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帶來的爭議 林憶蓮《沙文》的創作策略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metoo帶來的爭議 林憶蓮《沙文》的創作策略

03.01.2019
1_zfreb9vp6pah08rtfaqbvw2x
1_zfreb9vp6pah08rtfaqbvw2x
林憶蓮全新大碟中的《沙文》,採用了聰明的策略觸及性侵議題。

如《黑鏡》般的MV,指向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想像未來,林憶蓮推出的國語歌曲《沙文》,回應了Metoo運動的浪潮,同時亦掀起了流行曲處理性侵問題方法與角度的討論。有些傷痛,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到底這首《沙文》,用了什麼手法處理這議題?

流行就是面對大眾,而在討論性侵這議題,就不能忽視大眾對性侵的反應。單單以香港的例子,大家都可以看到,在不同的metoo個案中,在輿論上或多或少都有變成兩性對立的趨勢。「勞資糾紛」、「要脅」,在相關新聞的留言中,類似的這論比比皆是。這些仇女的言論,反映的是許多男性的焦慮。在最崇高的標準中,無論在性行為過程中的任何時間,只要有一方不同意,理論上就要終止,否則已可能構成強姦。許多男性的恐懼也許來自這裏:我怎能知道對方是否「真的」不願意?如果對方在事後又「醒覺」自己是不願意的,那我不就是很危險嗎?

而在性侵相關的案件中,為了保護一般比較弱勢的女性,男性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氣力去「證明」雙方自願,在這種情況下,華文區的metoo運動,由始至終帶有兩性的角力。

必要的組合

1_1x7xvg-yjhillfqoe4b1tg2x
阿信的角色,讓歌曲加多了男性的聲音。

一旦議題成為了敵我矛盾式的對抗,討論就更難開展了。譬如說,當你知道,這篇文章是一名男性所寫的,上面所寫的內容,你大可以界定為一個社會的既得利益者,為了保護自己所寫的言論,漠視女性整體所受的壓迫。在這情況下,身為男性,其實我很抱歉。

於是我們終於回到《沙文》這首流行曲了。除了由林憶蓮這位近年以「女皇」形態出現的天后歌手主唱(天后是歌曲第一波宣傳時常見的字眼,這帶出一個問題:如果歌手變了一名初出道的女歌手,甚至是男歌手,歌曲的傳播又會有什麼不同?),這首歌曲的創作核心,還有吳青峰與阿信。吳青峰負責的是歌詞部分,即是流行曲思想部分最重要的一環。而五月天的阿信,不單負責編曲,在MV中也有露面,而且還有與林憶蓮有對唱。

這個組合意味着什麼?一位天后,一位陰柔的男性,一位「男子天團」的主唱男性,這個組合明顥是經過仔細計算的,因為這樣可以開啓到社會的對話,在性這議題中,有三個不同的立場都參與了,這在歌曲中二人對唱的部分最為明顯。「這是基因的遙控 (我被遙控)/還是支配的誘惑 (我被誘惑)/隱形暴力的輪廓」,吳青峰寫的詞,其實是在比較中立的角度,寫出了兩性的指控與抗辯,而流行曲作為一個文本,其開放性其實比許多開宗明義的metoo來得更大。

tsingfong-header-665x310-v1_1
一向以陰柔形象示人的吳青峰,以折衷的筆法寫下這首歌詞。

對,不如回到題目的本身。沙文主義,到底是什麼?法語Chauvinisme ; 英語Chauvinism,原指極端的愛國主義,後來伸引出成不同領域中,盲目擁信自己所處群體,而對相關對立群體抱有惡意,甚至攻擊的思想。

於是沙文這題目,不一定只指向男性的暴力。暴力本來就是錯誤的,在華語流行曲中,這種隱諱的表達方式,也許非如此不可,但在metoo這普世的議題中,這種隱諱的表達方式,難道不是讓議題可以更深入討論的途徑嗎?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