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GHT︱音樂】藝術的可貴在於其多元性,從而衍生出千變萬化的創作形式。今年香港管弦樂團就破格地將德國攝影大師的作品融入管弦樂之中,帶來一趟視覺與聽覺的阿爾卑斯之旅,展現當代藝術的豐富面向。
當管弦樂遇上美景
受疫情影響,我們久久未曾出國旅行,似乎暫時遺忘了那種自由自在地遊歷的心情。但「阿爾卑斯──交響曲再想像」由香港管弦樂團(港樂)演奏李察・史特勞斯的《阿爾卑斯交響曲》,結合德國藝術家麥利雄偉壯觀的阿爾卑斯山攝影作品,彷彿帶領大家登上名山之巔,將世界著名的迷人景致盡收眼底,享受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麥利於德國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區中,進行了為期三年多的拍攝。他體驗過山裡一切風雲變幻與景色地貌,但為免影像流於表面,他提醒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音樂本身,將場景化為影像的同時,更要保持音樂深刻寬廣的特質。麥利成功追蹤樂曲裡的每個動機,並體現作曲家在《阿爾卑斯交響曲》想要表達的內容。
偉大的交響詩作曲家
是次音樂會將以《節日序曲》揭開序幕,此曲為李察・史特勞斯為當時新建的「維也納音樂廳」開幕而作曲誌慶,篇幅雖然只有13分鐘,但樂團規模宏大。首先揚起一段充滿驚喜轉調的管風琴獨奏,然後樂團加入,銅管樂寫法類似號角曲,弦樂則奏出綿長的如歌旋律,最終推進至氣勢如虹、洋洋得意的結尾。「交響詩」屬於古典音樂中較易理解的類型,但透過李察・史特勞斯以音樂表現畫面故事的超凡功力,更是將此樂種發揮得淋漓盡致。
《阿爾卑斯交響曲》全曲由22個場景組成,從日出開始,走過樹林和草地,越過冰川到達山巔,黃昏時在暴風雨中下山,完美描繪一趟登高遠足的旅程。港樂駐團指揮廖國敏帶領編制「超級」龐大的管弦樂團演奏,共動用百多位樂師、風聲機、雷聲板、鐘琴和牛鈴,務求呈現既形象化又生動的音響效果,一幕幕場景豐富精緻又與別不同,令聽眾恍如親歷其境。
音樂會上亦邀請到小提琴家鮑雅蓮娜演奏維也納天才康高特豐富多彩的小提琴協奏曲。二戰期間,康高特完全專注寫作電影音樂,他不但將自己四齣最成功的電影音樂主題改編融入這首協奏曲裡,其色彩繽紛的管弦樂調色板更令人想起傑出電影配樂裡最有氣氛的場景。
「阿爾卑斯──交響曲再想像」
日期及時間:10月21及22日(星期五及六) 晚上8時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520、$420、$320、$220
門票現已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及撲飛(www.popticket.hk)公開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