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的六四》行為藝術家盧樂謙 十年回望東角道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這一代的六四》行為藝術家盧樂謙 十年回望東角道

04.06.2019
蕭學儀、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王國才的《最可愛的人》
陳美彤作品讓人反思雞蛋與高牆
陳美彤作品讓人反思雞蛋與高牆
藝術家三木作品
紙皮製成的坦克車履帶,前面立着熟悉的身影。
有藝術家用紅色顏料在白紙上吻出「自由民主」

以藝術表達對六四的想法,不只限於展覽,亦可在街頭發生。

2010年6月3日的晚上,銅鑼灣東角道聚集了好些人,他們全身塗滿黃色顏料,途人不禁注目。行為藝術家盧樂謙是活動的發起人,他站直黃澄澄的身子,雙手拿着兩個膠袋,默視前方一架迷你坦克車,不言而喻,令人無法不想起八九年擋在坦克車前的男子王維林。

盧樂謙自言近年少演出,但會協助解釋別人的作品。
盧樂謙自言近年少演出,但會協助解釋別人的作品。

活動名為《這一代的六四》,阿謙自那年起,每年都會在6月3日前夕在Facebook專頁公布消息,宣布將於東角道行人專用區進行行為藝術。最初他會主動組織藝術家,並舉辦相關工作坊。他曾製作一塊坦克車型的鏡子,立在街上,鏡子倒映着自由行遊客,也有不同世代的香港人,「我想反照現在對住坦克車的你是怎樣,以前可能對坦克車罷工罷課,現在對住坦克車消費。」 從事社區藝術多年,他亦曾與朋友和街坊在油麻地碧街上演與六四相關的街頭劇《碧街事變》。

盧樂謙2009年發起「這一代的六四」,把全身塗成黃色,手執膠袋默站迷你坦克車前。
盧樂謙2009年發起「這一代的六四」,把全身塗成黃色,手執膠袋默站迷你坦克車前。

以行為藝術回應六四,或者因為十五歲那年見過的一幕,他記得有天晚上放學途經維園,看見一個涼亭被白布圍封,上面有個坦克車與人的黑影晃動,畫面深深烙印他的腦中。「這個裝置的視覺效果很深刻,大大啟發了我,原來有人用藝術訴說政治事件,十來歲的我對這些事情認知很皮毛,長大後有能力辦類似藝術活動,某程度都因為那一天。」

不過他坦言近幾年已鮮有在東角道做行為藝術,「這一代的六四」轉化成一個平台,「我會照樣發帖,如果有人想透過藝術來表達便來,我會來到幫手,或者向途人解釋一下其他藝術家的創作,能力範圍內做到幾多就幾多。」由親身參與到旁觀,因為不想為做而做,「有時我會想這一代還有無六四?其實很多人心底都記得這件事,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又或者藏在心裏。」

他曾在東角道放下這面坦克車形狀的鏡子,想人照見再反思當下的自己。
他曾在東角道放下這面坦克車形狀的鏡子,想人照見再反思當下的自己。

 

蕭學儀、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