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來,香港大變,但一直有人在變幻中寫作文學,讓後來者不忘前塵。繼月前出版《事到如今:從千禧年到反送中》評論集後,作家潘國靈現再推出新作《離》,集合他寫於2007年至去年的十多篇短篇小說,其中有的顯然回應雨傘運動乃至後雨傘的社會情狀,也有偏向愛情、哲學、奇幻,作家個人色彩較重的作品。在「離開」成了城市的熱議生活方向之時,充滿種種離愁別緒的《離》是適時之作。
潘國靈的上一本小說集《靜人活物》在2013年出版,《離》相隔八年面世。在新書自序中,作家自白,從2016年創作長篇小說《寫托邦與消失咒》後,就逐漸遠離小說、評論的短篇寫作,因為自覺「需要更長的伸展、更深沉的潛行」。然而他的短篇小說也絕非顯淺直白,在有限的篇幅內,作品也承載着豐富的意涵、值得細味的地方。
《離》輯合了的十多篇作品,創作年份橫跨十三年,最早的是2007年的〈婚姻與獨身〉和〈2047浮城新人種〉,最近的有去年的〈在街上跳最後一場離別舞〉。它們沒有統一的主題,每篇作品各有文體和表現方式,從紀實虛構夾雜、地方誌、超短篇到哲學小說等,展現了潘國靈的創作上的多變,亦折射了作者自身心境以至整個社會時代氣氛的變化。
《離》書內有不少由陳安䔒繪畫的插圖
其中多篇作品寫及雨傘運動以及後雨傘的香港,滲入了政治隱喻。如開首的〈離島上的一座圖書館療養院〉(2019),末章〈在街上跳最後一場離別舞〉,前者講述「離」島上的秘密圖書館收留並療養「離」人,後者則趁離別時刻回訪每個寄有回憶感情的地方。這首尾兩章在書中如同點題之作,談人的「離情」,離散失落的靈魂如何拾回自己,人與人及人與城市之間的難捨難離。而像〈失城二十年〉、〈睇住〉、〈灰爆〉也在敘事間提到雨傘運動的記憶、記下城內的廣東話口語入文爭議、港鐵樂器行李事件等。如今讀來,恍如隔世。
小說集選輯的作品,也不止社會關懷面向,〈婚姻與獨身——現代彼得潘的原初情結〉、〈面之書〉、〈記憶修復員〉等故事都是愛情和人際關係有關,喃喃自語式的的敘事筆風,讓人似是接觸到作家私密一面。潘國靈不諱言,「小說寫的不是作者自己,但從小說中,或者也可觀照到一點作者生命遞變的痕跡。」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離離合合,若即若離,是《離》的主調。讀《離》像是隨潘國靈的文字,「在街上跳最後一場離別舞」,逐篇翻閱,歷遍城市各種虛實風光,每個角落細微之處,都能勾起個人和歷史的記憶碎片,這些記憶碎片讓人難以忘懷,時而湧上心頭,只因我們的身份和這個城市與之交纏,一同起跌。
潘國靈詳細訪問:城巿在場見證者 潘國靈:作為一個寫作人,臨場感很重要
《離》另有出版離誠品獨家書衣版
《離》
作者: 潘國靈
繪者: 陳安䔒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