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戲不厭百回看,好戲更是百看不厭,法國新浪潮電影便是例子。自1959年在歐洲興起並風靡全球起,新浪潮電影不斷在大小影展、影院、學校班房以至每個人的家中被反覆翻看、鑑賞甚或分析。新浪潮電影究竟有什麼魔力,在這六十年間令萬千觀眾為之着迷?
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影評人馮嘉琪(Kiki)認為,法國電影新浪潮誕生於一個充滿希望和理想的年代,今時今日無以復返的年代;新浪潮電影成功捕捉到這個年代的感覺和脈搏,而這種感覺是timeless(永恆),不會過時的。
新浪潮的革命性
Kiki淺述法國新浪潮的時代背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法國國內正醞釀大型民眾運動,國外則與阿爾及利亞的獨立武裝力量交戰;放諸世界,政治、社會、文化及哲學各範疇亦正經歷思潮大變。此時,追求知性、緊貼現代的電影發展尤其蓬勃,意大利有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瑞典有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他們與杜魯福、高達等法國新晉導演創作,同步衝擊了電影藝術。然而若評價「革命性」,則必推法國新浪潮。
「電影年紀不是很大,大概有百多年歷史,其間有很多不同的轉變、重要的時刻。」首部劇情片的出現是第一個大變,首部有聲片的發明又是一個轉捩點,「去到新浪潮也可算是一個革命性的轉變。」Kiki說。
「絕大部分新浪潮的電影,很有意識地思考:電影是什麼?What is cinema?」出於對此命題的思索,以及對五十年代末法國電影製作公式化的主流的反動,新浪潮導演作出多方面的突破,先是利用跳接等剪輯技術,打破將時間空間交代清楚的叙事成規;亦善用新穎的便利器材,離開片廠轉到街景拍攝;認為電影應貼近生活,注重日常細節與即興,亦帶來電影形式內容的整體革新。「所以新浪潮在電影發展史上是一個高點,亦因此而不老。」
高企於影史的新浪潮,已是談論電影時幾乎不能迴避的存在。Kiki舉例,即使她做美國荷李活黃金時代(二零年代末到五十年代末)的節目時,也難以避談新浪潮導演。《電影筆記》影評人出身的新浪潮導演,多推崇那個時期的美國導演,從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侯活鶴斯(Howard Hawks)和約翰福特(John Ford)等美國導演的作品中,他們看見導演如何主導電影創作,並突破在荷李活片廠制度限制,將個人思想滲入商業作品中,進而鞏固了他們的「作者論」主張。更莫論世界各國在六十年代後出品的電影,總能見到法國新浪潮的影子。
最愛利維特
若一定要在芸芸新浪潮導演中挑選最愛,Kiki會選積葵利維特。她初接觸新浪潮時受杜魯福《祖與占》觸動,亦喜歡阿倫雷奈的率性隨意,後來會讚美伊力盧馬呈現人的複雜思考狀態的輕巧,但她更愛利維特在多部作品中對真假、創作、演出等概念作持續鑽探。
Kiki解釋,像在《狂戀》中,利維特同時使用了16及35米厘菲林,以前者拍劇團綵排紀實,以後者拍虛構電影情節,紀實交織虛構,劇場碰上電影,拍出一部別出心裁、深思「創作是什麼?(What is creation?)」的佳作。利維特的集大成之作《Out 1》片則長達十三小時,內容豐富,請來包括伊力盧馬、尚皮耶里奧等好友演員參演,反思法國知識分子在五月風暴後的理想幻滅狀態,亦再度探討真實與虛構等抽象。
利維特是新浪潮導演中對電影形式最具自覺的表表者,這一種自覺,以及他們一羣觀看或創作電影時抱的開放性,對Kiki影響尤深。「新浪潮一看就是energetic(充滿活力)、好玩、型,但背後其實盛載着很多對電影的期望。」Kiki也期望,自己策劃的電影節目,無論與新浪潮有關與否,也可逐漸引領觀眾細思電影是什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