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小的水泥唐樓,每戶窗框形狀、冷氣機位置各異,大廈外牆霸氣展示「章記樓宇」四個大字,大廈外有一輛電車緩緩駛過。本地創作單位「無瑣事事事務所」細緻還原即將拆卸的鰂魚涌英皇道「瑞士樓」,一幢逾六十年歷史建築。
他們深感香港建築消失得快,於是手造水泥建築擺設,予人永久收藏,亦使建築長存。系列名為「OpaCity一城不變」, 雙重食字「一成不變」與「opacity」(不透明度)——寄願「不變」的同時,訴說消失中的城市實況。
擺脫廣告界 為自己創造產品
今年六月,本刊編輯部收到「無瑣事事事務所」的IG訊息,自薦道:「作品主要係香港一啲就嚟或已經消失嘅建築物⋯⋯冒昧問一下,對於我哋嘅作品或者創作過程,會唔會有興趣成為你哋嘅內容?」句末附上「心心」emoji、公司標誌是一個只穿沙灘褲、躺在地上的「他條」少年。
原以為創辦人是一班年輕人,但記者走上觀塘工作室,前來開門的是目測四十歲的李孝恩(Andrew)和岑嘉俊(Tom), 心中不禁「打咗個突」。但他們誠然是玩得之人,Andrew卡片寫着「高級隨意顧問」,Tom則是「首席玩樂專員」。
他們笑瞇瞇解說,二人曾經從事數碼廣告行業十多年,七年前深感離自己想做的事愈來愈遠,而且精神疲累,決定離開本業。疫情期間,二人再聚首,成立「無瑣事事事務所」,希望重新發揮創意,做一些和香港文化有關的事情。「以前經常幫客人做branding、做廣告campaign。現在我們想為自己做品牌、造自己的產品、為自己宣傳,自己own返自己想做的事。」
從無形到模型 等待四次乾透
「我們喜歡實質的東西,以前做廣告,所有東西都是無形的。」要製作一件觸得到、拿得起的產品,他們想到以前一起在理工大學唸設計的歲月,二人常常揹着背囊,坐在街頭寫生,仔細描繪唐樓與工廠大廈外觀。Andrew說:「當時覺得建築是好靚的,尤其是很密集的冷氣機,可能我媽見到會覺得好污糟。但從視覺去看,其實是很美麗的東西。」Tom續說:「香港好多事物都不停改變,有很多值得保留的建築,可能明天路過已發現圍板了,兩個月後甚至消失了。譬如冬菇亭不再是大排檔,現在變成補習社、健身房,可能難保兩個月過後,政府勒令所有冬菇亭拆卸,變成一種回憶。所以都有少少想藉着這個機會,去保留一些我們覺得想保留的建築物。」
手作水泥建築現有三個系列,第一系列聚焦消失中和具代表性建築,一套七件,包括尖沙咀鐘樓、香港殯儀館、香港太空館、唐樓、冬菇亭等。第二系列是六幢唐樓,包括雷生春、南昌押等;最新系列是香港公共屋邨,一套六款,包括Y型、井字型、舊長型、大坑西邨、第一型公屋及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學。
其中,Andrew最喜歡的是瑞士樓,「唐樓每一隻窗都有少少分別,3D模型設計亦最複雜,但正正突顯出唐樓特色。」這幢亦是所有模型中最重手的一件,雖然長闊高僅十厘米或以下,但重量達一公斤。「這亦是我們只能夠做小模型的原因,除了因為香港空間細,亦因為水泥製作,十分沉重。」
使用水泥是因為真正的建築物大多以鋼筋水泥為原料,使他們萌生以水泥做建築模型,「因為沒有人用水泥做這麼細緻和易爛的物件,通常只會做蠟燭台、擴香座、杯墊,動手我們才發現原來用水泥做模型是搵自己笨。」因為脫模和抽真空的過程困難重重。
小巧模型工序不少,經前期研究決定複製哪座建築後,先照圖片製作電腦3D模型,一個長十五厘米的天星碼頭,鐘樓闊約五厘米,他們需要精細繪畫出時鐘的刻度與時秒針。接着以家用3D打印機印製雛形,調整建築比例和細節精緻度,再交託專業3D打印公司製作出高質素矽膠模,始進入水泥手造部分。
瑣事認真做
從意念到製成第一件水泥模型耗時四個月,二○二二年四月他們發起Kickstarter眾籌,約九月順利將第一系列模型送到客人手上。「我們工作室門口掛了一句說話叫『瑣事認真做』,我覺得能夠解釋,為何我們咁戇居,用水泥做一些你不會覺得可以用水泥做得到的事,並且認認真真地做了這件事兩年。」
Andrew說:「所有得意嘅嘢、創意嘢都是從日常生活的瑣事上面挖掘出來,亦都是一種態度,我們不是那種很勤力的人,都有少少hea吓、hea吓,因為都忙碌了很多年。」至於為何「要認真做瑣事」,他們答:「因為唔認真嘅話乜嘢都做唔成。」
【香港手造系列】常說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是時間,我們只會在熱愛的事情上豪擲光陰。本刊「香港手造系列」將持續訪問堅持手造的匠人,記錄他們如何熱愛、為何創造,並從中發現手作之物的獨有溫度。隨着報道累積,將宛如一疊疊情書,記載城市裏人們的追求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