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評論者黃愛玲在《法國新浪潮速寫》一文中寫道:「總覺得六十年代以後,電影就沒有年輕過」,她又形容,新浪潮「將電影的青春少艾永恆地留了下來」。這種對法國電影新浪潮的浪漫想像,所有喜愛新浪潮的影迷都能夠共鳴;杜魯福、高達、查布朗、伊力盧馬、華妲等新浪潮領軍人物的大名,似成了美好電影的代名詞。
若視1959年為法國新浪潮的起點─那一年,新浪潮氣勢如虹,在康城影展,杜魯福憑《四百擊》贏得最佳導演,阿倫雷奈以《廣島之戀》獲國際影評人大獎,代表法國新電影的影評人兼新晉導演備受關注─新浪潮距今已有六十載。然而,今日人們還在孜孜不倦的談論新浪潮,樂此不疲的翻看當年經典。新浪潮崛起的時代,無可置疑是電影藝術的黃金歲月之一。
時值新浪潮六十周年,今屆香港法國電影節亦以此為題,放映高達的《斷了氣》、華妲的《五時到七時的琪奧》、杜魯福的《祖與占》、積葵丹美的《羅拉》等新浪潮代表作。回顧新浪潮電影,它們固然在技術形式和精神內容上震撼法國以至世界的電影工業,掀起了藝術創作以至知識思潮上的革命。但在這種歷史、社會性的檢討外,新浪潮電影直接影響的,還是千千萬萬、遍佈世界各地的觀眾影迷。
幸得當年的知識青年引介及多個文化組織的推廣,香港影迷從法國新浪潮橫空出世之初,就有機會接觸到他們的作品。我們最主要想透過此專題呈現的,是在這六十年間,新浪潮電影如何影響了幾代香港影迷,甚或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過程中,更見新浪潮在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浪潮關鍵詞
La Nouvelle Vague 新浪潮
始於1950年末、終於1960年代法國的電影藝術運動,是對當年法國流行、着重文學改編的「優質電影」的反動;如浪潮般推動法國以至世界電影變革,影響無遠弗屆。新浪潮導演可分為「電影筆記派」和「左岸派」。
Cahiers du cinéma 電影筆記
安德烈巴贊及評論家友人於1951年創立的電影雜誌,匯聚了一批年輕影評人,在其中強調「攝影機筆論」(la caméra-stylo)、「作者論」(Auteur)及「場面調度」(Mise-en-scène)等的新電影概念。
Rive Droite 電影筆記派
這批導演本為《電影筆記》影評人,他們多自編自導,作品個人色彩鮮明,故事多設於都會化的巴黎。代表人物如法蘭索瓦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伊力盧馬(Eric Rohmer)、積葵利維特(Jacques Rivette)及克勞德查布洛(Claude Chabrol),也稱為右岸派。
Rive Gauche 左岸派
這批導演居於塞納河左岸,文化背景有別於電影筆記派,愛文學而不愛美國電影。代表人物如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及艾麗絲華妲(Agnès Varda)等。
Auteur 作者論
強調電影應該呈現導演的個性,崇尚個人獨創性,認為電影如繪畫、文學般是獨立藝術。
Jean-Pierre Léaud 尚皮耶里奧
1944年生,為杜魯福最重用的演員。他以安坦但奴(Antoine Doinel)的角色身份出演杜魯福的同名五部曲,包括《四百擊》、《二十歲之戀》、《偷吻》、《婚姻生活》及《愛情逃跑》。
Anna Karina 安娜卡蓮娜
1940年生,是高達的靈感女神,參演過高達的《女人就是女人》、《她的一生》及《狂人彼埃洛》。《紐約時報》稱她為「銀幕上的美人之一、法國新浪潮的持久象徵。」
À bout de souffle《斷了氣》(1960)
高達的代表作,作品開創了跳接(jump cut)的美學技巧,塑造自然即興的原創風格。
Les quatre cents coups《四百擊》(1959)
杜魯福的處女作,片名源自法文諺語 “faire les quatre cents coups”,意謂胡作非為。故事刻劃少年的苦澀成長經歷,風格寫實,為導演半自傳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