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藝】手工蠟燭:治癒人心的藝術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日本手藝】手工蠟燭:治癒人心的藝術

y200318may0282-3
藝術蠟燭追求功能及美觀,如小小一顆晶瑩通透的立體蠟燭球,為室內添注一份悠然氛圍。
藝術蠟燭追求功能及美觀,如小小一顆晶瑩通透的立體蠟燭球,為室內添注一份悠然氛圍。

手作蠟燭是居家裝飾,也是療癒紓壓的良方。無論是晶瑩通透的立體球、閃爍的礦石,抑或可愛的水果瑞士卷,各款造型的蠟燭都令人愛不釋手。Make Your Day工作室的店主鄭芷晴(Catrina)愛上日式蠟燭製作,尤其重視每個溫暖人心的手作時間,而且賞心悅目的作品也為生活帶來美好的體驗。

連結傳統和蠟燭

Catrina原本修讀廣告,後來從事興趣班教學,卻因工作及家庭壓力而出現情緒病,唯有停止手頭上所有工作,尋求生活片刻安寧。直至一次她在圖書館看到手作蠟燭書,便買材料回家試做,漸生興趣,於四年前成立Make Your Day日式蠟燭品牌,更成為香港首名獲取日本蠟燭協會蠟燭講師資格的蠟燭師。

說到日本蠟燭,不得不提歷史久遠的和蠟燭。傳統和蠟燭的起源可追溯至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室町時代開始以櫨木,漆木和月桂果製成木蠟,到了江戶時代最為興盛,主要為商家、武士及寺院使用,及至明治後期,隨着西洋蠟燭及電燈的傳入和普及化,和蠟燭的需求大為減少。

傳統和蠟燭常見有白色及紅色,也會有於燭身繪製圖案的手繪蠟燭。日本各產地有不同代表蠟燭,尤以會津、鶴岡、京都、越後等地最為著名。Catrina表示:「日本在保留傳統文化方面做得很好,即使現今和蠟燭文化不再流行,當地仍有體驗班及紀念品店舖,不會完全抹殺傳統產物。而且,當和蠟燭開始式微,日本人就開拓出手工蠟燭,兩者的價值都是全手作,這點不會改變。」如今蠟燭在日本仍別具意義,例如結婚典禮上保存點亮蠟燭的環節,象徵幸福承傳之意。

鄭芷晴為香港首名獲取日本蠟燭協會蠟燭講師資格的蠟燭師,更成立Make Your Day日式蠟燭品牌。
鄭芷晴為香港首名獲取日本蠟燭協會蠟燭講師資格的蠟燭師,更成立Make Your Day日式蠟燭品牌。

認真嚴謹的態度

自言從前性急的Catrina如今十分享受製作蠟燭的過程,「我覺得製作過程很治癒,所以我開授的課堂都沒有刪減步驟,每堂至少都三四小時。有的學生會嫌時間太長,但有的則覺得能夠掌握更全面。」以花邊蠟燭為例,完全人手製造,Catrina先摺好紙模,量度石蠟的分量後加入添加劑微晶蠟,「不同的成分比例會影響作品的質感,好像製作紙包蛋糕跟天婦羅模型有不同的質感,便要自行調整比例。」當蠟加熱至攝氏一百度後,便將之倒至紙模內,趁變乾前點上染料掠過其中,製作出帶點透明感、柔和的漸層色花紋,待至乾身後便可以分割出梯形狀。「我們採用的石蠟、添加劑、染料、顏料都是來自日本。日本人的品質控制做得很好,訂購石蠟物料的時候會提供證明文件,知道其中成分,不摻有任何雜質。」

接着按直徑、蠟的種類及香氛比例,從而挑選合適的燭芯。日式蠟燭講求功能性,有各種詳細運算方式。Catrina取出一份數據文件,忍不住形容日本人相當瘋狂,「他們真的花許多時間做不同研究,製作詳細清單列明不同模型大小、石蠟、火炬高度和燭芯直徑的配搭,以追求最精準的公式。」製作花邊蠟燭需要不時用熱風機吹軟蠟燭,先加入燭芯和座金,加以按壓及包裹,要注意保持燭芯筆直,以免影響燃燒時的形態。然後需要兼顧多處,一邊反覆用熱風機吹,一邊慢慢輕柔地把蠟燭捲成筒狀,同時留意瓣開蠟燭的花邊,最後可以用畫筆沾上酒精性顏料稍作點綴。

利用熱風機吹軟蠟燭,並輕柔地將之捲成筒狀,同時瓣開蠟燭的花邊。
利用熱風機吹軟蠟燭,並輕柔地將之捲成筒狀,同時瓣開蠟燭的花邊。

藝術感與安全並重

日本人鑽研手工藝的態度使Catrina十分佩服,不少蠟燭師會仿照其他實物創作,例如食物或礦物,從而製作仿真度極高的藝術蠟燭,Catrina從書櫃拿下數本在日本出版的蠟燭圖集,一邊翻閱一邊介紹道:「日本藝術家就是會專研其中一個獨有的風格或主題,就好像蠟燭師兼島麻里,是我們最喜歡的藝術家,她專門製作蔬果類蠟燭作品,非常出色呢。」

不過,手工蠟燭在香港尚未流行,Catrina直言不少人甚至忽略蠟燭的使用安全問題,「尤其點亮蠟燭四小時後便會將之弄熄,否則會出現黑煙,釋放一氧化碳。」她提到日式蠟燭有個守則,就是當蠟燭離開製造者的手後,要確保蠟燭是能夠安全使用。看着閃爍微弱的燭光,除了傳達溫暖,還有一股令人安心的氛圍。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