至丑生,演出劇目多不勝數。他後來轉攻大銀幕又拍下四百多部電影,追看波叔作品,絕對是浩瀚工程。他說來輕鬆:「有心唔怕遲嘅。」今年年初,他成了西灣河的電影資料館常客,一有空就往館內的資源中心觀看波叔電影錄像。那裏有約二十齣,他全都看了。
姑媽文蘭再登場
今年八月將有五套波叔作品重映,簡直是滴漏再滴漏的精華。「《紫釵記》係戲曲片,佢仲一人分飾兩角,一定係首選;《光棍姻緣》『擔番口大雪茄』,嗰陣幾乎全球華人都識唱,唔係誇張,都一定要揀。」呆佬及烏龍王兩個喜劇角色都是經典,當然也在名單上。「睇佢嘅喜劇,會覺得佢唔鍾意複製自己,成日有新演繹方式。佢嗰陣睇好多西片,吸收之後融匯貫通,令粵語片無咁悶。」波叔歡樂傳萬家,總是讓觀眾笑到腹肌結實。
選播《嬌嬌女》,意義重大。電影女主角正是波叔女兒文蘭,是父女檔合演作品。「我哋希望有演員可以出席首映,姑媽可以。佢拍嗰陣十八歲,今年倒轉佢八十歲,好得意。」說到這齣作品,他雙眼發光,聲線激昂,表達對粵語片刮目相看之情。「 姑媽嗰陣成個『港版柯德莉夏萍』咁,好靚,成套戲根本係《West Side Story》。」他提及有一幕講述文蘭被古惑仔糾纏,接下去的劇情震懾他每個細胞。「撩女仔我諗住都係摸下手仔呀咁,點知竟然係跳踢躂舞,仲要跳得好靚,好《La La Land》。1956年已經有呢種手法嘅電影,仲要拍得好睇。粵語片一啲都唔殘,型㗎原來﹗」唔睇唔知咁好睇﹗昔日港產片走得好前,只是年輕一代認定粵語片娘夾悶,見到都立即轉台而後快。
以前要他相信有些事冥冥中有主宰,不可能,但他現在覺得有些事真的「整定」。「以前唔信,但『我們的波叔』呢個活動真係無心插柳。舊年年底UA CineHub負責人Ivan打電話畀我,話不如播番爺爺啲戲,然後我又識咗電影資料館嘅人,發現原來佢哋一早計劃今年搞『雄‧雙‧喜』喜劇拍檔program,重映爺爺同劉恩甲合演嘅『南北三部曲』。爺爺今年110,姑媽80,我40,年齡都係齊頭,好似注定呢件事要今年發生咁。」
Sir波不離地
梁醒波三個字響噹噹,他當然「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可是相處印象其實真係零。波叔1981年離世,他當時只是個三歲人仔,最記得竟是瞻仰波叔遺容那個畫面。「我腦海一直有阿媽抱住我去睇呢個畫面,大個先知咩事。」波叔離去,不只是梁家痛失親人,那時整個香港都哀悼。Andrew憶起許冠文兒子許思維曾跟他說:「你知唔知波叔當年死係幾大件事?《歡樂今宵》都要停播。」
追尋爺爺的事蹟,除了演藝成就,他更欣賞他的做人態度。「佢好貼地,你諗下佢係首位華人演藝家得到英女皇頒授M.B.E.勳銜,佢係Sir呀,但平日開棚戲,喺棚後面佢一樣著住背心短褲同大家一齊食飯,無大明星架子。」
這位大明星更出心出力為接班人謀福祉。幾十年前,很多粵劇子弟都目不識丁,波叔為了讓大家讀懂文本了解所唱的內容,積極爭取開辦八和子弟學校。每日早上八點他都站在教育司門前等候官員接見,最後成功爭取在舊樓天台辦學。「佢知道識字嘅重要,就算啲子弟最後唔做戲都可以唔使做苦工。佢一直善用身份幫人。我身為佢個孫,都要好好地做人。」
波叔是三棲藝人,粵劇、電影、電視各有粉絲。植根於粵劇舞台的他,沒因登上大銀幕或進了公仔箱就忘記粵劇本位,一直出力扶助。「佢好前瞻,見到粵劇後來少咗觀眾,又無乜新演員加入,佢見汪阿姐瓜子口面做花旦一定好靚,於是鼓勵汪阿姐學大戲。」波叔懂得運用明星的號召力,吸引非大戲迷觀眾。後來他又催生八和粵劇學院,有系統地培育新秀,提攜後進,而且常親自到校巡視,並非掛名出風頭,稱波叔為香港粵劇發展推手,不為過。
波叔玩Facebook?
《梁醒波傳──亦慈亦俠亦詼諧》一書推出時,Andrew特別為爺爺開了「梁醒波 Leung Sing Por, MBE」Faceook專頁,一直打理至今。「都有接近九年時間啦﹗借呢個平台不定期講下波叔,畀影迷睇番啲點滴,分享下佢以前嘅生活照。」帖文還包括粵劇新秀演出資料、粵語知識、波叔昔日廣告共賞、甚至Joan Cornella 展覽介紹等等。「梁醒波」馳騁虛擬世界玩面書,有趣﹗
波叔把孫兒帶到自己輝煌的年華,孫兒把波叔帶到高科技的當下,兩爺孫,似遠還近。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的波叔」電影放映
日期:8月18日至8月26日
購票:www.uacinemas.com.hk
「梁醒波.伶影之間」展覽
日期:8月3日至10月29日
地點:西灣河鯉景道50號香港電影資料館1樓大堂
日期:8月18日至10月31日
地點:UA iSQUARE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