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葉,紡織業、製衣業曾撐起香港經濟,惜絲繩在機械間滑動、工廠女工車衣時交頭接耳的聲音,漸隨本港工業經濟體系轉型,「唧唧復唧唧」湮沒在歷史中已「不聞機杼聲」,往昔日常僅封存於錄像中反覆回播。
本地媒體藝術家伍韶勁(Kingsley)八月起在CHAT六廠舉行大型個展「傾聽地球旋轉」,除展出多個過往重要作品外,他撿拾這建築內各種曾經與現在的細碎捲成「線軸」,撩撥其綿密思緒,為前身屬棉紡廠房、現為毛孩聚腳地的空間,量身訂製出新作。又似揮袖輕拂其成名作《音樂紡織機》無形的琴弦,用聲音如梭串連起新舊作及整個展場,以光影與神話、音樂與寵物等元素編織畫布,邀請觀眾以想像力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怎樣去聽地球的聲音呢?是不是聽到的呢?其實是一些很開放的邀請。藝術的投入,可以是觀眾切入其中」。
融合科技與詩意
Kingsley作品就像一個網,連繫一羣人,當中有協作、提供各種技術支援的夥伴,也包含了參觀者。而細心察看其作品,發現他的思考方式像織布,然而,又不能用任何平面象徵來形容,因為他擅於抓住各種面向的符碼,組嵌出超越點線面的思緒,構建成一個個躍動的立體。藝評家任卓華(Valerie C. DORAN)曾撰文形容Kingsley的作品,是在建築結構中幾近無縫融合科技與詩意,而這無縫是藉由對技術、社會及美學層面問題進行複雜且多重的解難和探討所得。
二十年前,Kingsley在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Le Fresnoy的畢業作品《音樂紡織機》,已展現出他對歷史、空間、音樂等層面複雜的感知能力。他指當時學校撥出經費,向當地博物館以一個較相宜的價格,購入一台十八世紀織布機,他改裝成利用光影奏樂的藝術裝置,記下法國北部地區在工業革命時,作為紡織業重鎮興衰的一段歷史。
這成名作多年來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也成為策展人高橋瑞木邀請他在CHAT六廠舉辦是次個展的契機。距上次在上海展出,已事隔六年,Kingsley笑說重新組裝《音樂紡織機》時,看到「兩部還在運行的Windows XP電腦,有點像考古」。
邀請觀眾想像 藝術始於日常
「傾聽地球旋轉」這展覽主題靈感,源於約翰連儂之妻小野洋子的概念藝術作品《EARTH PIECE: Listento the sound of the earth turning》(一九六三 / 一九九九),作品是一疊印着各種指令的白色明信片,其後輯錄於詩集《Grapefruit》,藝術家利用文字在讀者腦海創作。Kingsley把turning置換為與紡織相關的spinning,向小野洋子致敬之餘,亦邀請觀眾想像,他強調這種想像十分重要,不是邀請觀眾視概念為藝術品,而是邀請他們進入一種藝術體驗。而這亦是表達的一種。Kingsley指在這類型的創作中,可為觀眾從日常生活的認知,帶來不同的感染力和改變。
Kingsley「跨」媒體藝術的起點也源自對日常生活的感悟,在過往訪問中提及受祖父啟蒙,從學揸筷子等了解到生活的藝術;在幼稚園課堂觀察冰的形態變化,成為他靈感來源。他也憶述在加拿大A.Y. Jackson Secondary School,那是一間以當地著名畫家命名的中學,「所以學校很重視藝術發展,當時學校裏面有不同的藝術老師……我全部(藝術科目)都讀完了」,如教攝影和媒體藝術的Mr. Hendrickson、美術的Ms. Edwards、設計的Mr. Messenger等老師身上,受到不同面向的啟發,使他的藝術創作不受限於傳統媒體種類,而是「跨界」地展示意念。他的學習沒有止步於Le Fresnoy,在二○○九年參與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後,他想多了解可持續發展,在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相關的設計碩士課程,使其藝術家的名銜伴隨着設計師身份。
在香港浸會大學任教多年,現為該校藝術及科技學士課程主任的Kingsley,藉着學術理論解釋其創作理念,「如何」及「為何」從日常生活中取材。提到當代藝術有不少理論與想像及日常相關時,面帶含蓄的微笑、緩緩指向CHAT客廳書架上《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說着作者Michel de Certeau解釋如何見微知著,「每一天的日常就算很細微的東西,其實是有一種方法,令到自己有一種自主,特別是在一個不同的社會環境狀態,政治、經濟等等有很多規條,怎樣可以從一個每天練習的一種自主」。他又指向放在旁邊Mason Currey的著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很多藝術家也會有一些每天的ritual儀式,或者是一些每天日常做的事情」。「第一個書架的右上角也是我和Stephanie(張慧婷)十年前做的一個項目,叫做Etude for the Everyday(給每一天的練習曲),當時邀請了過百個文化界的朋友,每人去寫一個小練習」。他表示,透過每天做練習,從中覺察每日的轉化,因此細微的日常小事情中,跟當代藝術的脈絡也有關聯。
音樂展現溫柔力量
回到展廳,中央展示《音樂紡織機》,及以希臘女神命名的作品《摩伊賴》—由二百條垂吊的棉繩組成,參觀者可走進繩陣感受光影投映的變化,「用一些比較開放式,或可以邀請觀眾有自己自主投入的經驗」。這作品以三個女神為背景,「一個紡紗,一個量度,還有剪紗線,她們操控着人的命運」,Kingsley指不少古畫中,都會很具象地描繪三個年齡層的女性,而他用較抽象的手法,希望讓觀眾運用自己的方法去切入和想像,也是小野洋子《Grapefruit》的那種概念。
音樂也是Kingsley創作中重要一環,在一個沙龍講座中,他提及如何在是次展覽,把多個作品的聲音融和在同一空間,並以聲音成為視覺以外,導覽觀眾的線索。今次展出則由Kingsley挑選三首與紡織有關的樂曲貫穿《傾聽時間》和《織之歌》(前身為十一年前的作品《給二十一世紀的練習曲》)。「選這幾首歌都是一些很溫柔,有一種療癒的感覺……但是也很有力的歌。」Kingsley表示,以音樂扣連一個較宏觀、與紡織相關的概念,這三首分別訴說天空、湖泊和人類的故事,包括代表牛郎織女故事、下総皖一作曲的日本童謠《七夕歌》(一九四一年)、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的《華倫城之湖》(一八五五年),以及甘地曾用來宣揚非暴力反抗運動、數百年前的印度教詩歌《Raghupati Raghava Raja Ram》。
甘地鼓勵民眾在家使用紡織機,拒買英國布料,使紡織機成為反抗象徵,Kingsley認為把紡織機帶進生活、社區,甚至整個國家和民族,「會不會有一種自主的能力?是不是可以抗衡當時的英國帝國主義?」談到《華倫城之湖》,「Franz Liszt寫這首這麼溫柔的歌之前,同一歌集的前一首歌叫做《里昂》,里昂是法國的城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紡織業城市……《里昂》這首歌就是記錄他深深被當時紡織工爭取權益的行動啟發」。
理念褪去科技霓裳
問及如何看「沉浸式」、「Art Tech」這些近年在本港文藝界興起的詞彙,Kingsley認為兩者不是很新的概念, 如「沉浸式」早在「Panorama」(譯全景或環景圖)出現,甚至有指是巴洛克風格,用不同光暗或其他繪圖方法上的處理,「有一種張力把觀眾拉進畫面」;後者所指的科技,Kingsley表示人類的技術(technology)早在千年前已出現,只是不斷演變,他提及「讀大學時,當時我讀New Media Arts,那個年代大家都在做CD-ROM」,又笑說若現時自己只懂做CD-ROM,「我應該死了」。
同時他覺得不一定要使用很新、很複雜的技術,重點是如何運用。就像去年一個本地大專生的展覽「遇於犬丘」,嘗試人與犬隻跨物種共同參與藝術,其中一件由陳凱淇、林俊澔同學創作的《怹》令他很感動,「在現場跟動物友伴和他們的主人,收集心跳聲,在現場混合出一個聲音創作」,當中不涉及很複雜的技術,也不是很大型的裝置。「這些不同的小項目和生活點滴都貫穿了這次主題,就是很多每天的練習」。
作為觀眾的你我,從「他者」身份走入Kingsley的作品,沿着想像的絲線,作為各種微小如光的日常練習起點。
從愛貓習慣 悟物種共存
值得留意的是,這次個展新作也從日常生活出發,寵物成了Kingsley與不少到訪南豐紗廠的人,其中一個共同紐結。Kingsley家中飼有十六歲老貓Whisky,他太太由Whisky五個月大照顧至今,Kingsley說自己則與Whisky一起生活了八載,有時椅子被Whisky佔去大半,只能側着身坐,令他從「家」這個空間反思對跨物種共存的看法,「很多時候我們好習慣很多事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很多時Whisky會提醒你,牠才是中心,你的生活要調節一下」。
新作品《33.8Hz》讓參觀者在沙灘椅感受Whisky 33.8Hz的呼嚕聲,投映着牠的毛毛球轉動,畫面如在太空觀看地球,緊扣「傾聽地球旋轉」這主題。那個看似巨大的Whisky毛毛球,屬另一件新作品《瞏》(音瓊)的九十八分之一—放在支架上如地球儀、以寵物毛髮製成的毛毛球。《瞏》靈感來自Kingsley與太太的生活習慣,每天替Whisky梳毛和清理掉落的毛髮時, 「我們不捨得丟掉牠的毛,所以日積月累就變成保齡球大的毛毛球」。今次重新製作一個較圓的毛毛球外,亦由此引申,「這個城市會不會有其他人,都是有這樣的經驗」,但欠缺平台分享他們與寵物的故事。
九十六個毛毛球 近百公眾的毛孩故事
Kingsley起初構思向公眾徵集毛毛球,預計僅二三十人報名,怎料有近百人參加,他不忍心篩選,於是全數入選這項目。當時工作坊分了兩部分,首先是全部參加者攜同寵物,齊集南豐紗廠中庭,由專業動物護理師教導護理及梳毛的技巧;接着分批由羊毛氈導師許君婷(Vivian)教授以針氈、濕氈方式製作成球狀作品,Kingsley憶述,「我覺得最感動的是,我們做(羊毛氈)workshop時邀請參加者即場做一些分享,說他們和動物的故事,有部分參加者說到,其實他們的動物已經離開了,或者準備離開,也是他們想參加這個活動的原因」,有些參加者像Kingsley有儲起寵物毛髮的習慣,但不懂如何處理,想通過這個機會做一個作品留為紀念,這個過程也為年邁或生病的寵物,添了一份共同回憶。
訪問當天在展場碰巧遇到其中一位參加者張楚筠(Lolita), 跟Kingsley聽她分享愛犬Lili的故事,她憶述與丈夫各自在網上看到動物救援組織的帖文,但礙於資源所限,該機構沒處理領養工作的餘力,但緣份驅使下,Lolita及丈夫終順利領養了全身多處受傷、不良於行的Lili。她笑說Lili是隻愛貓的狗,平常最大嗜好是探望住處附近的貓咪,雖然Lili沒有撐到活動開始的那天就離世,但Lolita把儲下的毛髮,製成如牠名字「百合」般米白色的毛毛球。言談間Lolita的不捨與凝在眼眶的淚,都在跟Lili的毛毛球合照時化為笑顏。
毛毛球盛載了人跟寵物相處的點滴和回憶,「(參加者)裏面有很多不同的、很感動的故事……也有一些很日常的。」Kingsley說,被另一個參加者輕輕拿着完成的毛毛球,向天拍照的舉措而感動。每位參加者與毛孩的故事輯成書冊,在展覽中供觀眾閱覽。
《瞏》簡介下方附有QR Code,能對應毛毛球的位置,但不少參加者都能認出毛毛球, 除了顏色,Kingsley說寵物毛量多寡,以及手藝也有不同。大小、顏色各異的九十六個毛毛球,按着日本《七夕歌》樂譜懸掛,組成音符似的一道銀河,成為作品《傾聽時間》的一部分,在展期結束後置於支架,以《瞏》的形態讓參加者領回留念。
伍韶勁:傾聽地球旋轉
日期:即日至十一月十日(逢星期二休息)
時間:早上十一時至下午七時
地點:CHAT六廠(荃灣白田壩街四十五號南豐紗廠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